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彦老师解读伤寒论讲稿
原文: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 六两 石膏 一斤(碎 绵裹) 甘草 二两(炙) 粳米 六合 人参 三两
这里说的是桂枝汤使用不当,误汗后转为热证的情况。
先说脉象。从这个方子来看,再次说明洪脉、大脉在《伤寒》里确实是津液虚的脉,因为这个方子里有人参粳米救津液。阳气亢而津液虚的脉一定要沉取才能判断,沉取是空而无力的。这里脉洪而大,脉洪大说明阳气有余,津液虽虚,阳气却是很亢盛的。
再说病位,这是太阳和阳明同病,也就是表里俱热。怕热汗出是表热,大烦大渴是里热,是胃热现象,胃属阳明。
石膏这个药要重点说一下。石膏煮出来是无色无味的清水,细品有一股微微的寒凉之气。寒不用解释;凉事实上是一种冷而散的味道,比方说薄荷糖就是典型的凉味,所以能去表热。石膏寒且凉能同时去表里之热。
这个方子石膏用一斤。汉制一斤是今天的250克。石膏治阴证的标热都可以用到三五十克,因为药力不重,又是矿石,很压秤,要重用才有效。石膏这个药一定要用生石膏。煅石膏性质相反,不解热而收敛,用了耽误事。现在很多医生治热证习惯性的开个二三十克,说明他们没有亲身试验过这个药。很多大医家清热不喜欢用黄连黄芩这样的苦寒药,而是用石膏这样的寒凉药。因为芩连是苦的,苦的作用主要是降,就是将气血往下拉,是折损气血的,苦寒药吃的时候虽然感觉去火了,但气血被强制下行了,不吃了又会再次上火,上得更厉害,因为人体的气血还会反弹回来。甚至有人吃苦寒药吃成了心悸气上冲的反应,这就是气血受损了。石膏只是寒凉而不苦降,药力和缓而不彪悍,不容易折损气血,所以用石膏清热不容易反弹。后世用药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惯用芩连清热,病人就会依赖医生,病迁延不愈,吃的时候好一些,不吃又不好,总在吃药。
知母,苦而阴润,有点像树的嫩皮汁液的味道。这个药形象的说是从云化雨的,炎热的天气,哪怕冷空气来了,要有点潮气才能下雨。后面有一个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阴证的下肢关节湿痹疼痛。这个方子里为什么用到知母,打个比方吧,热性药材让骨节间的湿蒸发为热气,知母再将其化合为废水从小便排出去。
所以知母有利水的作用。
方中的人参在第9条里已经说过,是亢奋阴的,生津液治口渴,寒热不禁。粳米是直接补充津液的。
我们《伤寒》的第一章还没有学完,其实已经讲到太阳病,少阴病(桂枝加附子汤),阳明病的治法了。六经已涉及三经。所以伤寒还是很好学很好理解的。
答疑
每周和这么多热爱中医的朋友的在这里见面,是很开心的事情。 还是老规矩,先答疑,后讲新的课程。
有朋友问到说:“如果说有皮肤病像湿疹,病在表,是不是就是应该是脉浮”?
我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对临床很管用。所以先回答这个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要说一下,我在之前的课里讲到更多的是关于《伤寒论》的辩证体系,为什么要用六经辩证体系?为什么不用经络和脏腑来辩证?这方面讲得比较多。是因为张仲景找到了在汤液学临证上最有效的辨证体系。这是得到了几千年印证了的。张仲景为什么主要以问证来断病,而不是像后世医家那样主要凭脉来断病,也是同样道理。
那为什么《伤寒论》是以问证为主看病,后世以脉像和舌像为主来看病?因为脉和舌象有时候并不准确。
比如说我们有表证时候脉不一定浮,有里证脉也不一定沉。舌像呢,舌苔黄舌体大未必是热症,舌体瘦薄也未必是寒症。
在反应人体上,舌像往往体现的是标,而不是本。正是因为脉和舌像这两个东西它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伤寒论》是以问诊为主的。比方说有体痛发热一定有表证,有胸肋满痛,有忽冷忽热一定有半表半里证,这是一定的,不会错的。 张仲景在脉上主要是判断阴阳的,比方说在阴证的时候,一般都有脉的印证,“脉微细”,“脉弱”。脉是用来印证问诊的,四诊之末,也就是最后一步才是脉。我的经验是,脉在阴阳的辨别上很准确;而辨表里病位,必须要问诊。
现在的医生摸个脉就开方,只说明一个问题,这是一个不会传统方法的中医。
我们这个群里头,当有些人来求医时,群主有个详细的问诊单。其实这个问诊单里面所包含就是一整套《伤寒论》的问诊法,详尽的对一个人的病位和阴阳进行一个了解。所以大家可以去看一下这个问诊单,了解一下传统中医的严谨和对人体认知的全面。
有朋友问桂枝加附子汤如何运用?借这个问题正好可以说一下前面学过的太阳病篇的临证运用。
我说两个自己的医案吧,我在临床上经常用桂枝汤或者桂枝加附子汤这两个方剂止汗。
我曾经治过一个病人,问证问不出来什么证,就是汗出如洗,每天都不用动,有时稍微一动汗就像流水一样,凉席上都淌水。脉浮大。汗出是病在表。因为表有邪气,人体就要用汗来解,汗出而病不解,则总要出汗。 我用桂枝汤,吃完第一剂的时候汗出得更厉害了,病人问我说怎么汗出得更厉害了?我说没事继续吃,吃完第二剂的时候就止汗了,再也没有出过。
如果有人说桂枝汤是发汗的,或者桂枝这味药是是发汗的,千万不要跟他学,这不是传统中医,甚至不是个真正的中医。
有人说,桂枝发汗,桂枝汤止汗。学医不能玩文字游戏,更不能为辩论而辩论,这是古今很多医家的通病,所以仲景之后医学的理论越来越丰富,而临证效果一直在退步。医学要实证,甚至要自己去试药,才能当医生。我就经常自己试药。有次我煎了一些桂枝,就桂枝一味药,朋友带一个两岁半的小孩来玩,要喝,就给他喝了大约共十克的剂量,结果告诉我说,晚上这小孩睡觉出汗明显比平时少了。
所以我们现在讲一些对药物的新的理解方法和对人体的新的理解。其实不是新的,是真正的传统中医的理解。现在传统的都变成新的了,反倒后世发展出来的谬论成了传统。
如果说病人汗出多,偏阴证一点的呢?就是桂枝加附子汤。我治过一个妇女,寸脉大,但是尺脉很弱。多年来无故汗出,冬天也一样,而且经常烦躁,吃了很多药没有效果。那你看这个证,寸脉大,有表证,那尺脉没有呢?只要尺脉没有,一定是三阴证。因为尺脉是主阴,阴是有形物质,是津血。我们前面说过,《伤寒论》是以津血的盛衰为原则来分阴阳的。津血多是阳证,津血少时阴证。
既然偏阴症,就用了桂枝加附子汤,病人也是一两剂之后出汗就基本上很了,几剂药之后就好了。后来又有过几次汗出的迹象,这个方子一吃就有效。这个方子在临床上还可以用在有很多病上面,一下子也讲不完。我就举一两个汗出的例子来讲,这也是配合太阳篇的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