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丙肝患者,三位科学家收获诺奖

通过大胆的研究手段,他们不但发现了丙肝病毒,还为之后的药物发现、检测技术等奠定了基础

拯救丙肝患者,三位科学家收获诺奖_第1张图片


文|王小 孙爱民

编辑|王小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柳泉镇,生活着中国最早一批单浆采血献血员,他们的另外一重身份是:中国较早的丙肝病毒感染者。


2020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美国和英国科学家哈维·阿尔特(Harvey J.Alter)、迈克尔·霍顿(Michael Houghton)、查尔斯·赖斯(Charles M Rice)获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丙型肝炎病毒”。


35年前,柳泉镇大曹营村旁,一东一西两家采血站先后开办,陈瑞国曾参与其中一家的施工。2015年陈瑞国体检时,医生看着化验单,问:“献过血吧?”接着大夫说,“你们那儿献过血的,基本都得了(丙型肝炎)。”


所有的怀疑都指向献血,更确切地说是“卖血”。20多年前,怀着改善一家老小生活境遇的期待,村民们涌向采血站,撸起衣袖、露出臂弯,等待近五毫米粗的针头刺破血管壁,以求得到“营养费”。靠这笔从每次45元逐渐涨至60元的收入,买种地用的化肥,儿子盖房娶媳妇,供孩子上学和一家老小吃喝。


从那一刻起,疾病与钱的缠斗,注定将跟随这些村民一生。


世界卫生组织(WHO)2017年《全球肝炎报告》显示,全球7100万人存在慢性丙肝病毒感染。2015年病毒性肝炎导致134万人死亡,其中,48%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所致。


三位科学家,雄心勃勃,通过意想不到的研究手段,不但发现了病毒,还为之后的药物发现、检测技术等奠定了基础。


拯救丙肝患者,三位科学家收获诺奖_第2张图片


三位获奖者的贡献


30多年前,一场挽救生命的输血,却可能要了病人的命。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输血人接受了污染的血液,后来又使他们的肝脏发炎,产生了一种称为肝炎的疾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35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的病毒学家哈维·阿尔特,牵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一个项目,目标是找出与输血有关的肝炎的病因,并测试可能减少疾病传播的干预措施。


阿尔特研究了相关疾病并将其确定为重要的临床问题,确定由当时已知的甲型、乙型肝炎病毒以外的其他病原体引起的——“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阿尔特称参与了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


研究人员招募了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他们曾大量输血,且无免疫问题或其他可能使他们容易感染传染病的疾病。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浓度多寡,可以发现疾病的早期迹象。这项针对肝炎的关键测试表明,这种疾病正在感染大约30%接受输血的人。


继而研究人员还发现,有偿献血和血液传播的疾病的关联,并研发了血液检测工具。这些发现和其他研究的结果是,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初改为全自愿献血系统,并开始了乙肝病毒检测。肝炎发病率暴跌至10%。


此时,有数十个实验室在努力探索NANBH。最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霍顿领导的团队,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出了一种名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的新病毒的基因组。


自1985年开始,霍顿(Houghton)和他的伙伴就投身这一研究,将被认为感染NANBH的黑猩猩和患者血清中存在的抗体结合,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人员确定大多数疾病病例,表明丙型肝炎病毒是NANBH的最常见原因。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丙型肝炎研究中心的赖斯,是该学科带头人,他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一种巧妙的办法,提供了最终的证据,表明仅丙型肝炎病毒就能导致肝炎。


赖斯的团队为科学家们解决了一个巨大的障碍,那就是丙型肝炎病毒只感染人类和猩猩,因此,科学家们要建立丙肝的动物模型只有建立在大猩猩上。由于大猩猩个体较大,饲养不便一直给科学家们研究丙肝带来困扰。科学家们都期盼能早一天找出一种小型的动物模型。


可协助丙肝病毒(HCV)进入小鼠细胞的蛋白,该研究成果清晰地展示了病毒进入小鼠细胞的路径,为研究丙肝疫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设计丙肝药物的设计,有助指导丙肝的靶向治疗。


与丙肝的战斗


WHO提出,到2030年消除肝炎危害,其中丙肝新发感染人数减少90%,死亡人数减少65%。


预防与治疗,是实现“2030目标”的两大路径。


然而,治疗这条路,走得并不顺畅。2015年的全球数据是:新发丙肝病毒感染数量,多于开始接受治疗的患者数量。


从医几十年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中西医肝病科主任医师聂广,每天都要面临几十名丙型肝炎患者,可在给病人开处方时,每每面临一连串的尴尬。


聂广不愿意继续给患者开干扰素疗法的处方。干扰素疗法副作用较大,不过,在2013年以前,治疗丙肝主要就采用这种疗法,即注射干扰素并联合利巴韦林。该疗法治疗周期为24周到48周,治愈率为40%-70%。


抗病毒药物的出现,颠覆了干扰素疗法,最新的药物将治愈率提升到95%以上。中国目前共批准了7个丙肝DAA药物,大多是进口品种。


其中,颇为耀眼的是“吉三代”,这是“吉一代”索磷布韦片联合维帕他韦组成的丙通沙片,可用于治疗全部6种基因型的丙肝;“吉一代”联合干扰素疗法,对部分基因型丙肝有应答。


“吉四代”丙肝药物索磷维伏片继在美国上市之后,2019年12月登陆中国。


将治愈率提升到接近100%,最新的DAA药物俨然成了丙肝“神药”。可疗效好的救命药,价格也高高在上


截至2016年底,全球仅有不到300万人能够获得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方案,其余6800万丙肝患者,仍在等待用上好药。


进口新药往往可望而不可及,索磷布韦片上市半年多时,聂广还没开过一张相关的处方。


中国较早一批丙肝患者,要么已无法挽回不可逆的病程,要么将成为新的医疗重负。“我国丙肝的感染者很多,但治疗率很低,真正接受治疗的患者不到1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病医院副院长、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病防控分会主任委员高志良在今年七月一次直播中称。


自2020年1月1日起,全国正式开始执行新版国家医保目录,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等三种丙肝直接抗病毒药物经医保价格谈判,被正式纳入新版的医保乙类报销目录,三种药物的治疗费用降幅平均在85%以上。


这意味着,全国千万丙肝患者可以用“平民价”用上“贵族药”,越来越多的中国慢性丙肝患者,可以低价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从而获得治愈机会。



点击图片查看TOP10热文精选

责编 | 要琢 zhuoyao @caijing.com.cn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

你可能感兴趣的:(拯救丙肝患者,三位科学家收获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