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禹洪
来源 | 中欧商业评论(ID:ceibs-cbr)
一位职业生涯有着辉煌成绩的美国韩裔棒球手,在被人问道,你过去职业生涯一直向上,可能到了一定年龄段体力会下降,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他的回答很简单,他说,重要的事情不是一定向上或是向下,而是他在持续向前。这是美团创始人王兴分享过的一个故事,从中人们也可以看到美团这家公司是如何对待竞争的。
王兴讲这个故事的目的也无非是告诉组织成员,竞争是没有终止的,而且无论顺逆,都不能退却。讲故事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沟通方式,会讲故事常常被视为创业者的一种特质。某种意义上,故事无所不在,所以对每个人来说,都有必要培养故事思维。
安妮特·西蒙斯是美国最早研究故事思维在营销和团队中应用的专家之一,她在《你的团队需要一个讲故事的人》一书中提出要想擅长讲故事,就要在理性思维和故事思维之间自由切换。
不妨主观一点
当你花费大量时间来准备会议上要阐述的冗长文字描述,或是长达70张的幻灯片时,不妨关掉电脑,询问自己一些基本的问题。我是谁,我为何在此?我的演讲可能带来的最好结果是什么?这些问题能暴露演讲中的不协调、自相矛盾之处,还能帮助你找到冲突的价值观念。而解决不了的不协调、自相矛盾、价值观冲突的问题,就是造成演讲过程支支吾吾、浮泛、细节冗杂的根本原因。
在西蒙斯看来,“商务无私事”是一种谬论,“你首先要饱含感情,这样才能搅动他人的感情,信赖、忠实、热情、同情都是极致的个人感情,所以你的个人故事能在极短的时间里让不近人情变成饱含人情。”
故事脑还是数据脑
人的感情是非线性的,有时候小小的一瞥足以造成较大的情绪反应,而开一天会也有可能让人毫无感觉。30张幻灯片放映过,也不等于人们接受了上面的全部信息。西蒙斯说:“表明立场能达到明晰、简洁的效果……这要求你既尊重听众,又信任听众。一旦这样下定了决心,你的演讲就变成了一个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图表和数字也会精简到最重要的几个。”
一般而言,图表和数字对应的是人的大脑中“理性脑”,故事则对应情绪脑和由情绪引发的情感,而人在决策时,往往“情绪”首先跳出来,先发制人。
如果一个人想训练大脑“用故事思考”,首先要让大脑暂时从图表、度量衡、电子表格中脱离出来。西蒙斯表示,人的体验往往是模糊的,因为现实生活本来也是模糊的,故事不会排斥人们的主观理解,相反,故事鼓励听者一起参与进来,为故事赋予新的意义。
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一书的主要观点也是,智人能够从其他人科动物中脱颖而出,无非是因为他们会描述眼前的状况,拥有讲故事的能力。人们被他们相信所的一些共同的故事,比如神话和国家捏合在一起,更够大规模地组织起来,从而实现了物质文明的飞跃。
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三名士兵陷入了对峙,每个人都把枪指向了下一个人的脑袋。这个时候,指挥官坦言自己战争前是一位教师,他的坦白打破了僵局,他们放下枪,转而听他讲故事。
故事不仅仅能够弥合分歧,成为构建组织的粘合剂,更重要的能为组织成员提供愿景。一个好的愿景故事能让人增强抗打击能力,变得更乐观,也能同时让人欣然接受愿景达成前的艰难险阻。
如何讲故事
在西蒙斯看来,故事主题大致可以分为6种:我是谁、我为何在此、教导故事、愿景故事、行动体现价值和我理解你。
西蒙斯说:“最重要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一个人讲好了这个故事别人才会熟悉和开始信任你。《纽约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联手进行过一项问卷调查,询问:“在所有人当中,你认为有多少人值得信赖?”平均来看,人们认为大约有30%的人值得信赖。问卷调查的另一项问题,你认识的人当中有多少人值得你信赖,答案是70%。
所以,一个试图讲好故事的人,必须自问:哪些特质让你有了影响他人的能力?然后,列出那些可以影响他人的特质,例如热情、负责、有创造力、富有同情心、诚实、圆润等,证实自己拥有这些特质,在故事中加入更多情感化元素。
在将故事主题分为六类之外,西蒙斯又从另一个维度提供了四个话题,一个人可以讲自己的光辉时刻、失意的时候、良师益友的故事以及一部电影、一本书和一些时事。比如,有没有一本书,或是一部电影展示了你为何来这里,虽然它们可能与你现在的处境无关,但能激励你成为更好的自己,那么这些就是好故事,它是否也能激励他人?
故事构建“真实性”
之所以故事思维如此重要,是因为世界的真实性是建立在个人感受之上的,这一点无法被证伪。同时,数据和故事,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数据是材料,故事类似“算法”,二者共同构建了“意义”。数据思维和故事思维,同样重要。
我们习惯了搜索证据、追求卓越,利用线性分析方法比较和对照选项。这类思维方式能够防止我们上当受骗或被误导。对于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故事能够提供最佳推论,让人们得以继续平静的生活。一个有意义的故事中,往往会出现两难命题,道德困境,这是世界真实的另一面。不过,在西蒙斯看来,为了找到一个拥有感情价值的故事,我们必须暂时从搜寻证据的压力下解脱出来,因为感情无法测量。
所谓故事思维,在设计师们看来,其实就是设计思维。如今的设计师、信息架构师、软件开发者们通过收集用户体验信息来开发项目,第一步就是收集用户故事。这些用户体验信息能够跟踪人们潜意识的偏好,显示情感推理过程,识别出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可以跟踪客户的时空体验。
信息架构师安德鲁·辛顿这样描述自己工作和故事,他说;“这份工作与我以前做的工作相比,教会了我故事不仅仅是加之于二元逻辑和原始数据之上的多余层次。事实上,正相反——故事是我们生活的基础,数据和信息才是人工提炼的结果。故事是我们用来反观自我的、布满灰尘的镜子,是反映自我意识的工具。”
讲故事的另一面,
是全身心地感受对方的观点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在讲故事和听故事中消遣时光。西蒙斯认为,如果只是为了传播信息,这种方式是不错的。如果你的目的是影响他人,那么试图提升沟通速度和注意力,只会收窄你和对方沟通的带宽,狭窄的连接只会降低影响力,“先把自己的故事放在一边,不带任何成见地、全身心地感受对方的观点,这才是真正倾听的关键”。
不少人认为倾听是他必须等待的时间,直到轮到他说话为止。一般情况,往往是需要讲故事的人先开口。西蒙斯:“我一直认为,假如不分享自己的个人感受,你也不会触及对方的个人感受,对某件事我们总是有自己的看法,也正是这种看法塑造了我们的情感推理,讲故事的水平高低与你是否愿意分享自己的看法有直接联系。讲故事就是一场说者和听众的舞蹈,你要说,‘我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