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言解文 知人论世
——《马说》课例说课
说课:冯希娟 整理:冯燕
此文说课分五大模块: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一、教材分析
《马说》是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3篇课文,该文是唐宋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写的。在文中,韩愈借助伯乐相马的旧体,抒发了“怀才不遇” 的思想,并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论断。
第二、教学目标
1、朗读作品,感受作者的悲愤之情。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人才观。 (重点)
3、知人论世,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难点)
第三、教法学法
教学有方,但无定法。本文托物言志,感情奔放复杂,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本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教学思路,贯彻“诵读文言文,品位有表现力的语言” 的课标要求。确定教法学法是:诵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第四、教学设计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是老师领着学生在课文里走一个来回。
教师应带领学生从关注文本的内容到关注文本的形式;再从文本形式反过来关照文本的内容。
做好这个来回很重要的一个抓手是:解读文本的语言,以言解文,知人论世,感悟作者的情思。
第五、教学过程
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力求语言的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进行思维的提升与发展,达到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并重。力求建构能够落实学科素养,符合学生心理,遵循学习逻辑的教学过程。
一个合理的有层次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这篇经典文章的教学设计中,我引导学生完成从“马说——人说——国说” 的由浅至深的有效思考,从“文字、文章到文化” 三个层次逐层推进。
读——千里骏马无人识
品——济世良才被埋没
说——伯乐何在
具体过程:
一、导
生:讲《推敲》的故事。
师:谢谢这位同学和我们一起重温了《推敲》的故事,年轻书生贾岛骑驴误闯时任金兆尹的韩愈的仪仗队,不但没有获罪,还和韩愈并辔而归,成为韩愈的学生及朋友。
不仅仅是对贾岛,对诗人李贺,韩愈在读了他的诗后,大为赞赏,不仅极力提携,还在李贺被他人排挤出朝廷时,仗义执言,为李贺辩解。
即使是身份卑微的年轻人,即使是冒犯无礼,即使是面临被他人攻击,可是一旦发现他的才华,就对其大加赞赏、爱惜不已,大力提携,这就是韩愈。他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或许可以从他那一篇文章中找到原因,一起来学习《马说》。
设计意图:
文以载道。韩愈曾在四处作品中借助“伯乐相马” 的故事来表达他的观点,我以为《马说》不仅仅是作者的偶然发泄,更是他重视人才发现、培养人才观的集中体现,坚决反对埋没人才、浪费人才、糟蹋人才。
“ 教学时教师要创设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入境。” 为此,我导入部分设计此故事,更是与后边讲到韩愈提携李翊、孟郊等人内容呼应,使学生对作者有更深的理解。
读——千里骏马无人识
在这一环节,我以读为主,设计了 “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懂注释 ” 三个板块,并以 “会会老朋友、找找新朋友” 开展小活动,带领学生温故知新,扎实掌握文言词,尤其是文言实词的用法。
在整体翻译掌握课文后,我有变化形式,以 “我是一批——的千里马,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从文中读到的千里马” 的形式,开展细读文章活动,引领学生来回感知课文。在这个过程当中,随时对学生进行多种方式朗读的指导。
品——济世良才被埋没
在借助虚词对文章做深度解读后,我又引领学生重点赏析最后一段,让学生再变身食马者,揣摩他的内心,从而深刻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
在这里,我对最后三句稍作改动,加上人称代词,让其反复诵读,并创作一幅对联搜索这个环节,使其更具场景性,更能渲染氛围,读出情感。这个环节着眼全篇,通过找否定词可看到作者多用“不” 字、赏析三段结尾的 “也” ,借助“不” 和 “也” 两个虚词,引领学生深刻领会作者的浓郁情感,也以此让学生理解虚词在全篇的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不可小觑。
设计意图:
“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们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扣住文中的句子,让学生认真选、用心读、仔细想,来感悟语言;通过表演诵读等方式指导朗读,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更真切的感受作者的情感;不同角度开展活动,多种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细读文本。
整个过程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体验,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欣赏者。这一环节不仅训练了学生朗读的朗读和口语表达能力,也为深入研读课文铺平了道路。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认为,以语言为核心,就是要做好感受语言、揣摩语言、解读语言、赏析语言、探究语言、运用训练和积累语言这几件事情。
清末古文学家林纾:“须知有用——语助之辞,足使全神灵活着,消息极微,读者隅反可也。”
清代刘淇在《助字辨略序》: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虚字其性情也。他认为“虚词——乘,判于燕越”。虚词所表现出的内容就如一个人的性情,虚灵而又不可或缺,换句话说,细细体察虚词,则可能是体悟作者性情的切入口。
说——伯乐何在
在这个环节,我先抛出 “伯乐相马” 的故事,告诉大家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在大屏幕上展示韩愈写此文时的背景,让同学们更直观的理解“托物寓意” 这种写作手法。随后,借韩愈“物不平则鸣” 引出陈子昂等失意文人,引导学生思考这不是个个例,再以“如果你像他们一样是一匹千里马,却无伯乐发现,你怎么办?” 这个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指导他们正确看待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设计意图:
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面对经典,以言解文,知人论事,设计读——品——说三个环节,完成从说马——喻人——谈国的思维过程,学生一步一步步完成了文化浸润和人生思考的跨越。
结束语:
一篇小小的《马说》,虽仅有151个字,但几乎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句句有情。这节课,我们读课文,看到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遭遇;品词句,体会人才被扼杀的痛苦愤懑;我们还在说,人才与伯乐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教学反思:
尊重文本的个性特征,聚焦学生的思维过程,领悟语言的内在意蕴,凸显课堂的核心价值,关注情感的审美体验,实现文化的传承理解,形成有效的学习经历。
结束语:
我们用一副对联来概括这节课的内容,我出上联,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对出下联。
上联:读——千里骏马无人识
下联:品——(济世良才被埋没)
横批:说——(伯乐何在)
生:齐读对联
师:最后祝同学们:
似骏马跨越五湖四海,
如骐骥驰骋万水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