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


流量,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最近,著名编剧汪海林的演讲火了。
题目很直白,就叫《我与流量的战争》。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1张图片
全长77分钟,播放量破百万,弹幕多达10万+。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2张图片
说到汪海林,近几年可没少因为「敢说」出圈。
毫不留情地痛骂大IP小鲜肉。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3张图片
还大胆地损过投资方。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4张图片
就连观众也不放过。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5张图片
汪海林的观点,我不全部认同。
但无可否认,他的确是当下娱乐圈最敢说的人。
如今, 看不惯流量的人太多,但敢于向流量开炮的人太少。
汪海林因此收获追捧,也招来无数谩骂质疑。

不过,他对此倒毫不在乎。
不仅没有「收敛」,还 干脆把自己和流量的战争给一五一十地搬了出来。
抖出了不少金句,还爆出令人大跌眼镜的猛料。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6张图片
今天,鱼叔就来讲讲这个 「流量战争」
「流量」一词,其实是在近几年才被赋予新的内涵。
最早只是影视行业用来结钱的一个判断指标, 也就是收视率。
早在那时,人们便已经发现口碑和收视率很难兼得。
有很多我们现在公认的经典好剧,播出当时收视率都不理想,甚至还险些停播。
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武林外传》等等。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7张图片
但还是有不少人愿意潜心创造好作品的。
直到广告商开始以收视率为依据,进行广告投放。
这意味着,收视率与经济收益直接挂钩
一部影视作品的价值,可以被数据所量化。

因此,「流量」自然成为了衡量影视作品的一个重要指标。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8张图片
在这个市场规律形成之初,还没有「流量明星」一说。
常见的说法是「票房号召力」「收视女王」。
产业风向是在2010年之后的几年开始改变的。
2012年,EXO-M在中国出道,2013年,TFBOYS出道,2014年,《古剑奇谭》开播。
在搜索引擎上限定年限,你会发现在 2014年 左右,「流量明星」这个叫法才开始被普遍接受。
寥寥几年,流量就跃升为影视作品的金科玉律,流量明星也迎来了全盛时代。
不需要多强的演技、多丰富的经验,甚至不需要多适合角色。
只需要给作品带来流量,就够了。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9张图片
一个流量明星的背后,是一群 「数据女工」
这种应援文化最初由韩圈涌入,并在内娱粉圈中逐渐形成 「流量为王,数据说话」 的主流模型。
粉丝们建立起专门的打投组、轮搏组、控评组、反黑组……
分工有序地为明星打榜、刷票、做数据、炒热度。
俨然一架高速运转的大型机器。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10张图片
粉丝文化本身是小众圈子的狂欢,属于亚文化范畴,它和主流文化之间是并行不悖的关系。

但当它变质成了 「饭圈文化」 ,问题就出现了。
数据女工们可以疯狂无节制地,把一部剧的点击量刷到几百亿,甚至能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明星空降全球榜单。
她们不甘于圈地自萌,而转为一种主动出击的姿态,寻求 「破圈」

你能在任何地方看到她们安利明星、控制言论的身影。

就连人民日报关于理智追星的微博下方,也成了某些粉丝的控评战场。多么荒诞。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11张图片
这些所谓的数据,在大众眼里重要吗?

不重要。甚至,惹人反感。
但是,它足够直观量化,让广告商家、平台能以此判断一个明星的商业价值。
然而,遵循流量的规则,也就跳进了火坑。

饭圈利用数据造假、流量作弊,制造出一片 虚假繁荣

商家以为抱到了大腿,结果可能是得不偿失。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12张图片
更可悲的是,在低龄化的饭圈,网络暴力、举报也变成了她们手中的有力武器。

一言不合就人肉,看谁不顺眼就举报。
在这样的环境下,普通大众也分分钟会成为受害者,被迫噤若寒蝉,进一步助长了饭圈的霸权。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13张图片
当然,汪海林做这个演讲,并不是要用流量明星打靶。
因为追根究底,问题不在流量明星身上。他们充其量只是这种趋势、这种环境下的产品。
造成这个局面的,不是一个两个明星。
而是在暗处掌控一切的 资本力量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14张图片
各国影视圈都有着不同的规则体系。 在40年代的「派拉蒙案」之后,美国从事制片和发行的公司都不能同时从事终端影院业务,以防止垄断。
这个规则持续了七十多年。
而经纪公司也不能从事制作,为保护艺人权益。

如果演员认为经纪人和制作公司有合作,出卖自己的利益,那是可以依法投诉的。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15张图片 1948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定派拉蒙垂直垄断为非法,史称「派拉蒙案」
但在中国,投资、制作、发行、上映却形成了一个闭环。 起初,平台学习影视公司的做法,与演员签订 「部头约」 —— 规定在未来几年与该艺人合作几部剧,片酬不能超过现在片酬的一定比率。
艺人通过收入上的让步,来换取未来几年的工作机会。
平台则借此对演员加大控制,进行资源储备,保证一部戏爆红后,续集拍摄可以顺利开展,而不必支付上涨的片酬。

2017年,签订「部头约」成了演员与平台合作的硬性指标。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16张图片
不到一年, 视频平台开始要求艺人与其 「分约」
艺人只有和平台分约,才能有机会出演该平台的自制剧、定制剧。

什么是分约?
它规定了, 演员在未来几年内,包括影视,综艺,代言等等的所有收入,都要被平台分走一部分
在我们看来,这就是赤裸裸的流氓行径、霸王条款。
但当 流量取代实力,成为演员的核心竞争力之后,演员们为了有戏可演、有曝光度,就不得不听命于掌握资源的平台。
即便代价是可能被捆绑 数年之久,被分走巨额收入
就像一位经纪人所说:

「现在就是所有人给平台打工,还要竞争上岗。如果你不肯分约,平台有的是愿意分约的艺人来换掉你,他们甚至可以自己造星。」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17张图片
这些平台同时也是制作公司、经纪公司、发行公司、播出终端,甚至还掌握着数据。

触手伸到整个娱乐产业的全部流程。
他们不满足于送上门的演员,还要建造高效率的造星流水线。
办一场为期两个月的选秀节目,或者砸钱买几次热搜,就可以造出新一波流量明星,收割大批韭菜。
生产周期短,回报率很高。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18张图片
平台其实比任何人都清楚,中国目前的偶像产业还很不成熟,哪怕是顶流,也没法一直靠舞台吃饭。
他们造出来的明星,最后相当一部分都会转行做演员。
尽管没经过专业培训,也没有表演经验, 根本就不会演戏。
但这不重要,有流量就够了。

于是出现了让人很无奈的现象:
编剧被迫把剧本往简单了写,复杂了演员演不出来;台词也不超过两行,怕演员记不住。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19张图片
普通观众或许还会吐个槽、打低分抗议。
而流量明星的粉丝,不仅不会质疑或批评,反而还会为了维持明星的流量,自发地控评、刷分、做数据。 最后,「口碑」「收视率」上来了,资本便会给出新的资源,再开始下一轮的收割。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20张图片
而但这种生产模式带来的巨大收益,以及其不断扩张的趋势,却渐渐将好作品挤出了市场。
这是一个 劣币驱逐良币 的过程。
如果搜索不同时期的剧集,你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00年代的热门电视剧,种类还是比较丰富多样的。
历史、言情、喜剧、悬疑、军事、谍战,各种题材都有, 不同年龄、不同群体都各得其乐。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21张图片


而进入10年代,单从海报就能看出同质化的趋势。
言情剧是重灾区,无一不是小清新配色和五官精致的男女明星。
不论是披着电竞、商战、古装还是校园的皮,都能给你拍成套路言情故事。
观众的选择受限, 平台反过来塑造着观众的审美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22张图片


这股流量至上的商业模式,进一步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模式,渗透进各个领域中。

对创作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 比如文学领域。
几大网文网站把所有作品简化成一个个热门标签,而作者也难以避免地向这些标签靠拢。

流量来了,但创作死了。

比起创造角色,更像是贩卖人设;
比起文学创作,更像是命题作文。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23张图片
随之而来的,就是微博牛皮癣广告这样的畸形产物。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24张图片
而受此影响的,是我们每个人。
大家都掉入了流量的陷阱,做了资本的炮灰。
垃圾作品横行的未来,很难说大众审美和品味不会滑坡。
或许现在,我们就已经像《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中讲的那样。
不知不觉被改造,变成了平台想要我们拥有的思维模式。
接下来,他们只需要针对这种思维模式,源源不断地产出「定制」的作品,就可以不断获利。
久而久之,文化全面倒退。
我们将会面临一个「最坏的时代」。

所以,和流量的战争,不只是向流量明星宣战。
更是向其背后的资本力量,向流量至上的规则宣战。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25张图片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在看」吧。
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_第2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顶流的黑幕,都被他扒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