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0年终总结

转眼2020就只剩下几个小时了,于是就在这里记录一下我的2020学习总结,同时送给大家我的这一年的一些感悟。

对了宝贝儿们,卑微小李的公众号【野指针小李】已开通,期待与你一起探讨学术哟~摸摸大!

目录

  • 1 学习总结
    • 1.1 博客发表情况
      • 1.1.1 基本数据分析
      • 1.1.2 每月发表博客情况分析
      • 1.1.3 博客内容分析
      • 1.1.4 博客访问量分析
    • 1.2 学习支出
      • 1.2.1 支出月份及金额
      • 1.2.2 商品类别分析
    • 1.3 github
    • 1.4 科研情况
  • 2 学习方法总结
    • 2.1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 2.1.1 贝叶斯公式
      • 2.1.2 隐含马尔科夫模型
      • 2.1.3 卷积
    • 2.2 个人经验
      • 2.2.1 不要抱有"集体安全感"
      • 2.2.2 不要相信"读书没用"理论
  • 3 参考

1 学习总结

由于学习这件事情不好量化,所以我这里就以两部分来说明这一部分情况:

  1. 博客发表情况
  2. 学习用品购买情况
  3. 科研情况

1.1 博客发表情况

由于没有做详细的数据统计,就以最显而易见的内容进行分析。

1.1.1 基本数据分析

在这一年里,访问量从几百涨到了20831,粉丝净增长70,赞净增长128,评论数净增长80,收藏数净增长134。
我的2020年终总结_第1张图片
我的2020年终总结_第2张图片
我的2020年终总结_第3张图片
由于访问量一枝独秀,所以这里就分开了两张图。

1.1.2 每月发表博客情况分析

这是最显而易见的数据,我们再接着分析其他的内容。我们首先分析每个月发表博客的情况:

通过下图我们可以发现,在今年1月-4月是没有发表一篇博客的,这是因为在这四个月里面在准备复试,同时当时并没有形成在博客上面记录学习笔记的习惯,所以导致了这四个月是没有发布的。

同时在5月与6月分别只有1篇文章,这是因为5月刚复试结束,开始准备提前报到的事情,看书看得不勤,而6月份才刚开始接触这一块的内容,知识量储备都挺少的。并且在这两个月遇到了一个黑中介,当时在进行维权,也耽搁了大量的时间。

在12月产量也很低,这是因为我这一个月在做实验,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学习新的知识,只有抽出跑算法的时间来悄悄咪咪的看GNN。

而发表情况最多的在10月,这个月主要是在看机器学习及情感分析部分,每天都可以学到许多的新知识,就产生了许多的积累,也就有了很高的产量。

我的2020年终总结_第4张图片

1.1.3 博客内容分析

通过下图分析得出,这一年主要学习的内容是数学,果然学计算机学到最后都是学数学,学数学学到最后是学哲学,学哲学学到最后是学神学。我希望我到数学就为止了。

同时我所用的编程语言都是python,因为自从我辞职后就发誓不碰java一下,当然我现在用的POS工具是stanford coreNLP,真香。

同时领域跨的比较多,从数据挖掘到社会网络再到信息传播和情感分析都有,还有通用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这些主要是最开始没有明确方向,就都看了些许,后来明确了方向后,是个跨学科的内容,所以看得比较杂。
我的2020年终总结_第5张图片

1.1.4 博客访问量分析

由于前一年的两篇博客在去年访问量有点低,所以就一同纳入了考虑,在这一年里面访问量最多的文章是:《大学如何学习——我的五年失败经验总结》,访问量有5891,果然还是下饭的文章大家喜闻乐见。

访问量最低的文章是:《机器学习学习笔记(4)——macro-F1与micro-F1》由于是昨天(2020-12-30)写的文章,所以访问量低也很正常。

其中独占鳌头的5篇文章,分别属于:

{
     '数学': 3, '下饭': 1, '数据挖掘': 1}

果然数学也是大家头痛的东西。

我的2020年终总结_第6张图片

1.2 学习支出

这一部分主要分析在学习上面的支出情况。

1.2.1 支出月份及金额

通过下图分析可以得出,5月与11月是支出最多的时候,都大于了3000¥,这是因为在5月买了个新手机,11月买个了平板。

为什么我归类在学习支出,在5月份线上复试,复试前3天我的上一个手机彻底报废了,拔下电源线就直接关机,迫于复试的压力,就买了个新的。而平板主要是用于阅读论文的,我并非是那种"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的人,下面再附上我平板上的截图以作数据支撑,其中,内存占用中80%都是自带的软件。

而在9月支出有1000+,这是因为当时一个屏幕敲代码着实不舒服,于是就重新买了个竖屏,毕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

我的2020年终总结_第7张图片
平板使用情况
我的2020年终总结_第8张图片

1.2.2 商品类别分析

在商品类别中,最多的还是学习用品,主要是买了手机和平板后总要买两个安全套嘛,对吧,安全是最重要的。

另外数学与工具书是次多的,毕竟数学才是万物之本嘛。还有就是机器学习,我只买了本周志华老师的《机器学习》,但是毕竟机器学习在情感分析领域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所以也就没有很认真的读。

NLP也是,毕竟现在框架都很成熟了,调用就行了,大体了解下具体的任务就行。

关于深度学习的话,更多的还是在看论文、CSDN和知乎,我是那种大佬们总结的都看不懂才选择买书的人,当然还是买了本花书,就算不看,也当做垫枕头的,每天进行渗透学习法
我的2020年终总结_第9张图片

1.3 github

今年在github上上传了9份代码,其中7份是开源的,收获了2个star,3个fork,由于数据量过少,所以就写一行字就可以说明情况了。

其中stars是我之前写的情感分析的代码:《情感分析学习笔记(2)——SO-PMI算法详解》

1.4 科研情况

在科研方面没有拿得出手的成果,今年来学校后申请了一个发明专利,然后现在在准备一篇情感分析的论文,进行到了对比实验部分,打算做8组对比实验,现在做完了5组了。由于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现在想的还是说三区保底吧。

2 学习方法总结

以下内容是我今年度的总结的东西吧,希望对大家有用。

2.1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由于今年数学看的特别多,所以不知不觉中对我产生了许多的影响。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两个公式:

  1. 贝叶斯公式;
  2. 隐含马尔科夫模型。

2.1.1 贝叶斯公式

P ( B i ∣ A ) = P ( B i ) P ( A ∣ B i ) ∑ j = 1 n P ( B j ) P ( A ∣ B j ) P(B_i|A) = \frac{P(B_i)P(A|B_i)}{\sum_{j=1}^nP(B_j)P(A|B_j)} P(BiA)=j=1nP(Bj)P(ABj)P(Bi)P(ABi)

这一个公式主要是3B1B讲的内容,原视频链接:【官方双语】贝叶斯定理,使概率论直觉化

其对我产生的影响在于:当一个新的观点产生的时候,不应该直接改变你的想法,而是对你的想法产生影响。

有一点抽象,我们举个具体的栗子来说:

小明逛某平台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乔姓女主播,声音甜美,于是连夜刷了十几个火箭冲上了榜一,结果某一天女主播露脸了,小明那天正好在打工没看到,朋友们都给小明说那女主播不符合小明的审美。
如果小明没有采用贝叶斯的思考方式的话,那么小明会直接扛着高铁一路跑向叙*亚;但是如果小明采用了贝叶斯的思考方式,那么小明会先产生一个考虑:她可能真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于是抱着这种想法去验证。

这个公式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当网上出现某一个舆论的时候,我不会选择去相信某个说法,而是我自己去查询事件本身,再结合某些说法形成我的观点,当事件翻转的时候,我也不会立即去接受,而是等待官方的正式通知。

2.1.2 隐含马尔科夫模型

我的2020年终总结_第10张图片
这个东西就不讲了,内容很多,有兴趣的宝贝儿可以看我之前写的博客:《python自然语言处理实战核心技术与算法——HMM模型代码详解》

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其中的"齐次马尔科夫假设",这个假设的观点是:每一个时刻的输出仅与上一个时刻的输出有关。

这个对我的影响就在于,我认为这个世界上不再会有所谓的"新的起点"这种说法了,就比如我这里研究生入学了,接触的是全新的东西,这是新的生活,但是我曾经的思考方式,行为习惯还有知识储备这些会决定我此时此刻的选择,所以你每时每刻的选择都会对你以后产生相应的影响。

2.1.3 卷积

其实卷积对我产生的影响还不算特别大,只是说也改变了我点点思考方式,关于卷积也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文章:《初学卷积——卷积的计算过程及应用场景》

其实对我而言最大的应用场景就是,我出寝室是我们寝室出的最早的,回寝室是我们寝室回的最晚的,然后他们都会在这期间吹空调,要是以前我可能会很不开心这些电费,但是当我学过了卷积之后我就发现,其实在我回寝室感受到室温的时候,我就感受到了不在的这段时间的所有电费带来的影响,所以我与他们没有任何区别。

2.2 个人经验

最后我再分享下我这一年收获最多的关于学习的两个理论以及我的个人理解。

2.2.1 不要抱有"集体安全感"

集体安全感类似于我们的俗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含义就是:当你身边的人都在玩的时候,你会认为其实和他们一起放纵也无所谓

但是其实很多在玩的人可能都是有底牌的,比如富二代,矿二代,拆二代,官二代,学二代等,他们玩是因为不用愁未来,而你不一定有这些东西,当毕业各走高飞的时候,他们都有了前程似锦的未来,而你好像除了会玩什么都不会,有的人甚至都还只是个黑铁段位。

2.2.2 不要相信"读书没用"理论

我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听说过"读书没用"理论,举例的人无非就是"马云","乔布斯"等。

我们来冷静分析一下,中国多少人,有几个马云?美国多少人,有几个乔布斯?这本身就是个小概率事件,而且你认为你有那个智商么?当然我不知道是不是我记忆错乱了,我记得乔布斯虽然是个艺术生,而且只读了一两年就退学了,但是他这一两年是把计算机的所有课程学完了的。还有爱因斯坦的1分,那个时候他们1分是最高分……

同样,也会有人说高中生挺好找工作的,而本科、硕士甚至博士读出来找不到工作。嗯,我就只说一句话,高中毕业学历觉得很好的工作很有可能本科毕业的看都看不上……所以不要认为找不到和看不上是能够划等号的。

而读书对我而言是什么,由于我是个纯粹的工科生,我觉得能够学习到最前沿的知识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如果过个5-10年,市面上的某个科技是从我的成果中工业化后得到的,那么我就更开心了。而且更重要的是,你的学历不仅带来了知识储备的提高,同样的能够带来更宽广的选择面,选择面多了,从事你喜欢的工作的概率也就高了。

3 参考

嗨呀,终于有一天能够自引文章了,扬眉吐气!

[1]野指针小李.初学卷积——卷积的计算过程及应用场景[EB/OL].https://blog.csdn.net/qq_35357274/article/details/106802241,2020-6-17.
[2]野指针小李.python自然语言处理实战核心技术与算法——HMM模型代码详解[EB/OL].https://blog.csdn.net/qq_35357274/article/details/107233292,2020-7-10.
[3]野指针小李.大学如何学习——我的五年失败经验总结[EB/OL].https://blog.csdn.net/qq_35357274/article/details/108947961,2020-10-07.
[4]3Blue1Brown.【官方双语】贝叶斯定理,使概率论直觉化[EB/OL].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7411a76r,2020-1-24.
[5]野指针小李.情感分析学习笔记(2)——SO-PMI算法详解[EB/OL].https://blog.csdn.net/qq_35357274/article/details/109027337,2020-10-12.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经验,2020,年终总结,程序人生,恰饭,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