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ra离散数学概论笔记(五): 集合论之关系基本概念

本文目录

    • 1 有序组
      • 1.1 二元有序组
      • 1.2 “有序”的含义
      • 1.3 n 元有序组的定义
    • 2 笛卡尔积
      • 2.1 定义
      • 2.2 例子
      • 2.3 性质
    • 3 关系定义
      • 3.1 关系的基本概念
      • 3.2 关系的定义
      • 3.3 关系的例子
      • 3.4 几个特殊的二元关系
      • 3.5 关系的几个概念
      • 3.6 关系的表示法
    • 4 关系基本运算
      • 4.1 运算基本定义
      • 4.2 作为集合的关系运算
      • 4.3 关系逆运算(converse)
    • 5 关系合成运算
      • 5.1 关系合成运算(composition)的定义
      • 5.2 关系合成运算的例子
      • 5.3 关系合成运算的表示方法
      • 5.4 合成运算的性质
      • 5.5 关系的幂运算
    • 6 关系基本特性
      • 6.1 A上的一些特殊性质的二元关系
      • 6.2 特殊性质二元关系的例子
    • 7 关系特性定理
      • 7.1 关系特性的一些定理
      • 7.2 关系基本特性的运算封闭性


1 有序组

1.1 二元有序组

元素的无序性是集合的特征之一,元素的有序组合可以从集合来定义。

二元有序组(或称二元组序偶):设 a , b a,b a,b 为任意对象,称集合族 { { a } , { a , b } } \{\{a\},\{a,b\}\} { { a},{ a,b}} 为二元有序组,简记为 < a , b > <a,b>。其中,称 a a a < a , b > <a,b>第一分量 b b b第二分量

1.2 “有序”的含义

定理:对于任意序偶 < a , b > , < c , d > , <a,b>,<c,d> < a , b > = < c , d > = <a,b>=<c,d> 当且仅当 a = c a=c a=c b = d b=d b=d

证明如下:

a ≠ b a\neq b a=b 时, < a , b > ≠ < b , a > \neq <a,b>=<b,a> ,但 { a , b } = { b , a } \{a,b\}=\{b,a\} { a,b}={ b,a}

有序组利用元素和集合的两个不同层次进行巧妙定义,实现了两个对象 a , b a,b a,b有序排列

1.3 n 元有序组的定义

利用递归定义对 n 元有序组(n-tuple) < a 1 , . . . , a n > <a1,...,an> 进行定义:

n = 2 n=2 n=2 时, < a 1 , a 2 > = { { a 1 } , { a 1 , a 2 } } = \{\{a_1\},\{a_1,a_2\}\} <a1,a2>={ { a1},{ a1,a2}}

n ≥ 2 n \geq 2 n2 时, < a 1 , . . . , a n > = < < a 1 , . . . , a n − 1 > , a n > = <,a_n> <a1,...,an>=<<a1,...,an1>,an>

其中, a 1 a_1 a1 称为 n 元组的第 i 分量

定理:对于任意 n 元组 < a 1 , . . . , a n > = < b 1 , . . . , a n > = <a1,...,an>=<b1,...,an> 当且仅当 a 1 = b 1 , . . . , a n = b n a_1=b_1,...,a_n=b_n a1=b1,...,an=bn

2 笛卡尔积

2.1 定义

对任意集合 A 1 , A 2 , . . . , A n A_1,A_2,...,A_n A1,A2,...,An A 1 × A 2 A_1 \times A_2 A1×A2 称作集合 A 1 , A 2 A_1,A_2 A1,A2 的笛卡尔积,即为一个有序对的集合,定义如下:

n = 2 n=2 n=2 时, A 1 × A 2 = { < u , v > ∣ u ∈ A 1 , v ∈ A 2 } A_1 \times A_2 = \{|u \in A_1, v \in A_2\} A1×A2={ <u,v>uA1,vA2}

n ≥ 2 n \geq 2 n2 时, A 1 , A 2 , . . . , A n = ( A 1 × A 2 × . . . × A n − 1 ) × A n A_1,A_2,...,A_n = (A_1 \times A_2 \times ... \times A_{n-1}) \times A_n A1,A2,...,An=(A1×A2×...×An1)×An

2.2 例子

2.3 性质

一般情况下, A × B ≠ B × A A \times B \neq B \times A A×B=B×A A × ( B × C ) ≠ ( A × B ) × C A \times (B \times C) \neq (A \times B) \times C A×(B×C)=(A×B)×C ,即笛卡尔积运算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笛卡尔积对集合运算的分配律:设 A , B , C A,B,C A,B,C 为任意集合,此处用 ⋅ \cdot 表示 ∪ , ∩ , − \cup,\cap,- ,, 运算,那么有 A × ( B ⋅ C ) = ( A × B ) ⋅ ( A × C ) A \times(B \cdot C) = (A\times B) \cdot (A\times C) A×(BC)=(A×B)(A×C) ( B ⋅ C ) × A = ( B × A ) ⋅ ( C × A ) (B \cdot C) \times A = (B \times A) \cdot (C \times A) (BC)×A=(B×A)(C×A)

证明如下:

笛卡尔积的基数:对于任意有限集合 A 1 , . . . , A n A_1,...,A_n A1,...,An ,有 ∣ A 1 × . . . × A n ∣ = ∣ A 1 ∣ ∗ . . . ∗ ∣ A n ∣ |A_1 \times...\times A_n|=|A_1|*...*|A_n| A1×...×An=A1...An

3 关系定义

3.1 关系的基本概念

关系是各个对象之间的联系和对应,最常见的是两组对象之间的联系和对应(比如“职员-部门”的隶属关系),也有三组或者更多对象之间的联系和对应(比如“供应商-工程-零件“的供应关系)。

采用二元组多元组集合来表示关系。

3.2 关系的定义

如果 R 是 A 1 × A 2 . . . × A n A_1 \times A_2...\times A_n A1×A2...×An 的一个子集,R 称为集合 A 1 , A 2 , . . . , A n − 1 A_1,A_2,...,A_{n-1} A1,A2,...,An1 A n A_n Ann 元关系。当如果 R 是 A 1 = A 2 . . . = A n A_1 = A_2...= A_n A1=A2...=An 时,也称 R 为 A A A 上的 n 元关系。

如果 R 是 A × B A \times B A×B 的一个子集,R 称为集合 A A A B B B二元关系。当如果 R 是 A × A A \times A A×A 上的一个子集,也称 R 为 A A A 上的二元关系。(我们主要研究二元关系)

3.3 关系的例子

Coursera离散数学概论笔记(五): 集合论之关系基本概念_第1张图片

3.4 几个特殊的二元关系

  • 空关系 ∅ \empty ∅ ⊆ A × B \empty \subseteq A \times B A×B,称 ∅ \empty 为 A 到 B 的空关系。
  • 全关系 A × B A \times B A×B ,笛卡尔积 A × B A\times B A×B 是 A 到 B 的全关系。
  • 相等关系 E A = { < x , x > ∣ x ∈ A } E_A = \{|x\in A\} EA={ <x,x>xA},称作 A 上的相等关系。

3.5 关系的几个概念

设 R 为 A 到 B 的二元关系( R ⊆ A × B R \subseteq A \times B RA×B),xRy 表示 < x , y > ∈ R \in R <x,y>R¬ xRy 表示 < x , y > ∉ R \notin R <x,y>/R

R 的定义域(domain) D o m ( R ) = { x ∣ x ∈ A ⋀ ∃ y ( < x , y > ∈ R ) } Dom(R) = \{x|x\in A \bigwedge \exist y( \in R)\} Dom(R)={ xxAy(<x,y>R)}

R 的值域(range): R a n ( R ) = { y ∣ y ∈ B ⋀ ∃ x ( < x , y > ∈ R ) } Ran(R) = \{y|y\in B \bigwedge \exist x( \in R)\} Ran(R)={ yyBx(<x,y>R)}

同时,称 A 为 R 的前域,B 为 R 的陪域

3.6 关系的表示法

  • 集合表示法: R = { < x , y > ∣ P ( x , y ) } R = \{|P(x,y)\} R={ <x,y>P(x,y)} ,适合于表示集合的几种方法均可。
  • 关系图法:前域和陪域都是有限集合,一般的关系图,有向箭头表示元素之间存在关系,也可以表示前域和陪域相同的关系图。

Coursera离散数学概论笔记(五): 集合论之关系基本概念_第2张图片

Coursera离散数学概论笔记(五): 集合论之关系基本概念_第3张图片

  • 关系矩阵法:前域和陪域都是有限集合,设关系 R ⊆ A × B R \subseteq A\times B RA×B A = a 1 , . . . , a m A = {a_1,...,a_m} A=a1,...,am B = b 1 , . . . , b n B = {b_1,...,b_n} B=b1,...,bn ,关系 R 的关系矩阵 M R M_R MR 的定义为: m i j = 1 m_{ij} = 1 mij=1 当且仅当 a 1 R b j a_1Rb_j a1Rbj m i j = 0 m_{ij} = 0 mij=0 当且仅当 ¬ a 1 R b j ¬a_1Rb_j ¬a1Rbj

Coursera离散数学概论笔记(五): 集合论之关系基本概念_第4张图片

4 关系基本运算

4.1 运算基本定义

举一个例子,关系相等是指如果关系 R 和 S 具有相同的前域和陪域,并且 ∀ x ∀ y ( x R y → x S y ) \forall x \forall y(xRy \rightarrow xSy) xy(xRyxSy)

可以看出,参与关系运算的两个关系应该具有相同的前域和陪域。但这个条件不是本质的,因为总可以对关系的前域和陪域做适当的扩充,使之满足条件。我们接下来讨论的关系运算的关系默认前域和陪域相等。

4.2 作为集合的关系运算

Coursera离散数学概论笔记(五): 集合论之关系基本概念_第5张图片

Coursera离散数学概论笔记(五): 集合论之关系基本概念_第6张图片

4.3 关系逆运算(converse)

关系逆运算 R ∼ = { < y , x > ∣ x R y } , R ⊆ A × B R\sim = \{|xRy\},R \subseteq A \times B R={ <y,x>xRy},RA×B

显然,R 的逆关系是 B 到 A 的关系, R ∼ = ⊆ B × A R\sim = \subseteq B \times A R=B×A

逆关系关系矩阵,为 M R ∼ = M R T M_{R \sim} = M_R^T MR=MRT ,即原关系矩阵的转置

逆运算的例子:

逆运算和并交差补等运算都满足分配律,从矩阵转置角度来看,表现为转置运算不会改变矩阵分量的值。

R , S ⊆ A × B R,S \subseteq A \times B R,SA×B ⋅ \cdot 代表并交差运算之一,有以下性质:

  • R ∼ ∼ = R R \sim \sim = R R=R (两次逆复原)
  • ( R ∼ ) − = R − ∼ (R \sim )^ - = R ^ - \sim (R)=R (逆的补等于补的逆)
  • ( R ⋅ S ) ∼ = R ∼ ⋅ S ∼ (R\cdot S)\sim = R \sim \cdot S \sim (RS)=RS (对并交叉运算的分配律)
  • R ⊆ S R \subseteq S RS 当且仅当 R ∼ ⊆ S ∼ R \sim \subseteq S \sim RS

5 关系合成运算

5.1 关系合成运算(composition)的定义

R R R A A A B B B 的二元关系, S S S B B B C C C 的二元关系, R R R S S S 的合成关系 R ∘ S R \circ S RS 定义为:

R ∘ S = { < x , z > ∣ x ∈ A ⋀ z ∈ C ⋀ ∃ y ( x R y ⋀ y S z ) } R \circ S = \{| x\in A \bigwedge z \in C \bigwedge \exists y(xRy\bigwedge ySz)\} RS={ <x,z>xAzCy(xRyySz)} (简化形式: R ∘ S = { < x , z > ∣ ∃ y ( x R y ⋀ y S z ) } R \circ S = \{| \exists y(xRy\bigwedge ySz)\} RS={ <x,z>y(xRyySz)}

R ∘ S ⊆ A × C R \circ S \subseteq A \times C RSA×C 是 A 到 C 的二元关系。

由于参与合成的第一个关系的陪域要等于第二个关系的前域,所以合成关系不满足交换律

5.2 关系合成运算的例子

5.3 关系合成运算的表示方法

5.4 合成运算的性质

5.5 关系的幂运算

关系的幂运算定义为自身的 n 次合成: R n = R ∘ . . . ∘ R R^n = R \circ...\circ R Rn=R...R

幂运算有以下性质:

  • R 0 = E A R^0 = E_A R0=EA
  • R m ∘ R n = R m + n R^m \circ R^n = R^{m+n} RmRn=Rm+n
  • ( R m ) n = R m n (R^m)^n = R^{mn} (Rm)n=Rmn

幂关系有限定理:设集合 A 的基数为 n ,R 是 A 上的二元关系,则存在自然数 i,j 使得 0 ≤ i < j ≤ 2 n 2 0 \leq i < j \leq 2^{n^2} 0i<j2n2 ,有 R i = R j R_i = R_j Ri=Rj 。证明如下:

6 关系基本特性

6.1 A上的一些特殊性质的二元关系

Coursera离散数学概论笔记(五): 集合论之关系基本概念_第7张图片

Coursera离散数学概论笔记(五): 集合论之关系基本概念_第8张图片

Coursera离散数学概论笔记(五): 集合论之关系基本概念_第9张图片

6.2 特殊性质二元关系的例子

Coursera离散数学概论笔记(五): 集合论之关系基本概念_第10张图片

Coursera离散数学概论笔记(五): 集合论之关系基本概念_第11张图片

7 关系特性定理

7.1 关系特性的一些定理

Coursera离散数学概论笔记(五): 集合论之关系基本概念_第12张图片

Coursera离散数学概论笔记(五): 集合论之关系基本概念_第13张图片

Coursera离散数学概论笔记(五): 集合论之关系基本概念_第14张图片

7.2 关系基本特性的运算封闭性

Coursera离散数学概论笔记(五): 集合论之关系基本概念_第15张图片

Coursera离散数学概论笔记(五): 集合论之关系基本概念_第1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离散数学,数理基础,数理基础,离散数学,慕课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