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卢灿伟的第24篇原创
晚上不应该喝咖啡、喝咖啡、喝咖啡,这篇文章是在凌晨2点敲的,估计写完能看到凌晨4点的上海。
这段时间陆陆续续在进行一些面试,这两天碰到一个有趣的事情,就是面试完后问面试官不足的地方时,面试官说作为一个研发负责人,你技术的深度应该要是团队里最厉害的。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有认同或者不认同的意见,这里给大家讲个我前段时间的小故事。
**一
**
前段时间去了一趟昆明,认识了个哥们,大家都喜欢叫他老吴。说起来很有意思,因为听到他跟另外一个哥们用粤语在交流,所以我也用粤语跟他聊了起来。
这哥们的经历也很有意思,他在国企里干了十几年,然后现在的状态按他的说法是在路上,他已经流浪了4年。比我大了差不多10岁的样子,那作为一个后辈,我既有好奇的因素,也有请教的想法就跟他探讨了一下。
他说他以前也没想过自己会喜欢上现在这种生活,他也很享受这样的感觉。我问他怎么看待以前和现在,他并没给到一个好坏的比较,而是跟我说我们的人生是多元化的,每个时期每个状态的你,都是你自己,要学会去接受他。
后面我又跟他请教,那么很多时候,我总会对结果不满意。他跟我说,你所能得到的结果是你目前能得到的最好的结果。
二
题外的小故事讲完了,回到主题吧。
我记得我工作的第三年,那时我们的老大是个非常厉害的技术大牛,当时就使用非常新的技术,然后自己造了渲染引擎的轮子,性能比市面上的渲染引擎快了好几倍。
然后我们先后做了外卖项目、优惠券项目、团购项目,都死了。
那个时候我就在想,技术到底是什么?那个时候我得到了一个答案,技术是为业务服务的,而不是为技术服务的。
无论在后面创业也好,或者在小型的创业公司做技术负责人也好,我都着重点在快速迭代上。以至于后来我去饿了么做移动端负责人的时候,我花了很多精力开发了安卓上的渲染框架,让开发效率提升了非常多。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作为团队负责人的我花了很多时间在研发上,底层的架构、动态渲染的轮子都是我做的,然后我成了最忙的那个人。很多问题,最后需要推到我这才能解决,然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就没在凌晨两点前下过班。
后来团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安卓和IOS团队在研发进度上完全不一致,安卓在研发效率上高了IOS好几倍的时间,导致产品那边没有办法很好的规划迭代版本,然后和其他团队协作上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反正就是一团糟。
在后来的工作里,我开始反思这段经历,我安卓开发非常资深,IOS也会做,但IOS我能比资深的IOS开发还厉害吗?我不觉得我是那种什么技术都精通的人,虽然我能做全栈开发,但毕竟我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所有方面能做到70分已经很厉害了。
后来我把重心放到了团队上,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我所能做的,就是帮助整个团队提高效率,比如前端死活解决不了的问题,碰巧我前后端都懂,那么我会跟团队成员说我的思路方向,然后再让他们用他们的专业性去继续细化方案。
再比如,自动化打包这个事情,碰巧我又懂持续集成,又懂ruby,又懂移动端打包的细节,那么去推进这个事情就简单很多。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我的答案是作为技术管理者不一定是要成为技术大牛,毕竟整个团队里,大家都技术能力都比我优秀。
大家可以试想下,在你读书的时候,班级上大家都愿意听的人是谁,这个人很大概率不是班长。那大家都愿意信任他,跟随他的原因是什么?很可能你有会说反正有什么问题找他一定能解决,或者他什么都懂,要是什么不懂都可以请教他。
这是张思宏老师的《极简关系》一书里有提到的,通常我们在职场中,会有很多比如因为跨部门合作,利益分配不匀,资源调配、任务分解、利益平衡发生冲突,或者只是工作中出现了困惑,这个时候大家会觉得谁站出来说话对这个事情的解决非常有帮助。
那么这个谁是谁呢?其实可以是你,作为团队管理者来说,你要做的是成为这个谁,无论你是自己是技术大牛,还是你能找到技术大牛来帮忙解决,核心的问题并不在于你是的头衔、你的能力、你的职位,关键点是在于你帮你团队成员解决了问题。
每个人的经历和成长背景都不一样,所以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看法和答案,但是无论是以一种怎么样的方式,只要能让团队产生效益,那么你就是合格的技术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