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浔:寻一处烟雨江南,觅一场人间清欢

诗人王心鉴曾写道:“几度梦江南,小桥旧曾谙。白墙竹窈窕,黛瓦燕呢喃。红袖怡酒兴,碧水润琴弦。雨巷寻杏花,邂逅乌篷船”。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古镇梦。古镇之于我,有着近乎偏执的情愫。虽说我生长在湖湘鱼米之地,也从未离开过,但江浙的小桥流水、青砖乌瓦始终是我向往的地方,也由衷地喜欢那些深藏其中的旧时建筑、实木雕刻,喜于探寻古镇的美景与文化,并乐此不疲地辗辗转转,留连忘返。喜欢一个地方,有时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而是因为,它安静得可以让你与自己的灵魂相对,让你的心境如流水般舒展和闲适。                   

    (一) 烟雨之程,邂逅太湖

江南多水乡,掠过皆古镇。对于江南最初的印象,或是戴望舒的诗《雨巷》,或是那一袭温婉柔美的旗袍,亦或是一幅水墨江南的画。大概是十年前的仲夏,我在杭州去往乌镇的火车上,从一本当地的画报上认识了南浔,那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石板深巷和宁静悠闲让我魂牵梦绕,念念不忘。而这次恰逢烟花三月,我随先生来江南处理事务,回程路上,因为要路过南浔,终于抑制不住对它的向往,来了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草长莺飞的三月,在江南,已经感觉到了雨季的来临,加上突然而至的“倒春寒”,这样的天气让行程变得有些艰难,尽管没有足够御寒的装备,也没有预约住宿,时间的安排也是很紧凑,加上疫情的影响,似乎有点仓促,但我和先生还是决定利用难得的休闲时间,奔赴这场南浔之行。去往南浔的路上,巴士上除了司机,就是我和先生两个人,不知是这样冷的天气,大家都不愿出门,还是因为我们要去的南浔低调得鲜为人知,而这样的旅程似乎更适合游览古镇,少了喧嚣和拥挤,多了几分舒适和安静。汽车一路沿着南太湖湖岸线行驶,透过雨打的玻璃窗,我望见烟波浩淼的太湖,水面极开阔、舒缓,远处帆影点点,堪与大海的辽阔相媲美,偶尔掠过几只白鹭,似海非海间让我感受到一种雄浑苍茫,本来艰难的旅程似乎也有了生机,眼前的景象让我一时忘却了身体的寒冷,我渴望时间可以慢一点,让我多一些领略太湖的景致。下了巴士,我们离南浔古镇还有几里的路程,换乘的士,的士司机很是热情,一路跟我们介绍南浔的过去和现在,他说,我们这个时候来南浔还真是时候,往年这个时候游客是很多的,相对会拥挤;而且他告诉我们,南浔古镇早已在政府的改造计划之内,里面的原居民大多已经搬迁,但因为一些原因还没能实施改造,可能过几年来,就会是另一番景象了。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十年前到过的乌镇,一边是保留原状的、古朴陈旧的东栅,一边是经政府改造后的颇具繁华和现代气息的西栅,那种落差感让人恍如隔世。想到几年后的南浔或如乌镇的西栅一般充满商业气息,我感到些许唏嘘,也更加觉得此次来南浔,真是不虚此行。到达南浔古镇时已接近中午,我和先生抵不住刺骨的寒风,打算先到景区外找一家咖啡店,点上热饮和甜品先缓缓,让身子先暖和起来,我们边喝热饮边查看附近的客栈,幸运的是,我们很快就找到了位于景区内的一家临水客栈 —“浔居河畔”,通过和店家的联系,导航一看,客栈就在古镇门口的旁边,从咖啡店走路过去也就不到十分钟的路程。走出咖啡店,身体的疲惫和寒冷缓解了许多。终于来到了这个我一直想来,却未曾来过的地方,我按捺不住内心的雀跃和兴奋,渴望一入南浔梦。                     

    (二) 梦里水乡,静美南浔

不同于名声在外的乌镇、西塘和周庄,南浔古镇是内敛低调的,仿佛静静盛开在时光里的一枝莲,暗香盈袖。如果不是景区门口,一块大石板上赫然出现的“南浔古镇”四个字,我和先生还真没反应过来已然来到了古镇,门口除了三三两两的游客和当地人路过,一切是那么地静谧和朴素,没有喧闹,只有时空里留下来的安静的陈年印记。真正走进这里,才发现南浔古镇虽身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更是我国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镇,却低调得让人一再忘记它的存在,这样的低调,却让我有心中激荡起偏爱的情愫和久违的感动。踏入南浔古镇的那一刻,走在青砖铺成的幽径,仿佛一脚踩进了旧时光。白墙黑瓦,斑驳的石桥,错落有致的古旧陋屋,阁楼里旧时光的影像,时隐时现。伫立期间,仿佛能倾听到旧时吴侬软语的清唱,和那些发生在民国时期的故事……这是一个可以让人忘记时间的地方,即便去过很多的古镇,我依然觉得,它们同样是古镇,却因为有着不一样的底蕴,就会有不同寻常的魅力。藏在闺中人未识。相比于其他古镇,南浔还算是一方净土,曾经的繁华虽然尽作云烟,它或许不是最热闹繁华的古镇,却似隐于长三角中心腹地、静观岁月变迁的“大家闺秀”,深居闺中,却依然不乏有心人寻香而来。南浔并不大,但它却如江南女子一般精致耐看,里面中西合璧的建筑是它区别于其他古镇的独特之处,尽管久经风雨,在如今看来仍是别有一番风味。可以说古镇里的每一处风景,都值得细细品味。曾经的南浔是江南最富庶的乡镇,这里面有着南浔巨富的豪宅旧居,有着辑里湖丝和湖笔的前世今生......如今,历史隐去,它就像是一朵含苞的莲花,每日吹吹风,淋淋雨,过着平淡惬意的小日子,只是那偶尔不经意间露出的风情,就足以让你一不留神坠入它似水的柔波和诗情画意里;即便是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恰逢烟雨朦胧,撑一把油布伞,在青石古道上信步而行,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便缓缓地展开而来。

        (三)繁华落尽 ,人间烟火

南浔的美不在那些知名的景点里,不在那些名人的宅院里,而是在街头巷尾,在晨间,在日暮。几百年来,这里烟火人家依旧,古朴的民俗依然,旧时的江南风貌也从未改变,它的一草一木都展现出悠然自得,却没有沾染一丝市侩和娇贵。江南的雨下起来,能让人思绪万千,何况是下在南浔古镇的雨,就更多了几分迷离和韵味。在午后,放下行李,我和先生走出客栈,迎着这样的雨,走在浔河两岸,那搁置在心头的江南情结,就这样被一场春雨打开,顺着屋檐上的青瓦缓缓落下。古镇里很安静,不知是下雨的缘故还是南浔本就如此,少了摩肩擦踵的游客,偶尔碰见闲庭散步的居民,或是站在桥头扯谈的老人,让我一时忘了自己只是旅客,站在石桥上,置身水墨中,这里的一切看上去没有丝毫的花哨与装饰,却让人觉得朴拙得深厚和美好。南浔是特别的,在它清丽脱俗的外表下,又有着说不出的温暖,道不尽的乡味。它的魅力不止是一面面白墙下藏着的杏花烟雨般的风情,更是那千百年来日复一日的烟火人生。南浔人过的日子,就像门前的河水一样,宁静而缓慢地流淌。这里没有酒吧一条街,没有喧哗的叫卖声,没有古镇里标配的义乌手工品,更没有所谓的羊肉串串.......藏在巷子里的双浇面、小笋干、千张粉丝汤、小馄饨,似乎都可闻见儿时的味道;一条条布满岁月痕迹的青石板路,百间楼窗前和桥头悬挂着的红灯笼,这才是古镇本该有的模样吧。只有行走在桥头巷尾,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南浔,藏在这百年不变的人间烟火中,藏在这暮春的生机盎然里,只需要一眼,便久久无法忘怀。一条水港半堤柳,两岸人家百事秋。在南浔,人们可以各取所需。如果只是来散心,可以悠然地领略古镇风情,在闲情逸致中洗尽铅华;若是为探寻文化,则可以在历史残垣间思索冥想,在石桥巷道里品读江南史诗;若是为心中那份古镇情怀,可以轻举油纸伞,拐小巷穿胡同,在吴侬软语中感受别样的温软。

  (四)诗书之乡,浔心之旅

南浔最美不过人间烟火,不过我还想带你去看看那些富贾深宅大院的前世今生。来南浔之前,我大概了解到了与之相关的很多关键词,百间楼、小莲庄、嘉业藏书楼、张静江故居、刘氏梯号、张石铭旧居等等,这些得细细品味才是。但因为特殊时期,一些景点没有对外开放,我和先生只能选取其中几处游览,虽有少许遗憾,但也给自己留了念想。【百间楼】 不看百间楼,则枉游南浔。百间楼沿河蜿蜒而建,长约400米,从客栈的后门走出来,沿着河岸往前走,穿过几条青石巷,无需刻意寻找,我们便与百间楼不期而遇。如今,百间楼 还居住着南浔当地的居民,百间楼最靓丽的风景,便是沿岸的民居与清澈的河水相衬托,因为河道里不再行驶船只,河面上的倒影,让百间楼显得无比静默。这也是我到过的很多江南古镇里,所见过的最原生态的。百间楼的背后,还有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故事。百间楼是明代礼部尚书董份归隐南浔时为家中100名婢女所建, 但是如按照正常建的话就会挡住老百姓的路。为了方便老百姓出行,老尚书借天让地,上面建楼,下面留出路给百姓走,体现出一种自觉的善意。无论阵势多大,地位多高,心中有把尺子,对人事怀有一份敬畏,充满温度,这让我们感受到了百间楼背后的“人情味儿”。这位尚书是南浔人,让他没想到的是四百多年后的今天,百间楼成为了南浔古镇的旅游名片。【小莲庄】  小莲庄,是晚清南浔“四象”之首刘墉的私家花园,历经四十载建成,我们从客栈女主人口中得知,小莲庄也是南浔古镇的王牌景点。从一个看似很不起眼的小门口进入,不曾想,里面藏着个大大的世界,小莲庄的十亩荷池,尽管只剩折枝,但依旧迷人,别有一番“枯禅”的意味。想必盛夏之时,满池碧荷映天的美景会更加迷人吧。绕着荷池,走近一处小园子,圆拱门外头刻着“曲径”二字,我正寻思着,所谓的“幽处”应该就在不远的地方……往里头走,我和先生不禁为之惊艳,果真是“别有洞天”啊,园内的亭台楼阁设计的十分精妙,利用地形以及长廊假山布置,做到步移景异,颇具匠心。假山上矗立着一座小凉亭,不难想象,园子主人定会和文人墨客在此谈古论今、小酌几杯。环顾四周,周围的景致一览无余,回头望去,这才发现,刚进来的拱门背面,果然书写着“通幽”二字,真是妙哉!小莲庄的刘氏家庙、碑廊、牌坊无不透着那厚重的历史,使人深思。如今园林即使有维护,也显得陈旧衰败,但是想着百多年前,住在其中,真是胜过如今价值过亿的豪宅,依然可以窥见它与过去那些文人达士追求闲情逸致的精神品位息息相关。【嘉业堂藏书楼】 与小莲庄隔溪相望的,是中国三大私家藏书楼之一的嘉业堂藏书楼。它是刘镛的孙子刘承干建造的,那里曾经藏着珍贵书籍60万册。进入嘉业堂藏书楼,看这一层层的书架,想起刘承干最喜欢收藏各类古书,最喜欢听翻书的声音。多年后,他为人类文化的保存做出了巨大贡献。出身于富商之家,却如此珍爱书籍,喜爱读书,也实为一个奇人。曾经的南浔养育了多少文人墨士,岁月变迁,几经风雨,如今的南浔依然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气息,默默地守候着她浓厚的文化积淀,等待着真正懂它的游人们,不惊不扰。这里的一石一桥,一砖一瓦,在历史云烟的熏染下显得越发厚重了,其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和与人为善的处世哲学,能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环境中,感受到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生活。             

          (五)夜宿南浔,静听雨声

想要好好看看这座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古镇,最好的选择就是在南浔住上一晚。夜幕降临,踩着石板路慢慢往回走,我们入住的客栈位于古镇景区内的河边,是一座临水而建的两层小阁楼,房间不多,这样的淡季里也只有我和先生入住。客栈女主人热情、精致,房间也是干净别致,细节之处都可见独具匠心。打开古色古香的木格子窗户,窗下流过的浔河、不远处的石桥,都让我怦然心动。夜晚的南浔没有其他古镇的“灯红酒绿”,安静得好似不食人间烟火。单单是在这里小住几天,喝茶,听雨,看小桥流水,就很幸福了。哪怕只是在阁楼的阳台上坐坐,吹风,发呆,与爱人闲聊,也是无比惬意。当夜幕降临,南浔被蒙上了薄纱,空气里透着微微的寒意,这样的烟雨季节里,微凉的雨水和南浔的温柔倒也相得益彰。下完雨后的古镇,充斥着雨露的气息,站在阁楼的窗台,透过朦胧的雾纱,望见沿河的红色灯盏逐一亮起,水中红色灯盏的倒影悠悠,氤氲出一种别样的温软和静谧;风儿吹动柳枝,摇曳的身姿,让沉静的夜晚多了几分灵动。此时此景,让我不禁想起了卞之琳的诗《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日子,就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跳跃的、抑或沉思的灵魂,就在繁华与喧嚣中,被刻上深深浅浅的印痕。”  听着窗外的风雨声,先生沉思片刻,像是在喃喃自语,也像是在跟我说,“我们站在现在遥想那些风云变幻的历史,会感觉有一种不真实感,就像走在浔河岸边的巷道里,想起当年写出“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样诗句的人,你会感叹是怎样的情境里才能让人有如此的抒发。可是,你是否想过,再过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我们就会是这个书写历史的人,或许某个傍晚,也会有人站在同样的地方,踏寻我们脚下的路,回想我们的现在“。我默然微笑,南浔古镇,真是一个可以让人忘记时间的地方,它流走的是岁月,留下的是历史;你是谁,抑或我是谁,其实都不重要,即便是隔着几千年,内在的灵魂一样可以有跨越时空的对话。    一笺烟雨,半帘幽梦。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如果某个地方,还能有纯粹,还能有旧时月光,还能唤回我们过去记忆里的东西,我想这个地方,就是古镇。午夜梦回,橹声蔼蔼,飘然而过,触手可及的氤氲里,传递着时光里的温软。南浔,或许并不适合遇见,更适合沉淀,你对古镇所有的期待和憧憬,它都可以满足得恰到好处。想要感受它的美,唯有放慢脚步,用心聆听......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南浔:寻一处烟雨江南,觅一场人间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