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在一起!在一起!

我不太喜欢叔本华把“孤独”捧得那么高。

第一方面愿意是“诉诸人身”(ad hominem Tu Quoque),叔本华他自己一辈子,也是一直汲汲于社会名望,总想求得他人的认可和赞同。这样言不由衷,可以信的有多少呢。就像金庸笔下的乾坤大挪移的最高一层,它的作者自己都没练成,只是推断出来的。如果真信了,去强行按照着练,难免会走火入魔,化作灰灰。

第二方面是人天然就是生活在集体里的(又是一个逻辑谬误“自然主义谬误” naturalistic fallacy,哈哈)。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是在生活在群体的基础上进化而来。人甚至进化了专为生活在群体内而存在的“害羞”、“羞愧”、“嫉妒”这些二级情绪。而之前看讲自杀的书,里面也提到孤独的人的自杀可能性,是那些有“社会支持”的人的自杀可能性的好几倍。

过分捧高孤独,甚至让它政治正确和道德正确,是不值得的。无论是孤独,还是合群,都可以是个体的选择。而且,也没必要刻意偏向于合群或者孤独,就像没必要一定说吃糖好或吃盐好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有的人喜欢合群的时间多一些,有的人喜欢孤独的时间多一些。自己喜欢就好。

不过上面这段也就是说起来容易。它是开启了“上帝模式”的。就像在 Minecraft 里,只要你开启“上帝模式”,不仅可以飞行,不会死亡,还有无限资源,想造什么就造什么。然而现实生活中毕竟没法开启“上帝模式”,就像在现实生活里,人往往是不得不孤独。

来说说尼采和卡夫卡。

尼采当初喜欢莎乐美呀。在和雷和莎乐美拍照片的时候,尼采都愿意摆出被莎乐美拿个小鞭子抽的样子。我像他当时一定是好幸福的。爱情让人昏了头,让人愿意成为神的子民,被抚慰,被照料,被驱使。尼采是多么骄傲的人啊!

可是,莎乐美不喜欢他呀!莎乐美喜欢和尼采保持着最亲密的朋友的距离,她却不愿意被任何人独占。不管是雷,还是她热爱崇拜的尼采。

我想这还不是尼采最孤独的部分。虽然爱情给人的孤独感可以占据大多数人的生命。但是对于尼采来说,填充他生命的更多的是灵魂的孤独感。

最初,尼采将叔本华作为自己的导师。他说,当他看到《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第一行文字开始,他就知道,他要读完这位哲学家的所有作品。他捧着叔本华的书入眠,捧着叔本华的书上战场,喃喃自语“保佑我吧,叔本华”。可到写作《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的时候,他却已经完全背叛了叔本华。

最初,尼采和瓦格纳是最亲密的朋友。他甚至说瓦格纳是唯一能够理解他哲学的人。可最终,在题为《致瓦格纳》的诗中尼采写道:"你不安的渴望自由的灵魂……可悲呵,连你也在十字架旁沉落,连你--也是一个被超越者!"(《尼采全集》第8卷,第362页,转引自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最终两个人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

卡夫卡则在日记里自我约法三章:谢绝一切来访,把自己关在地窖的最深处;放弃婚姻这个有限的“小世界”;弃绝“一个男子所拥有的一切生之欢乐。”

或许他们也不想选择孤独,只是如果要对自己真诚,就不得不做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不可避免地让他们走向了孤独。

卡夫卡曾经在一封致他第一个未婚妻菲莉斯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知道,小时侯我经常孤独,但那多半是被迫的,很少是自己等来的快乐。而现在我投入孤独的怀抱,一如河水流入大海。”

孤独并不崇高,并不高贵,并不值得过于夸耀,它只是合群之外的一个选择而已。

过多的孤独,只是对世界和自己的绝望。如果可以的话,让咱们快快在一起吧。o(∩_∩)o 

你可能感兴趣的:(203 在一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