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8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一句也有两种不同解释,一种是不少儒学大家们解释,说一个人孝不孝,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方面是当父母还在的时候,看他的志向;另外一个方面是父母过世后,看他的行为,若三年当中没有改变父母所教育的为人处世之道,这才叫做孝。南怀瑾先生对这种解释提出了质疑,他说若父母本身行为就不端,还要按照“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去观察他吗?


比如父母以窃盗为生,是不是也要观察父母死后,儿子要继续当三年小偷才算孝了呢?因此,南怀瑾先生提出另外一种解释,他说当父母在面前的时候,做儿女的要言行一致,即便父母不在面前,背着父母的时候,乃至于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诚诚恳恳,非常老实,说不接受就是不接受;如果作好人就要作到底,父母死了,于三年之内,无改于父之道,说得到做得到,经过三年这么久的时间,感情没有淡薄,言行一致,一贯作法,这就是孝子。


这两种解释各有各理,我们认为南先生的解释更加合理些,结合本章为学的主旨,我们可知孔子本句的重点是落在“孝道”的学习与实践的评判标准方面,这个标准我们从本句话中提炼出来,就是“二观 + 三年期限”,二观就是:


1. 父母在世时,观察儿女的志向。


2. 父母过世后,观察儿女的行为。


关于孔子的二观,也即“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这两句话的关系,若从修辞手法上来分析,我们认为应该是互文。互文就是上下两句话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若我们按照互文来重新理解孔子这句话,就是:


无论父母在世还是离世,观察一个人都要观其志向与行为。观察三年后,若与父母言行一致,这就叫做孝。


若以此来理解,可知孔子首先是以“好父母”作为榜样或评判标准的,首先假设父母是道德模范,然后以父母的标准作尺子来丈量儿女的志向和行为是否与父母的道德水准一致,若一致,就可给他评定个“孝子”的荣誉。


按上述理解,可知孔子评判“孝“的标准和父母在世与否并无多大关系,其重点在于“观”字上面,也即观察父母与儿女的道德水平是否一致。那么,我们再思考一下这里的“志”在这里到底是指什么呢?是指成为什么职业类型的人吗?比如当做国君、做侯王等等。若结合这句话本意来理解,显然这里‘的“志”与后面的“孝”关系很大的,或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2-08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