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社会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社会”,“去中心”,“中心服务商”可能包含其他含义。

去中心化的乌托邦

去中心化其实是贯穿20世纪至今,伴随信息科技而发展的一条历史暗线。“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就是一条去中心化的宣言。互联网时代很早期就意识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去中心化,并发展出了P2P等技术。在互联网之前,去中心化难以实施来自于物理阻隔带来的信息交流障碍;而互联网之后,出现了各类的Web2.0,Crowdsourcing等概念,即为从中心化的信息输出或工作组织,变成了去中心化的由每个个体进行的信息输出,和分布式的众包组织。

在区块链之前,去中心化还存在需要受信赖的第三方来达成合作的问题。以太坊使得这种信任可以基于基础架构,IPFS可以将原本提供服务的中心服务商替换成去中心化的存储方案。区块链dApp的存在形式应该是一个联网的程序,通过对区块链的读写来达成功能。

对去中心化孜孜不倦的追求来源于对中心化系统的不信任,不公开的操作存在作恶的可能,更何况这种操作很可能带来利益。做到极致就是丹麦自由城的自治体系。事实上,这种体系可以扩展到更大的范围,例如美国拓荒时期,大量的城区都是社区自行运营,这也是其小政府的起源,但由于缺乏抑制的力量,政府不断变大是一个几乎不可逆的过程。

利益分配系统

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对货币的控制可以看作是对经济体系的支配。拥有更多货币意味着有更多的支配资源,比如马云能支配的资源就比你能支配的要多,只不过是通过钱多来体现出来。这也意味着其实央行并不能控制整个国家的资源,发行货币之后对于货币的控制其实不在央行手里,否则四万亿的流向可以更加定向,本质是因为流入企业的资源支配更高。

此外货币对应的价值来自于其经济体系的价值,假如存在一个原始部落以贝壳支付,另一个现代国家发现后运送大量贝壳来交(qiang)换(jie)货物,货币的价值会大量下降,内部原来一个椰子十个贝壳,现在就变成了一万个贝壳,因为经济体系的价值没有改变,但是货币出现很多,而且现代国家会带来更多贝壳进行竞价。假如现代国家对这个原始部落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根本不感兴趣,那么贝壳的价值根本不存在,无法在外界流通。假如贝壳只能在原始部落发现,现代国家必须要用现金或者自己的货物来交换贝壳,那么贝壳的价值就会上升,因为该部落的经济体系价值虽然不变,但是交换需求量增加。而其价值的根本来源,来自于对该部落货物和服务的兴趣。

中心化的系统控制了整个经济体系的规则,也必然会主导整个利益分配过程。很多反对者也是对中心化系统分配机制的反对,如Web2.0的大量服务由用户产生大量信息,尽管得到心里满足或效率的提升,但没有得到经济上的收益,其大量的经济收益由服务商获取;维持某些中心化服务组织的费用,根据统计口径不同和考察对象不同,可以占到整个经济体系的20-30%,对于某些中心化程度高的区域甚至可以达到40%-50%;如货币分配体系,越接近央行的节点能够存留的货币更多,而需要使用货币或者产生货币对应价值的节点在最下游。

区块链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通证的产生来自于服务提供者,即不存在一个中心化不受控制的发行方。分配方式由启动时的项目发起者定义于程序中,所以除非大部分节点同意,也没有办法在之后任意更改。这应该是一种更加激进的分配方式。

中介和去中心

快消品的销售中,零售、营销、税收等中介渠道占到了销售价的50%左右。所以区块链另一个目标是去除中介。但假如这是能够达成的,又因为每个人能处理的信息是有限的,最终区块链会在网络上重构人类早期的小规模经济体系。而现在人类生产产品所构成的供应链无法在这种环境中继续工作。

对于一些标准化的社群服务,如打车、家政等,现有的中心化中介实质上是维持交易的达成,并提供完成交易的工具。但介于对中介的不信任,比如出现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使用者无法解决。区块链的方案是将代码开源,并把交易达成的渠道在链上实现。其技术的核心困难在于将中心化的服务系统在分布式系统上得到同样高效的实现。

对于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服务,如安防、医疗、救援等,对于去中介/去中心化的方案就需要更高的冗余量。中心化方案因为获得利益同时承担了提供可靠服务的责任,去中心化方案会导致在有利益的时候提供服务,而不承担在需要时没有服务的责任。尽管有争议说,通过经济学机制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但“最终解决”和“现在解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特别是对于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服务。

即便区块链解决了并发问题,根据现有比特币的矿场经济判断,会出现大量维护数据中心的巨型节点来提供服务。所谓的去中心只是多个子中心而已,其技术上和先用的中心化服务用各地数据中心来说,差别仅仅在于数据的所有权从个体移交给多家没有关联的机构,而为了实现这一点所需要的冗余是不必要的。正确的解决方法可能依然还是需要中介的存在来维护高并发的系统,但是对于中介不信任的部分,可以通过将这部分以区块链的方式完成,比如将交易撮合算法放入区块链中,由区块链驱动实现。

新的协作方式

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新的协作方式是大家基于信息化方式来传递信息,而不是通过纸质和当面会谈。这一协作方式的变革尚未彻底完成,即便是最先进的信息服务公司也认为当面会谈的协作更具备效率,寄送纸质的合同给合作方。

区块链带来的新的协作方式应当来自于对于系统的遵守即生效。传统的基于合约协作方式依赖于两点,对方不遵守合约即不进行之后合作,并影响其以后与其他人合作的可靠性;不遵守合约时通过法律强制执行获得赔偿。

贫富和阶层

试图用区块链彻底解决贫富问题是不现实的,在一个没有增量的系统内,资源最终会趋于集中;在一个增量的系统内,资源会在增量中趋于集中。即便区块链是一个架空的设定,只要与现实有资源交换,那必然会出现利用现实资源集中来获得更多区块链资源的行为。这已经在通证系统中所证实,这种资源集中度可能比法币的集中度更甚。理论上来说,也可以通过建立模型,即已有的资源成logscale分布,分配的新资源以高斯随机分布,最终新资源会以logscale分布。

社会结构的变化

信息化实质上将社会结构的信息交流由小型社群变成了大型平台,而对小型社群的信息依赖减弱以及城市化进程也使得原子化个体的方式越来越多。区块链可能导致的社会结构变化可能更加深刻,其一来自于信息化希望实现的去中心监管可能由区块链来实现,这会导致可能中国过百万人口的职业变动;其二来自于对社会组织形式的认知,长久以来大家对于分配者和组织者的认知是一个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的组织,而如果一个虚拟的系统被认为更可靠更高效的话,这对未来更多行业存在深远影响。

监管和公开

尽管区块链以去中心化为核心,看上去和中心化的监管体系是相矛盾的。但如果监管体系真的只是要监管的话,实际上区块链实现去中心化的信任体系更适合监管的部署。监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不合规的行为对市场驱逐良币,出现大量合规监管来限制行为。监管会导致金融服务的灵活性降低,因为灵活性本身意味着风险,问题不在于限制,而在于不可控的预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区块链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