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经济解释》精髓: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熊秉元是如何用经济学的眼光看生活的?

《生活的经济解释》书中的精髓: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熊秉元是如何用经济学的眼光看生活的?

有句流行语叫“生活无处不经济”,就是说,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问题,大到天下兴亡、社会治乱,小到个人的日常行为决策,都能从经济学的视角去加以分析、解释、评判,甚至是提供解决方案。可能有朋友会提出疑问:经济学真的有那么大本事吗?坦白告诉你,还真是这样!当我们面对多种可能性的时候,经济学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分析工具和思维方式。

那我们今天要介绍的《生活的经济学》这本书,是台湾大学经济系熊秉元教授“经济学随笔”代表作之一。他在书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感悟的一件小事出发,展开讨论,告诉我们:在看似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背后,始终贯穿着一条看不见的经济逻辑。

好,接下来我们来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吧。我将从两部分为大家讲解,第一部分是为什么说现代人更需要经济学这个思维工具?第二部分是经济动机和道德力量哪一个更能规范人们的行为?

首先,我们来聊聊第一部分,为什么现代人更需要经济学这个思维工具?

纵观经济学两百多年的发展史,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变得越来越“微观”了。

像古典经济学家关心的都是诸如商品、货币、资本、利率、财政、税收、失业、通胀、国际贸易等宏观经济议题。比如亚当·斯密写《国富论》探讨国民财富的性质,马克思研究经济学挖掘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

但是后来经济学家们越来越重视微观的内容了。比如,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写的经典教材《经济学原理》,在1948年发行第1版的时候,就是先讲宏观,后讲微观;但到了1992年,这本教材发行到第14版的时候,结构变成了,先讲个体经济学,后面再谈宏观部分。这个变化其实反映了主流经济学研究对象的重大转变,也就是从主要关注“社会整体”,到越来越重视“社会个体”行为选择的转变。

说到这儿,你可能要问了:为什么经济学会变得越来越微观呢?作者指出,这和现代人生存处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非常稳定,可以持续几千年基本不变。从婚丧嫁娶,到生老病死,所有的人生大事都有一套固定的习俗作为行为规范,每个人只要按部就班就可以了。即使你想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也几乎不可能。因为传统社会中的“人”,从本质上说并不属于他们自己,而是属于某个家族或某个社群。就比如说婚姻,古代我们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这种包办婚姻在现代看来是不可理喻的。

而现在的人,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权。比如找什么样的工作、和谁结婚、生不生二胎、读不读博士、要不要创业、逃离北上广还是逃回北上广等等。但我们在做选择的同时还必须回答,为什么选这个而不选那个?可想而知,在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时,如果没有一套分析方法和思维工具作为指导,我们很可能做出错误判断,这对我们来说是要命的。而如果我们能够掌握一些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我们就会对这个世界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做选择的时候,也会更加明智。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第二部分,经济动机和道德力量哪一个更能规范人们的行为?

除了在人生选择上的区别之外,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在追求价值的手段上面,也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社会主要靠道德力量和伦理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而现代社会则越来越多地靠市场力量和金钱激励来引导人们的行为。那么这两种方法哪种更好呢?

作者在书中举了两个以金钱激励来引导人们行为的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用金钱来避孕”。在美国,未婚少女怀孕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然而,有一个小镇的妇幼医院推出了这么一项政策:“对那些有不良行为倾向的问题少女,只要她们能保持不怀孕,每周就能得到7美元的现金。”
第二个案例说的是台北市交管部门为整顿交通,在快车道两旁列出一条告示:“行人穿越快车道罚款360元,或者接受两小时交通秩序讲习”。也就是说,这条规定将360元罚金作为“两小时交通秩序讲习”的替代品。

你看,第一个“用金钱来避孕”的例子,是用金钱来鼓励好行为,而后一个“留下买路钱”的例子,是用金钱来避免人们的坏行为。然后有的人就说了,如果所有的事都要靠金钱来推动,那不就意味着金钱可以超越道德、规范、品性、人格,成为主宰人行为的力量了吗?

对此,作者说:“靠道德力量来调整行为虽然治本,但见效比较慢,有些社会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必须马上解决,只能靠金钱激励这样能立竿见影的政策。”

其实,传统社会的运作之所以更倚赖道德规范,是因为传统社会的物质资源非常匮乏,同时也没有成熟的市场机制可言,只能通过教条化的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而在现代社会呢,用金钱来诱发好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对道德规范的补充机制。
不过,金钱激励也不能完全取代道德规范,如果这么做,反而会进一步瓦解道德规范,起到意料之外的反效果。

比如曾有这样一个实验,派三组高中生去做慈善募捐,第一组没有报酬,第二组可以拿到募集金额的1%作为报酬,第三组可以拿到募集金额的10%作为报酬。这些学生的募捐能力大致相同,他们募集到的钱款数量代表着他们的努力程度。猜猜看,三组学生当中,哪组募集到的钱最多呢?可能你会觉得第三组拿到的报酬多,所以募集到的肯定也最多。但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第一组也就是没有报酬的那一组,募集到的才是最多的。

从结果看,第一组学生募捐到的钱,比第二组高出55%,比第三组高出9%。很显然,金钱激励反而伤害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更要命的是,如果再举行第二次募捐活动,这次三组学生都没有任何报酬,后面两组学生的积极性仍然无法赶上第一组的水平。也就是说,金钱激励对道德规范的排挤效应几乎是不可逆的。

就像作者说的那样,任何事情都有相应的代价。金钱激励既能立竿见影地缓解某些社会问题,但也存在严重的“副作用”,这一事实并不说明金钱激励就完全不可取,而是不能滥用,必须在仔细权衡成本收益、利弊得失的情况下,慎重采用。

讲到这里,本书的内容就已经基本结束了。我们再来从头梳理一下今天分享的要点。

首先,我们说到古代社会人们都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而现代的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权,这就是经济学变得越来越微观的原因,也是我们每个人要学习经济学的原因。

接着,我们说了靠道德力量来调整行为虽然治本,但见效比较慢,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可以靠金钱激励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过金钱激励也是有副作用的,必须在仔细权衡利弊得失后再慎重采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