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乐趣
在这里我来介绍一位,从做旧额红木家生到白相古玩成行家额朋友。
改革开放后,我迪个朋友看着人家发财,屏不牢了(眼红了),想想做个体户好像比国家干部要吃香。伊老爸民国辰光是做红木家具的,小业主出身,家庭成份不硬质,伊在单位里也混不出世。伊想现在国家干部也木有花头了,辞职倒卖红木家生做个体户也蛮好。
迪个辰光上海旧货商店里红木家生不值铜钿。“下只角”南市十六铺旧货商店、小南门董家渡旧货商店收进,搬到“上只角”卢湾区“淮国旧”、顺昌路旧货商店“放脱”(卖脱),就好赚不少差价。
伊打听到啥人家有红木家生要卖脱、啥人家要配一件红木家生给儿子结婚,伊单件收进,配齐整套卖脱,差价又赚好了。当时中山南路黄家码头有几家大户,民国时期做黄沙石子生意的,屋里红木家具都是清末民初的老红木,伊花好稻好骗到手,赚了屋里也“不认得了”(赚了很多)。
后来做大了自家开店做老板了。迪额辰光正好是出国热,老南市龙门邨有几户大人家要移民出国了,屋里额老货都给伊“出外快”收入囊中。
听讲,伊现在屋里的红木老家具要几百万一件了,真的“大出来”(做大)了。现在伊白相明式(明朝)家具,玩古董收藏了。
侬看伊一身行头,就晓得伊是吃迪额饭里“老档”(行家)。天冷,一套英国进口铜钱花呢西装,真丝绸领带,全羊毛开丝棉围巾,脚上镶拼色额牛皮底皮鞋是标配;头丝刷清,1.8cm牛血红珊瑚白金戒,青菜绿翡翠板指,右手腕上一串上品沉香手珠;左手腕上,上世纪绝版Ap表。热天,一身中式毛麻超薄型套装,穿一双黑面白底圆口布鞋;胸前多了块上品翡翠挂件,腰里多了块和田“子刚”(陆子刚明代玉雕名家)玉牌。全金朗生煤油打火机,一坐下来就拿了手里咣当咣当白相了,红壳子香烟是陪人家吃额。一看就是“老克勒”腔调,上海人额牌头、派头、噱头都有了。侬讲伊暴发户,伊也认可额,迪身行头“工作”需要。
下面插一段文学大师木心先生对上海人“三头”额描写——“真正上海人”,就大有讲究,一“牌头”、二“派头”、三 “噱头”(又称“苗 头”)。
“牌头”是指靠山,亦即后台,当时说法是“背景 ”。总之得有军政要员、帮会魁首、实业大王、外国老板,撑你的腰;即使沾一点、两分裙带风,斜角皮带风,也够牌头硬了;君不见客厅的最显眼处挂着一帧大大的玉照――“××仁棣惠存×××持赠”,这便相当于“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
再说“派头”,原是人生舞台的服装和演技,要在上海滩浪混出名堂来,第一是衣着华贵大方,谈吐该壮时必壮,宜谐时立谐,更要紧的是庄谐杂作,使人吃不准你的路数,占不了你的上风,你就自然占了他的上风。交际手段玲珑阔绰 ,用对方的钱来阔绰给对方看,“小鱼钓大鱼”,那小鱼很大,大到使人不疑忌是诱饵。于是大鱼上钩,也有大鱼假装上钩,一翻身将渔夫吞进肚里。
空论无据 ,且举一、二实例:某甲上古玩市场,瞥见其友乙正要付款买翡翠项链,他上前开口: “啥个末事啊,娘我看看叫!”(什么东西,让我瞧瞧!) 说着便把项链拿过来,问了价钱,掏出皮夹:“好格好格,我也付一半钞票 。” 乙当然少付了一半,项链呢,甲说: “摆勒侬老兄手里,卖勿到大价钿,我来搭侬出货,卖脱子大家对开,快来西格,勿要极。”(放在你老兄手里,卖不到大价钱,我来帮你销售,卖了对半分。很快的,不用急。) 乙倒呆了,甲说:“那能?侬勿相信我呀?”(怎么?你不相信我呀?) 只 好相信。后来的结果,即使不是上海人也能推想得出来——此小焉者,只够点明上海人玩手段的 派头,自有一种行云流水之妙。最后来讲“噱头”。“噱”,在汉书中是大笑的意思,口腔之上下亦谓之噱,但上海话的“噱”的含义是不妙而微妙的,贬中有褒,似褒实贬,上海的官场、商场、文场、情场、戏场、赌场、跳舞场、跑马场、跑狗场,无处不是噱头世界,如说“牌头”“派头”实为“噱头”之先导,岂非亦属于“噱头”范畴么。上海黑社会以层次复杂冠绝全球,绅 士风度翩翩的镀金博士,他是拜了“老头子”的;相帮推车登桥,讨几个小钱的瘪三,他是有上司“爷叔”的;每条路每条弄堂都由黑诸侯割据着,而听令于黑天子。如此则绅士——老头子,瘪三——爷叔,黑诸侯——黑天子,其间的利害 为用,全凭噱头之高低。印证在数百万市民的日常生活运作中,就是陈家噱周家、周家噱陈家、陈先生噱陈太太、周少奶奶噱周少爷、父母噱儿女、外甥噱娘舅。
票房价值最高的滑稽戏,广告:“噱天噱地”“噱倒一家门”,巧言令色是噱功好,貌似忠厚是噱功更好,三十六计七十二变,上海人一字以蔽之“噱”。骂年轻人“小滑头”,他不生气,抖抖单腿很得意,因为承认他能耐超群,人家上他的当,他不上人家的当。骂年长者“老滑头”,他不见怪,摘下眼镜, 哈了哈,揩揩又戴上,笑眯眯,因为这是在恭维他足智多谋,果断脱略,处世术炉火纯青——“噱”有阴阳之分,阴噱的段数高于阳噱,从前的上海人的生活概念,是噱与被噱的宿命存在,是阳噱阴噱的相生相克,阴噱固然歹毒叵测,而一旦遇上牌头硬的,堂而皇之地噱过来,侬挡得牢伐。
从以上木心《上海人“三头”》一文中,就可知道,民国时期收藏迪额行档水就很深,鱼龙混杂,不是一般人都可以白相额。我迪额朋友一身行头,侬也好理解了,伊要保持迪身行头也蛮吃力额。伊要管好自己的嘴不好瞎吃,否则将军肚出来,迪身行头就“穿不落”了。要保持杜月笙额身材和派头也蛮难额,要有自我控制能力额。
我迪额朋友讲:改革开放真好,从开店到现在认得人“不得了”(大人物),有“大盖帽”(执法机构)、有媒体领导、有大学教授,也有私人老板和“老炮”。反正伊讲:三教九流,只要做生意不违法,伊都打交道额;关于古玩雅贿,伊讲:就此打住。碰到黑吃黑伊也不怕额,黑白二道还是有点熟人额(牌头蛮硬质额)。
伊现在上午茶馆里吃茶谈生意,下午打几圈小麻将,夜里约动迁基地额朋友吃点小老酒,打听一下动迁户有木有老家具要卖脱么。星期六到福佑路去捉漏,星期天到城隍庙华宝楼去打眼(到做古玩生意的朋友那儿看好么事),还跟几个“跑筒
子”(上门收旧货的)的朋友嘎嘎讪胡摸摸行情。
有辰光还会被人家请到高级会所帮忙掌眼;请到法国巴黎,美国纽约,香港等地拍卖会上去做做参谋;看到好么事自家也收一点。侬讲有味道伐?做自家欢喜的事,又能赚铜钿养家糊口,在伊眼里这就是成功人士。
国家反腐,请伊到高级会所掌眼的贵人明显减少了。伊讲迪里头额潜规则我也不好多讲,侬看前一阶段拍卖行里额字画价钿拍了贵伐?泡沫结棍了。老百姓吹得起来伐?一个跟投机有关,一个跟洗钱有关,我点到为止,侬懂额。
关于雅贿就更复杂了,不吃迪行饭额人是听不懂额。简单讲,侬送钞票人家肯定不敢要额;侬送一幅字画给人家说不定就收下来了。再有,我经商朋友带额人来买我古玩,么事值一万,我卖一千;我朋友神不知鬼不觉的在信用卡上划了九千块给我。带来额人开心,到古玩商店里捉得到了“漏”;我朋友额目的也达到;我钞票也赚好。三赢,其实三个人都心知肚明。迪种故事不好多编,否则我迪碗饭要吃不下去的。
近来在微信朋友圈里,常能看到伊发额有关收藏额文章:从红木家具谈到明式家具;从瓷器谈到文房“四宝”;从玉器谈到翡翠;从钱币谈到字画。伊讲,伊现在每天最起码要看二个钟头额书,麻将也木有辰光打了。我讲,侬就吹伐。伊讲,我举额例子给侬听听侬就相信了:有一次收了只袁大头,就去翻书,书越翻越多,欲罢不能;伊讲:伊把袁大头、袁世凯、清末民初、洪宪年、北洋军阀、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袁世凯的发家史、袁世凯与百日维新,一路翻下来要看多少书啊!我相信了。
怪不得伊现在写额微文有点水平,肚皮里货色多起来了,看来白相收藏还能“涨姿势”。想想也有道理,你看马未都,王世襄的文彩,一个是先做文人,再做藏家;一个是先做藏家,再做文人。有空,我也要研究一下迪里厢额构建关系。
如果不是改革开放,伊还在单位里混,做着自家不感兴趣额事体。就算能分到一套房子,退休工资多点,也没有现在过得自在。
不过当时要辞职下海做个体户还是要有勇气的,当时人是属于单位的,生老病死单位全包。伊又不是知青返沪没有工作,也不是待业青年进生产组和街道工厂被人家看不起(待遇不好)。伊是国家干部,爷娘反对老婆不同意,压力还是蛮大额。当时大家对单位的依赖思想是相当严重的,大家对于人生自由是没有认识的。但我迪个朋友坚决要求辞职,伊辞职的目的不是要自由,是要赚铜钿。结果伊不晓得,辞职做红木家具、白相收藏,为伊赚到了铜钿,也带来了人生的自由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