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警演习——赴美访学系列5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热爱生命,享受生活。记录赴美访学的点滴感受,分享人生旅途的所见所闻。


今天早晨醒得很早,上午不到6点就到了办公室。刷卡进了大厅,没想到还有人更早,真是early birds,有两个大叔拿着梯子在换楼道天花板的什么东西,估计是为了赶在师生进教学楼前维修好,还不顾手头的忙碌和我热情地说了句“Morning”。

上午大约9点时,好多学生在上课,突然办公室墙壁上警铃大作(我原来一直没注意到办公室里还装了这么个东西),反复播放“紧急!紧急!本栋大楼发生火灾,请迅速通过安全通道撤离……”声音异常焦急,感觉真是十万火急。

破天荒头一遭,我第一次遇到火警,脑袋都懵了,可不能把这条小命丢在美帝。偏偏办公室就我一人,心里咯噔了一下,跑到门外一看,有学生正步履匆匆有条不紊地往前赶。我赶紧收起笔记本电脑,急忙往楼下赶。好在我刚来时彻底走过这个大楼一遍,知道安全通道在哪里。

急急忙忙赶到大楼外,看到好多人都站在那里,一个个泰然自若、小声议论。我没有看到丁点烟火,就问一个学生,“好像没啥事,怎么回事?”学生告诉我,“应该是a fire drill(火警演习)。”第一遍我还没听出来,他重复了一遍我才听懂!一场虚惊!

有点意思,还搞实地演习,给吓了一跳。

火警演习——赴美访学系列5_第1张图片

然后看到学院网络教育与技术支持中心的Joe和几个兼职的学生也在旁边。Joe和我打招呼,“Kevin(我的英文名字),还好?没吓着吧?火警演习。”我笑着回答“我还是第一次经历这个,起先还没反应过来,然后是迅速收拾笔记本电脑跑出来。这个里面有很多重要资料,可不能丢。”可能出于技术人员的敏感,Joe马上问了一句“重要资料就只存在笔记本电脑里?”我告诉他还备了一份在U盘里。

几分钟后,火警解除,人们又匆忙进入大楼,上课的继续上课,工作的继续工作。但Joe特意带我看了整个大楼的应急疏散通道图(只有四层的大楼在每层的显眼位置都贴有应急疏散通道图),告诉我如果万一发生火警怎么跑。同时,提醒我除了火警外,还有龙卷风警报,并特意带我到一个贴有“Tornado Shelter”(龙卷风庇护所)标识的教室和卫生间,告诉我当遭遇这种极端天气条件时,可以到贴有这种标识的地方躲避,这种地方很安全。

难怪!我原来留意过这个标识,但一直没完全明白啥意思,而且有的教室门口贴了这个,有的教室又没贴,但似乎所有的restroom(卫生间)门口都贴了。等确认我完全明白后,Joe才回他的办公室。

火警演习——赴美访学系列5_第2张图片

没想到的是,上午快12点时,收到Joe的邮件:“你好,Kevin,很高兴今天在消防演习中见到你,谢谢你告诉我这是你的第一次(这句话说的有点,呵呵,第一次)。我很高兴我们还可以讨论安全的龙卷风避难所在哪里,以防龙卷风演习或警报。这里有一些进一步的信息可以帮到你,你可以仔细看看。”后面附上了网页链接,并告诉我在这个网页的底部有一些警报的音频信息的例子,同样附上相关的网页链接。最后还写道,“你还提到,你的数据只存储在笔记本电脑和闪存驱动器上。我建议还可使用谷歌驱动器作为另一种载体来保存这些数据,以防万一发生实际的数据丢失。”同样在后面附有相关网页链接。

我仔细看了下前面两个关于紧急事务及其警报音频信息的网页。呵呵,白水就两个警察局,一个就是威斯康辛大学白水分校设的(应该类似于国内高校的保卫处),隶属于学校行政事务部。网页上详细罗列了校园当前的状态、遇到紧急情况如何报告、非紧急情况如何报告,应急计划、以及炸弹威胁、化学或辐射泄露、传染病、地震、火灾、爆炸、医疗急救、心理危机、可疑的暴力或犯罪行为、龙卷风警报等一系列的紧急情况指南,而警报音频信息,就是紧急情况发生时相关警报的具体内容。

不得不说,美国大学校园的应急管理方式和水平都值得国内众多高校学习。说实话,国内有几所大学敢说自己做到了这个水平?国内大学往往设有保卫处,但保卫处到底怎么保卫的?主要做了哪些事?做到了什么程度?值得认真思考。至少我就很少看到大楼的应急疏散图,更没体验过实地火警演习。

有点意思也值得深思的是,警察局还在很多地方贴了“如果你遭遇任何性侵(含性骚扰),都可以随时找我们”的传单,同时附上地址和24小时联系电话。而国内很多高校,基本可能没考虑过这事,作为学生,你如果遭遇性骚扰乃至性侵,学校几乎没有任何部门可以求助。受害的学生几乎无处可诉,只有默默承受,稍微几个勇敢点的则选择向学校纪委举报,但遗憾的是,往往遭遇众多阻力,举步维艰。多数高校对学生的此类遭遇,尤其当施加者是学校工作人员时,采取的态度都是从“大局”出发,尽可能压下去,以免影响学校声誉。

火警演习——赴美访学系列5_第3张图片

说实话,从内心里,我非常感谢Joe的热情和帮助。按说算上这一次我才和他见过三次面,互相都不了解,更谈不上熟悉,他只知道我是一个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竟然考虑得如此周到,处处都体现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关心,真的是a nice guy。说实话,非常感动。

来美国前,总是听说美国人情淡漠,但到了白水,说实话,以我自己不多的体会,深感事实远非如此。无论是合作导师Praveen教授还是和我完全萍水相逢的Joe,以及其他我所接触到的美国人,大都很热情,关心他人,包括陌生人。比如,只要有人发现你似乎在找什么地方或者其它,马上就会和你说“Can I help you?”哪怕隔得老远。记得当初刚下飞机在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问一个大叔怎么坐大巴,那个大叔不仅带我到机场大门右侧大巴的停靠地点,告诉我大巴会在下午3点30分准时发车,等会就会来,而且在大巴到达后又特意告诉司机大叔我要到Janesville,要他记得提醒我下车。

只是他们的关心往往适可而止,保持着对他人应有的尊重,而不是过分关注和打搅他人的生活,因为他们追求自由和独立,喜欢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也给他人保留独立的空间,给自己和他人都保持应有的体面。所以,美国人下班后大都没有应酬,都是各回各家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不互相打扰,更不给人添太多麻烦,但不能由此得出他们人情淡漠的结论。照在白水任教、来自我国宝岛台湾的Andi的说法,这样的生活方式其实很好,正好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

火警演习——赴美访学系列5_第4张图片

相反,国人那种人情往来也不见得真的就是热情关切了,在你关键时刻急需帮助时看看他人的反应就知道了。再说,好多人为人情所累,深受其苦,但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此而已。而对多数人来说,下班后的各种应酬不仅荒废了自己的事业甚至工作和学习,还造就多少丧偶式婚姻和家庭怨妇。

当然,也许样本有问题,我来美国刚刚一个月时间,接触的人也较为有限,而且威斯康星属于美国中北部,农林为主,可能有农耕文明的特征,且居民多为北欧移民的后裔,受北欧文化影响较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火警演习——赴美访学系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