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Vue.js
Vue(读音 /vju:/,发音类似于 view)是一套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的JavaScript框架。
Vue.js的优点
为什么要使用Vue.js
随着前端技术的不断发展,前端开发能够处理的业务越来越多,网页也变得越来越强大和动态化,这些进步都离不开JavaScript。在目前的开发中,已经把很多服务端的代码放到了浏览器中来执行,这就产生了成千上万行的JavaScript代码,他们连接着各式各样的HTML和CSS文件,但是缺乏正规的组织形式。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前端开发者使用JavaScript框架的原因,目前比较流行的前端框架有Angular、Reac、Vue等。
Vue是一款友好的、多用途且高性能的JavaScript框架,它能够帮助你创建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更强的代码库。Vue是渐进式的JavaScript框架,也就是说,如果你已经有了现成的服务端应用,你可以将Vue作为该应用的一部分嵌入其中,带来更加丰富的交互体验。或者如果你希望将更多业务逻辑放到前端来实现,那么Vue的核心库及其生态系统也可以满足你的各式需求。
和其他框架一样,Vue允许你将一个网页分割成可复用的组件,每个组件都包含属于自己的HTML、CSS、JavaScript,以用来渲染网页中相应的地方。如果我们构建了一个大型的应用,可能需要将东西分割成为各自的组件和文件,使用Vue的命令行工具,使快速初始化一个真实的工程变得非常简单。
vue init webpack my-project
我们甚至可以使用Vue的单文件组件,它包含了各自的HTML、JavaScript以及带作用域的CSS或SCSS。
MVC(Model-View-Controller)是最常见的软件架构之一,在软件开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MVC本身是比较好理解的,但是要讲清楚由它衍生出来的MVP和MVVM就不太容易了。
1.2.1、MVC
MVC的意思是,可以将软件分为三个部分:
各部分之间的通信方式为:
并且所有的通信都是单向的,如下图所示:
MVC 模式的执行流程是有两种方式:
(1)通过View接受指令,传递给Controller
(2)直接通过Controller接受指令
实际项目中往往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
(1)用户可以向View发送指令(DOM事件),再由View直接要求Model改变状态;
(2)用户也可以直接向Controller发送指令(改变URL触发hashChange事件),再由Controller发送给view ;
(3)Controller非常薄,只起到路由的作用,而View非常厚,业务逻辑都部署在View,所以有些框架里就直接取消了Controller,只保留一个Router(路由器)。
如图所示:
1.2.2、MVP
MVP(Model-View-Presenter),是从经典的MVC演变而来的。Mode提供数据,View负责显示,Presenter负责逻辑的处理。
MVP和MVC有着一个重大的区别:
如图所示:
1.2.3、MVVM
MVVM(Model-View-ViewModel),它本质上是MVC的改进版,是针对MVC中的View进行了更细致的分工。ViewModel将视图UI和业务逻辑分开,它可以取出Model的数据,同时帮助处理View中由于需要展示内容而设计到的业务逻辑。
MVVM模式与MVP模式类似,唯一的区别是,它采用了数据双向绑定(data-binding),即View的变动自动反应在ViewModel,反之亦然。
什么是数据驱动
数据驱动是Vue.js最大的特点。在vue中,所谓的数据驱动就是当数据发生变化时,用户界面发生相应的变化,开发者不需要手动的去修改DOM。
比如,我们点击一个button,需要元素的文本做一个 “是/否” 的切换操作,在传统的jQuery中,对于页面修改的流程通常是:对button绑定事件,然后获取文案对应元素的dom对象,最后根据切换来修改dom对象的文本值。
Vue实现数据驱动
vue实现数据双向绑定主要采用数据劫持,配合发布者-订阅者模式的方式,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
来劫持各个属性的 setter
和 getter
,在数据变动时发布消息给订阅者,触发相应监听回调。
当一个普通 JavaScript 对象传给 Vue 实例来作为它的 data 选项时,vue 将遍历它的属性,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将它们转为 getter/setter 。用户看不到 getter/setter ,但是在内部它们让vue追踪依赖,在属性被访问和修改时通知变化。
vue的数据双向绑定将MVVM作为数据绑定的入口,整合Observer、Compile和Watcher三者,通过Observer来监听自己的Model的数据变化,通过Compile来解析编译模板指令(vue中用来解析{ {}}模板语法),最终利用Watcher搭起Observer和Compile之间的通信桥梁,达到 数据变化 —> 视图更新;视图交互变化(input)—> 数据model变更 双向绑定效果。
getter和setter的理解
当打印出vue实例下的data对象里的属性,它的每个属性都有两个对应的get和set方法。顾名思义,get为取值方法,set为赋值方法。正常情况下,取值和赋值是用 obj.prop 的方式,但是这样做有一个问题,我们如何知道对象的值改变了?
我们可以把get和set理解为function,当我们调用对象的属性时,会进入到 get.属性(){…} 中,先判断对象是否有这个属性,如果没有,那么就添加一个name属性,并给它赋值;如果有name属性,那么就返回name属性。可以把get看成一个取值的函数,函数的返回值就是它拿到的值。
当给实例赋值时,会进入 set.属性(val){…} 中,形参val就是赋给属性的值,在这个函数里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双向绑定等等。因为这个值每次都要经过set,其他方式无法对该值做修改。在ES5中,对象原型有两个属性,_defineGetter_
和 _defineSetter_
,专门用来给对象绑定get和set。
什么是虚拟DOM
在Vue.js 2.0版本中引入了 Virtual DOM 的概念,Virtual DOM 其实就是一个以JavaScript对象(VNode节点)作为基础来模拟DOM结构的树形结构,这个树形结构包含了整个DOM结构的信息。简单来说,可以把Virtual DOM理解为一个简单的JS对象,并且最少包含标签名(tag)、属性(attrs)和子元素对象(children)三个属性。不同的框架对这三个属性的命名会有所差别。
模板转换成视图的过程
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来说明虚拟DOM到真实DOM的渲染过程:
创建模板:
<ul id="app">
<li v-for="item in list">{
{item}}li>
ul>
首先将上面的模板编译成渲染函数:
createElement(
"ul", //节点标签名
{
//标签上的属性,用对象存储键值对
attr:{
id:"app"
}
},
[ //该节点的子节点
createElement("li",1),
createElement("li",2),
createElement("li",3)
]
)
然后将上面的渲染函数,渲染出虚拟DOM树:
VNode: {
child: undefined,
children: [
VNode-0:{
...},
VNode-1:{
...},
VNode-2:{
...}
],
elm:{
...} //ul
}
最后由虚拟DOM树生成真实DOM:
<ul>
<li>1li>
<li>2li>
<li>3li>
ul>
实现过程如下图:
虚拟DOM的作用
虚拟DOM的最终目标是将虚拟节点渲染到视图上。但是如果直接使用虚拟节点覆盖旧节点的话,会有很多不必要的DOM操作。例如,一个ul标签下有很多个li标签,其中只有一个li标签有变化,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新的ul去替代旧的ul,会因为这些不必要的DOM操作而造成性能上的浪费。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DOM操作,虚拟DOM在虚拟节点映射到视图的过程中,将虚拟节点与上一次渲染视图所使用的旧虚拟节点做对比,找出真正需要更新的节点来进行DOM操作,从而避免操作其他不需要改动的DOM元素。
其实,虚拟DOM在Vue.js中主要做了两件事情:
为什么要使用虚拟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