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以成物

       每一种天气气候现象,有其机理和规律,可以为害,也自有其益处所在。如古人云:“雨以润物,阳以乾物,暖以长物,寒以成物,风以动物,五者各以时,所以为众验。”

       “寒以成物”,它的意思是,不经历严寒就没有成熟与成功。这句叫人难以理解的话,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最为经典和励志。

                                        一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梅花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季开花呢?实际上,梅树是喜欢温暖气候的,16℃-23℃最适合它的生长,但是它又具有一定的耐寒、耐热能力,梅树在-10℃--25℃的寒冷环境下,仍然能够生长,而适合梅花开放的温度是-5℃至7℃。在我国很多地区,冬季到初春的平均气温在这一范围内,因此梅花一般会在寒冬到初春开放。梅花是我国人民十分喜爱的花卉之一,它不仅圣洁高雅,而且不畏寒冷、独步早春,其风貌历来象征人们的顽强精神和崇高品质,被赋予了坚贞、刚毅的内涵。

          许多树芽在它们对春天温暖的气候,或日常的变化做出反应之前,必然要经受最低限度的零下溫度。科学家已经发现,如果在一簇丁香花灌木丛上,仅有一棵芽轻度受冻,那么也只有这一株受过冻的丁香才会开花。梅花亦当如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就是寓意人要经过许多艰难困苦,才能获得成功。

                                         二  

        曾经问老农,小麦为什么不春种秋收,偏要过个冬天?得到的答复是:经冬矬兜不疯长。小麦耐寒,它要经过一个积温期,不然就是一种草,不结穗子。人们发明冬小麦,就是秋天播种,来年收获,让它有个冬眠期,叫宿麦,才解决了问题。这样,在生长过程中抗寒能力极强,其幼苗能够过冬,在春天来临时,分蘖很快,扎蹲长大,产量高,磨出的粉很好吃。对传统的春种夏长秋收观念来说,这是颠覆性的,也可以说,小麦是最早的反季节作物。

        由此,我们想到,要使孩子们早日成熟,不妨让他们经过一个“积温期”,使之增强“抗寒力”,会是大有裨益的。人体本来就有相当不错的体温调节能力,这些能力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锻炼”,使之积温蓄力,耐得了三九严寒。

                                三

       谁都知道,家养的狗一般是不怕冷的,要不怎能尽职于看家护院?可如今,很多狗狗被人类作为宠物饲养,导致了它们的许多性能衰退,甚至丧失。你看,一到冬天,就给它穿衣戴帽,弄得弱不禁风。其实,狗狗原本就生活在户外,无论寒冷与炎热,它都不怕的。身上的毛是最好的武器,外表一层是坚硬的刚毛,下面还有一层细絨毛,是贴着皮肤长的,具保暖抗寒的功能,即使零下四十度,也会安全度过。养狗并不需要太娇贵,寒冷的天气能够刺激它的身体,自行做出反应,使被毛生长得更加浓密与厚实。让它们受一些寒冷的侵袭,也是一种锻炼,适应一下恶劣的环境,反而能提高狗的身体素质。

         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里,优胜劣汰,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而更多的则是意志和耐力的角逐。人的毅力和能力需要不断打磨、淬炼、提高、升华,而艰苦的生活环境,更能够锻炼一个人的坚强意志,激励其不断进取向上。

                                四

         明朝大臣赵大佑,号方崖。他在童年时,冬天晚上读书,抱了一些木炭,想要用来烘脚取暖。祖父赵次山看见了,就呵责他说:“你小小年纪读书,应该学习勤劳刻苦,怎么连一点点寒冷都忍受不了呢?要知道在朝做官的,凝霜飘雪的冬天,凌晨仍要去等候朝拜天子,也免不了要忍受寒冷苦楚。一个人如果还没年老,就享受老年的福,就一定没法享到老;如果还没有达到富贵,就先享用富贵之福,那就终究达不到富贵呀!”赵方崖恭谨地领受祖父的训教,后来官至大司寇,以亷直著名,享誉朝野。

            苦与难,常常成为人生的老师。家境贫寒的人大多能白手起家,家中富有的人则容易偷懒、懈怠。许多成功者,很少是天生的,如果是的话,几乎都是天生的苦学者。明代女作家郑淑云教子时,就说过这样的话:“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是呵,即使人生际遇困厄,也未尝没有好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寒以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