抽取约8毫升血液,检测出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数据,就能为挽救一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提供些许可能。
今年的9月19日是第六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为了庆祝这一节日及中华骨髓库捐献突破1万例,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中华骨髓库主办,健康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报刊社协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系列活动,致敬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志愿者、工作者,纪念一个个用生命重启生命的感人故事。
线上直播:网络涌动全国爱心
@森林迷了鹿:9616号前来报道;
@人生如梦:5841号来报道;
@洺仕:6765号祝大家节日快乐……
每一个编号背后都有一个用生命重启生命的故事。
在“万例新生,你我相髓”——9.19骨髓捐献者日特别直播节目的线上直播间里,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志愿者们“云”上相聚,庆祝这个有爱的节日。这场直播在央视频、微博、快手、抖音、头条、百度、B站、网易、圆点、虎牙、映客11个平台同步上线。
19日上午,在健康报社三楼的全媒体直播平台,主持人在连线六省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志愿者们。
“加入中华骨髓库,再造生命奇迹”、“捐献造血干细胞,我行你也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志愿服务大队举行了“冀”予希望、“冀”在心上的庆祝活动。宣传招募志愿服务队、回访小分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队通过视频讲述自己的故事、舞龙表演、分享蛋糕。大队长刘红丽说,河北大队已将志愿服务体系覆盖到了河北省的每一个市县。从宣传招募、入库回访、动员、采集陪护、运送、到志愿者保留项目,都能看到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的志愿服务涵盖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工作的整个流程。
在河南省郑州市的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第76次无偿献血的志愿者正准备接受新一次的成分血采集。在二楼的采集室还有2005年、2016年、2020年……的捐献者和志愿者们忙碌着。“造血干细胞采集当天,跟捐献成分血的方式基本是一样的。”郑州地铁集团的毋浩也是造血干细胞捐献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他通过视频向大家介绍相关知识。据了解,河南分库也将在2020年9月成为中华骨髓库第二个突破900例的省级分库。库容数超过13万。
“今天在广州市和深圳市,我们有7位捐献志愿者正在打动员剂,准备进行捐献。还有不少志愿者正在做捐献前的体检,他们都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庆祝这个节日。今晚广州塔将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志愿者、工作者亮灯,感谢他们的爱心。”中华骨髓库广东分库负责人吴梦晴通过视频介绍,2020年7月中华骨髓库广东分库成为中华骨髓库第一个突破900例的省级分库,现有库容近11万。截至2020年8月底,深圳市的捐献造血干细胞突破350例。
在安徽省亳州市,捐献志愿者张宝通过视频告诉大家,现在他每半年参加一次无偿献血,并长期捐助十多位青海贫困学生。2011年夏天,他还带领自己的工程队无偿修缮了安徽淮南市烈士陵园。据了解,2008年8月张宝与一名韩国患者配型成功。不幸的是,2009年3月张宝遭遇车祸,造成颅内积水、胸腔积水、多处骨裂,住院治疗近1个月。车祸康复后,张宝不但没有放弃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信念反而更加坚定,并于2010年成功采集造血干细胞,挽救了韩国患者的生命。
在辽宁省沈阳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志愿者们正陪着辽宁省的第247例的志愿者打动员剂,做捐献前的准备工作。“我打动员剂已经第三天了。目前身体感觉良好,昨晚上吃了爱心晚餐,肉菜很多。”这位志愿者通过视频告诉大家,“我现在很激动,奉献爱心,挽救生命是志愿者的使命和担当。我将义无反顾。作为作为沈阳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这也是我多年的夙愿。”辽宁省大队成立于2015年4月,由当初的21名志愿者到今天的500多名骨干志愿者。
在浙江省宁波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正在进行培训和团建。四个小组的成员们通过视频向全国的朋友们打招呼。服务队队长介绍,2008年12月5日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创立,主要承担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知识宣传普及、捐献者采集陪护、造血干细胞的安全护送等任务。自2016年服务队重组以来,累计护送造血干细胞132次,曾去往北京、广东、四川、重庆等22个城市(53家医院),里程17多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4圈。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爱心接力帮助173名血液病患者从死亡线上重生。由于他们统一身穿黄色工作服,由此树立起的“小黄人”志愿服务品牌形象。
线下会场:一次特殊的见面
“我一次次梦见,让我代替女儿生这样的病。然而,当我惊醒,我知道,再多的父爱母爱也无能为力……但是因为你的捐献,救了我女儿的命,真不知道怎么样感谢你。”这段文字来自父亲胡先生写给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黄伟的感谢信。
六年前,胡先生的女儿胡磊在一次B超检查中发现肺部积水和心包积液,被确诊为T母淋巴细胞淋巴瘤晚期。晴天霹雳,二十多岁的漂亮女孩将面临生命尽头。医生说,只有移植造血干细胞,胡磊才能活下去。
幸运的是,不到一周时间,胡磊就通过中华骨髓库找到了跟自己配型全相合的黄伟。黄伟是河南省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队长,也曾是水上义务救援队队员。
“只要能救人,我就愿意干。”在黄伟看来,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的不仅仅是一条生命,更是一个家庭。
2014年9月6日,黄伟的造血干细胞流进胡磊的身体,胡磊逐渐好转。但在2016年的一次复查中,胡磊病疑似复发,需要黄伟再次为她捐献淋巴细胞。在这次捐献前的体检中,黄伟被查出血糖、血脂、血压等七项指标偏高,不适宜捐献。
“救人救到底。”在接下来的2个月里,黄伟用700公里暴走,120公里游泳,减重9.5公斤,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于是,黄伟成功为胡磊捐献淋巴细胞,成为中华骨髓库第4184和第4433例捐献者。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尽管没见过你,却在你最绝望时屡施援手。”胡磊终于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并一直坚持做公益,还做了遗体捐献登记,她想以这种方式来报答这份爱心。因为在常规情况下,出于伦理和法律限制,供受双方大多数都坚持双盲原则。
“也有例外,如果供受双方有强烈的见面意愿,国际惯例是满两年可以见面。中华骨髓库的工作原则是供患捐献/移植满两年,可向中华骨髓库申请与对方相见,中华骨髓库会先代表申请方向对方报平安,如双方均有见面意愿,中华骨髓库再根据工作安排,在中华骨髓库的见证下安排双方相见,一般都会安排在宣传活动上。”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介绍。
令胡磊感动的是,15日在京举办的中华骨髓库捐献突破一万例暨第六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线下活动现场,她终于见到了这个未曾谋面却两次救命的恩人黄伟。
活动现场会议室的大门被推开,黄伟出现的瞬间,现场观众无不泪光闪烁。胡磊更是泪流满面:“今年是我重生的第6个年头,这意味着我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多活了2200多天。每每回忆起这段经历,我的内心都有无比的力量。”
他们在现场交换了钢笔、杯子、志愿者马甲做礼物。胡磊送出钢笔:“希望用笔去记录我们的故事,鼓舞更多人。”黄伟回赠了胡磊一件志愿者马甲和一个杯子,勉励她在志愿服务的路上坚持走一辈子。“以后就像一家人。”
今年1月至今共捐献879例
2020年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数十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逆行”完成采集,为急需移植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数百名中国红十字志愿者,挽袖献血,为临床提供生命保障;数千名中国红十字志愿者,参加联防联控,为打赢抗疫阻击战贡献力量。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使中华骨髓库的工作受到挑战。”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副主任高东英介绍,疫情期间,中华骨髓库紧紧跟随国家卫健委等部门的有关防疫措施,及时起草了相关干细胞志愿者遴选、运输措施等方面的全新管理规定,指导全国造血干细胞各个分库志愿者开展采集、运输工作,确保整个链条没有一个人受到感染。在疫情最严重时,捐献工作主要围绕供者健康展开,与医生做好配合。
“目前中华骨髓库的国内捐献部分已恢复正常,今年1月至今,共捐献879例,其中8月份的捐献量为156例,已超过去年同期的数字。但受疫情对国际航运带来的影响,尽管境外骨髓库的检索需求很旺盛,但是目前造血干细胞还无法运送出国。希望全球各国能够联合抗疫,携手战胜疾病。”高东英说。
据了解,中国每年新增数万名血液病患者,其中少年儿童占大多数。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血液病患者治疗的有效手段,可以让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疫缺陷病、急性放射病、地中海贫血等重症患者重获新生。在独生子女家庭居多的今天,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挽救他们的重要选择。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华骨髓库累计库成为世界第四大骨髓库。截至2020年9月19日,中华骨髓库累计库容281万人份,累计捐献10205例(其中,向国境外28个国家和地区捐献364例),2020年年内实现捐献879例。从多年来对大量供者的随访来看,没有发生过安全事件,因此,造血干细胞捐献是安全的,对健康没有长远的影响。
文:健康报记者 王潇雨
编辑:管仲瑶
审核:曹政 闫龑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