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书法的帝王——唐太宗

《中国书法史笔记-(隋唐五代卷)》(二)

隋朝末年,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经“玄武门之变”继位,开创“贞观之治”。唐朝是版图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 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唐代在科技、文化、经济、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书法在唐朝,经过自上而下的重视、推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李世民作为公认的一代明君,以重艺文、敬名贤而为人称道。他初任秦王即开设文学馆,麾下“十八学士”素有盛名。即帝位后,更引纳学士为其所用,其间侍臣多善书法,如欧阳询、虞世南、褚亮等。

复兴书法的帝王——唐太宗_第1张图片

太宗皇帝工行、草,又擅长飞白。他的书法最早师从史陵,后又参习于虞世南,追仿王羲之,最终成就遒劲笔力,为一时之绝。

唐人如李嗣真、张怀瓘对李世民的书法评价,多有溢美之词。如《书断》中,对李世民书法评价为:“翰墨之妙,资以神助,开草、隶之规模,变张、王之今古,尽善尽美,无得而称。”这明显有夸大奉承的成分在里面。

后世宋人《宣和书谱》中记述的李世民写“戬”字的轶事,就颇中肯了。相传唐太宗曾向虞世南学习书法,但他每次写“戈”字偏旁时都写不好。有一次,他练习“戬”字,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而请虞世南代为填补。写好后,李世民把字拿取给魏征观看,魏征说:“今窥圣作,惟戬字戈法逼真。”

李世民传世可见的作品,有《晋祠铭》、《温泉铭》、《屏风帖》三件。

《晋祠铭》↓

《温泉铭》↓,拓本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

复兴书法的帝王——唐太宗_第2张图片

《屏风帖》↓

复兴书法的帝王——唐太宗_第3张图片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经历了隋末唐初的动乱和百废待兴,深知“虽已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文武之道,各随其时。”所以,他尤其重视文治,善于用文化的力量为政治服务。这一点从对书法的态度上就可见一斑。李世民的《王羲之传赞》,借对王书的崇尚,批判了当时自南朝传习下来的浮华侈丽文风进行了批判,迎合了当时融合南北的社会呼声。

李世民重建文化秩序的手段就是自上而下的推崇王羲之书法,他对王羲之书法的评价是:“尽善尽美,古今第一。”可以说,王书正统的地位正是在唐朝得以确立,并达到了巅峰。王羲之的声望、地位足以号召社会书势,通过推崇王书进而达到纠偏改良、折衷南北、倡导雅正书风的目的。

李世民对王书甚为偏爱,广征天下遗迹,以萧翼的计谋从辩才和尚那里赚取到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并陪葬于昭陵。后传为温韬所盗,散失于民间。

李世民对王羲之的推崇也并非盲目的全盘接收,作为一个政治家、帝王,他深知羲之所处的魏晋时代的“清谈”世风,与唐代并不适用。唐初时代,士大夫勇于任事,整个社会都富有积极的“有为”精神。而当世的书家,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更是有着大气磅礴的思想、气质、情操和胸襟。正是这样一群书家,继承王书大统的同时,又积极的按时代要求不断充实、改造王羲之书法,形成了外晋内唐或名晋实唐的一代盛唐书风。

从本期开始,将以书法名家为主线,依次介绍唐太宗、褚遂良、李邕、张旭、怀素、李阳冰、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

下一期:褚遂良

你可能感兴趣的:(复兴书法的帝王——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