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过程浩的人,定会被他昂扬的语气和随时可能爆发出的笑声感染,只要30秒就能产生这样的感觉:这人,实在。
对话中,程浩复盘了他成长过程中几次关键决策背后的思考,《科创人》尽量原汁呈现。
离职百度的裸创者程浩
“在美国尤其是硅谷,人都不太安生,我年轻没负担,就想回国折腾下。”
2001年,程浩回国加入百度,仅仅一年之后,他便辞去了百度高级技术经理职位。原因有二,其一,江湖上早有传闻的是“程浩发现李彦宏也是个普通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干得我也干得”,这说法得到了程浩的确认,但他也补充了另一个原因:百度当时有门户搜索和企业搜索两大业务线,程浩供职于后者。前者迅速腾飞,助百度跻身BAT之列;但后者发展不佳,最终被战略优化。“幸亏走得早,没走几年就砍了;可如果再成熟点,也许会多待几天,把模式、产品和资金落实一下再走。”
离职之后,程浩与他的杜克大学同窗邹胜龙在国内和美国分头找钱,“忙了一个多月,一点进展都没有,哥俩一合计,干脆省吃俭用凑点钱先干着再说”。
2002年,互联网凛冬尚未回暖,新浪股价仅仅1元,网易更低,“有百度的朋友问我该不该买点,我说这个形势不太好,谨慎吧,结果耽误人赚钱了(大笑)”。是年底,没产品、没模式、没钱的“裸创者”程浩,拉着两个大箱子南下深圳,平生第一次坐了25个小时火车。几天后,深圳诞生了一家名为三代科技的新公司,寓意“成为继张朝阳、李彦宏之后的第三代海归创业者”。在蛇口玫瑰园小区,程浩一行一行敲出了自己的第一款创业产品:基于分布式存储技术的大容量邮箱。
仅仅半年之后,程邹二人便不得不尝试转型,“邮箱的需求实在不大”。
浩哥说:那时候真是无知者无畏,但凡成熟一点,可能也不会走上创业这条路。做了投资之后感触更深,每一个企业,你都能找出10个理由说他值得投,可要让你再说10个不值得投的理由,也一定找得到。什么都想清楚,也别创业了。
迅雷崛起 唯快不破
初尝挫败感之后,程邹二人分析了当年互联网的五大需求:搜索、即时通讯、门户、邮箱、下载。
彼时,搜索、IM、门户、邮箱均由巨头把控,唯一未被巨头染指的只余下载,虽然当时网际快车占据80%市场份额,“这不是问题,下载比的是速度,我们做分布式计算天生就适合做这事”。
从居民区搬到不至把人吓走的办公室,“靠忽悠、期权、画大饼”招兵买马,每天工作到凌晨两点,程浩本人则是产品、运营、推广、HR一肩挑……多年后,他在分享精益创业心得曾说“迅雷初创时,能做的功能很多,但客户最需要的是快,那就先解决快的问题”。提起这茬,坐在对面的浩哥又是哈哈一笑,“那都是后来总结的,其实我们一开始做的迅雷也是很笨很大的一坨。”
2004年初,漏洞百出但下载速度超快的迅雷诞生,不久后获得IDG 200万元天使投资。
同年,程浩面见雷军,对比测试后说服后者推荐金山的游戏用户使用迅雷下载——由此,迅雷与雷军和金山系展开了一段跨度16年的恩怨纠葛,但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2006年,华军软件园联合同业多家网站,组成反迅雷联盟。数日后双方达成和解,此役之后,迅雷在下载市场纵横捭阖,势不可挡。
浩哥说:“迅雷”这个名是我起的,参考了百度的起名风格,众里“寻”他千百度。我们做的产品特色就是快,那就迅雷不及掩耳。
至于软件联盟那个事,你不提我都有点想不起来,解决方法就是互相为对方提供资源,我们会给他们一些流量。这个事可能外面人觉得动静挺大,可在我看来是件很小的事,完全影响不到迅雷的发展。
上市 人生最开心的几天
2011年,程浩赴美,迅雷第一次尝试IPO。遗憾的是,由于一连串的负面消息巧合叠加,比如东南融通造假、支付宝VIE事件让中国企业出现信用危机,加上迅雷发展模式在海外并无对标公司……等等,导致booking不足,IPO折戟。
待到上市成功,已是2014年,移动互联网势不可挡,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升级,迅雷下载业务的两大基础,“PC场景”被移动端分食,“速度慢”的痛点随着带宽扩容、4G登场也由痛转痒。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后迅雷股权结构变成了:小米31.8%、金山13.0%、邹胜龙9.5%、程浩3.8%。雷军系占了44.8%,创始人团队仅占13.3%。有媒体评论:“迅雷不太像是一家独立上市公司,更像是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小米子公司。”
浩哥说:2011年那次尝试,不提名字了,有一家重要的机构临阵撤单。我们当年狠狠纠结了一下,要不要降价?当时形成的结论是投资人追涨不追跌,即便降价可能还是不行。
但事后来看,当年我们都没有注意到移动互联网的巨大潜力,如果我们注意到了,并且及时调整业务、让迅雷能够在移动端打造出全新增长模式,这三年延时就更有价值,可惜事情并不是这样。所以,降价有可能不行,但再来一次的话,我倾向于咬咬牙试一下。
《科创人》:上市之后的酒局上您喝哭了,有媒体猜测是因为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捧走了的憋屈,真正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浩哥说:那是没有的事儿,我当时纯粹就是开心。上市之后我们一帮人跑去拉斯维加斯玩了几天,那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几天,什么都不用想。那几天手气特好,扔骰子赚了不少钱,还帮身边朋友也小赚了一笔——后来选择做投资多少也是因为我性格中带点赌性,喜欢运气、意外带来的额外收益。
开心完了还得干活,回去接着忙活。转过年,我的太太孩子赴美读书,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需要经常跑美国,大家一看这公司老板总是不在,肯定不太合适。正好我一个以前的下属去了投资公司,问我要不要考虑出来做投资?我想来想去,做老板时间不方便,再去打工,我也不愿意、人家也不能要是吧?那就做吧。
打造另一个红杉 壮志还是Flag?
2016年1月28日,程浩选择在迅雷创建13周年的纪念日,正式宣布离职,“虽然之前也和公司很多朋友打过招呼,但正式离职的日子是这一天,我自己选的。喝的红酒,熟人一个个来,不太熟的几个人一起来,最后实在不行一个部门一杯得了……差点没给我灌趴下。”
科创人:大部分经历过市场毒打的创业者都会倾向于谨言慎行,但您决定做投资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要再做一个红杉资本,虽然我还不知道该怎么做”,这么“嚣张”的话是给自己鼓劲,还是倒逼自己一下?
浩哥说:都有吧,我的目标就是红杉,但路径肯定是曲折的。做投资无非也是一次创业,只要是创业,我就一定要做一个牛逼的公司,目标还是要远大一点。我觉得自己做投资有优势,比如更理解企业家的喜好和思维模式,有旺盛的好奇心,能聚焦某一领域持续深耕的韧性。
这话说完好多人都问为什么这么说,其实红杉也就是个指代,我参加红杉大会觉得人家做得特成功,就拿来当榜样了。
科创人:以您的标准,回到2003年,见到两个带着迅雷计划书但没什么创业经验的年轻人,您会选择投资他吗?
浩哥说:会啊,首先这俩孩子底子不错是吧,杜克大学毕业、硅谷工作过、百度工作过、赛道选得也挺有意思,而且价格还不贵,才1000万,即便是当年的标准也不贵,干嘛不投(笑)。
投资者程浩谈To B、人工智能等等
科创人:做投资和创业,其中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浩哥说:不能骂人了(笑)。自己当老板的时候劈头盖脸,现在也会偶尔忍不住,但大部分时候脾气得好点,人家是司机,你也就是副驾驶。
科创人:另一组比较,如今您投资的这批创业者,和当年跟您同期的那批创业者,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特征?
浩哥说:经历层面有相似的地方,尤其做AI的这波兄弟跟我当年非常像,硅谷归来、百度从业经历,几乎就是我当年的画像。但做SaaS的朋友大都年龄比较大,有充足的行业经验。
另外有一些理念跟当年完全不一样了,比如眼下的创业者愿意购买第三方服务,心态很开放,我们投资的擎朗智能,给海底捞提供端盘子机器人的那家,电脑都是租的,出了问题一个电话就有人来修,不用雇人。
还有,当年我们创业,老百度的兄弟问我们多少人,我说“20多个”,挺不好意思,太小;现在谁要说“我公司200多人”,大家第一反应都是干嘛这么多人啊?这个时代强调精益,强调投入产出比,别盲目上规模。除了核心业务,能外采的都外采,我们公司法务财务都是外面找的,即便我有心找一个坐班的律师,也找不到最顶尖的是吧?
科创人:都说投资就是投人,什么样的创业者比较对您的胃口?
浩哥说:我们喜欢行业老炮+超级销售,那些行业经验丰富、自带客户的,启动阶段的业务量不用太担心。当然,不符合这个画像绝对不代表你不行,创业和投资的任何一条规律都有一大堆的反例,只是概率相对高还是低的问题。
科创人:除了AI,您还看好哪些行业?有没有别人看好但您绝不会碰的行业?
浩哥说:准确说,不是跟AI有关的我们都会碰,偏基础技术的比如AI芯片、云计算基本不碰,“拿着锤子找钉子”这种在年景好的时候还能投一下,眼下这个世道一轮两轮下来被投企业必须拿出业务数据。远望资本喜欢的是能帮传统行业改造提升的AI产品。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是我最看好的方向之一,不但已经投了,而且我现在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专家,明天我就要去大兴试乘百度的无人车(笑)。我还比较看好AR、航空航天、医药等等,以后看机会,眼下暂时cover不住这些行业。
有热度但我不会碰的行业……共享充电宝吧,一下能想起来的就是这个,手机电池越来越大,快充技术越来越成熟,这个行业我觉得不是时间的朋友。
科创人:4年投资经历中,有哪些特别遗憾的项目,有哪些意外的收获?
浩哥说:我们做的时间比较短,谈不上特别遗憾的。意外收获倒是有,做投资需要持续学习、深度学习、系统学习,我发现自己非常享受这个学习过程,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大乐事。
荣耀王者程浩的游戏感悟
科创人:作为著名王者荣耀玩家,在游戏里感悟到了哪些道理?
浩哥说:teamwork,这是第一位的,我的快捷语里第一句就是猥琐发育、我们能赢,心里可能骂翻天了,但为了赢还是要鼓励队友(笑)。我是黄忠绝活哥,黄忠是个后期英雄,不管开局丢多少人头和地图资源,只要别浪、别送、稳住,发育到后期我就能carry,翻盘就是一波团的事。
这游戏不光解闷,还是我跟孩子的联系纽带,当初我一个打俩,现在不行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