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性的枷锁》摘录

摘录有一个缺点,即使整段的摘录文章,在少了上文铺垫的情况下都会对理解文章中的寓意大打折扣。不过现在大家的生活节奏都变得越来越快,在这种生活节奏下我发现越来越难保持着一定的阅读量,不过对于喜爱阅读的人来说,总是会抽出一些单独的时间来阅读。我所能做的就是将自己所看过书籍中最能打动我的文字原汁原味呈现给你。


没有比为了生计发愁更丢人的事儿了。有些人大言不惭地说自己不把钱当回事儿,我最鄙视这种人。不是伪君子就是傻子。钱这玩意儿就像第六感,没有它,剩下的五感都发挥不了最佳作用。没有足够的银子进账,生活里就少了一半的可能。唯一要注意的是,你不能花两个子儿的成本来挣回一个子儿的价值。你可能会听到别人说贫穷是对艺术家的最佳鞭策。说这话的人从来都没受过穷啊。贫穷就像扎进你皮肤里的钉子,他们不知道这会让人变得多么抠门,会让你遭受多少羞辱。贫穷会砍掉你的翅膀,像癌细胞一样侵噬你的灵魂。倒不是说要有多富裕,可起码要有足够的钱来维持尊严,有足够的底气不受打扰地工作,能慷慨诚实地做事,能不靠他人独立生活。不管是画画的还是写字的,但凡一个艺术家要靠自己的作品吃饱肚子,我都深深地为他感到同情

伯伯刚才问他从巴黎学到了些什么本事。他的回答很简单,可实际上他学到的要远比告诉伯伯的多。和克朗肖的某次交谈让他印象深刻。从克朗肖嘴里吐出的词儿,哪怕再普通也会让菲利普浮想联翩。“我亲爱的朋友,”克朗肖当时是这样说的,“根本没有什么道德概念!”当时刚刚脱离基督教的菲利普曾一度觉得满身轻松,之前做每件事时都要担惊受怕,生怕触犯了戒规害得灵魂无法永生。可这种负担终于从他肩上卸去了。他以为自己终于感受到了自由的美好,可现在却发现这不过是一种错觉。他是在宗教的熏陶下长大的,尽管放弃了心中的宗教意识,但还会无意识地小心呵护着道德观念——这正是宗教的一部分。他决定不受任何偏见左右,独立地思考问题,把善恶全都抛在脑后,也不再顾虑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想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规则。可规则在人生中真的是必不可少的吗?这也是他想潜心探索的问题。显然世上很多事看似顺理成章,原因不过是由于我们打小受到的教育引导罢了。他读了那么多书,可并没有从中受益许多。因为这些书中的几乎所有观点都以基督教的道德观为基础。即使有些作者口口声声说自己不信基督,但他们的书里终究还是会构建出一个与登山宝训[ 148] 不谋而合的道德论。如果只是为了跟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随波逐流,还不如省下啃书本的时间做点别的。菲利普想确定未来的方向,他相信自己能够不受舆论的影响。但同时又不得不继续生活。在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行为规范前,他给自己先立了一条临时规则。“只要不惊动警察,做任何事都要随心所欲。”在巴黎的那段日子里,最让他视若珍宝的就是精神上的自由,他感到自己终于从牢笼里解放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哲学家

每个哲学家的思想都带有鲜明的个人特点。知道了这一点,你就能把所有哲学家的思想猜个大概了。可以这样认为:似乎决定我们行事方式的不是我们的思维方式,而决定我们思维方式的正是我们的为人。这一切都无关乎真理。世上本没有真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哲学家。昔日伟人精心总结的思想系统仅仅是对作家有意义罢了。现在我们知道,只要了解了一个人,那么关于他哲学体系的所有问题也自然会迎刃而解。菲利普认为想要了解一个人必须通过三种不同联系:他与其所生存世界的联系,他与身边人的联系,以及他与自己的联系。他制定了翔实的计划,决定按照这个思路潜心研究一番。旅居国外有一个好处,你大可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出发,了解身边人的不同风俗习惯。因为你不像他们一样从小就对这些风俗习惯耳濡目染、深信不疑。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某些自以为不证自明的信仰在别人看来只是万分滑稽了。他在德国待了一年,又在巴黎生活了很久,学习起怀疑论的教义来自然非常从容、得心应手。世间万物无所谓善恶之分,其存在只是为适应环境使然。读了《物种起源》后,他似乎明白了许多之前一直困惑不解的道理。他就像个探险家,先推测出此地可能存在哪些自然现象,再逆着汹涌的河流一路向上,试图求证。果不其然,那里真的有一条支流。四周人烟稠密,沃野流金,远处群山峦峦,延绵不尽。说起过去的某些重大发现,世人总是震惊不已:为何当时没有人能够立即接受这条真理呢?为何那些接受了它的人也没有深受其影响呢?第一批阅读《物种起源》的读者怕是只接受了书中的道理,而没有从心底受其触动吧。可他们的情感才是行动的基础啊。菲利普这代人出生于《物种起源》出版之后的时代,经过时间的推移,那些曾经在人们之间引发轩然大波的见解现在大多已经为人所接受,所以菲利普才得以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来阅读这本书。书中所描写的为了生存而做的壮烈斗争让他心神激荡,而其中提到的伦理准则也和他之前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告诉自己力量才是王道。一边是社会——一个遵循着特有规律而自我发展、自我保护的独立有机体;另一边则是个人。凡是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就被标榜为一种美德;而对社会不利的行为则要贴上罪恶的标签。善与恶无非就是这样来的。罪恶是自由的人们应该摆脱的一种偏见。社会有三把利剑专门用来对付人:法律、舆论和人们心中的道德良知。动动歪脑子,就能轻松避过前两把剑,这种诡计多端的小聪明是弱者战胜强者的唯一武器了。当公众舆论点明“纸是包不住火的”这一真理后,它也就光荣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可道德良知是存在于每个人内心的叛徒,它身处敌营之中,逼得人不得不狼狈投降,为了社会的繁荣而牺牲自我。社会与个人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两方心中也各自有数。一方面,社会利用个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企图违抗者,它将其践踏脚下。忠心侍从者,它以勋章、金钱、荣誉加以奖赏。另一方面,个人的唯一力量仅存在于其自身的独立性中,他们在社会里苟且生存,奉上人力或是财力只为给自己图个方便,毫无责任感这一说。他们不求奖赏,只求能不受打扰、不被干涉。独自行游至此的旅人,明明自己为了省事才按库克船长的地图一路远航,却不免还要善意地嘲笑那些由别人带领指路的人。自由的人是不会犯错的。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而又能做成的事。他的力量是衡量自身道德水平的唯一标准。他知道社会上的所有条条框框,但却能毫无悔悟之心地反其道而行之,就算受到惩罚,也是平心静气,不会因此怨恨自己或他人。谁叫社会自有其势呢。如果对个人而言没有所谓对错之分,那在菲利普看来,道德良知也就失去了效力。他痛快地大喊一声,把“良知”这个作恶多端的恶棍一把抓住,又狠狠扔了出去。然而,他对生命真谛的理解却并没有比以往更充分。世界为何存在?人类又为何存在?尽管这两个问题还是像之前一样高深莫测,难以琢磨,但一定会有答案可以解释。他想起克朗肖曾经神秘兮兮地说过生活就像波斯地毯。这个比喻只有你自己理解了,才能领略个中奥妙。“真不知道他说的是些什么鬼话。”菲利普笑了。九月的最后一天,菲利普等不及要把这些新的感悟用起来。他带着一千六百镑盘缠,拖着跛足第二次踏上了去伦敦的旅途,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三次尝试。

懂得人生万事都有终有结束那一天,即便是爱情也没有例外。他眼巴巴的盼着那一天的到来。

能从过去吸取经验的人我见得不多,希望你也可以算作一个。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人性的枷锁》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