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读书笔记

所以,有深度的认知能力是这样的: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里有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P.7)

“不要用最高级形容词,一般化字眼和陈词滥调。讲事实,但要把事实讲得引人入胜。”(P.8)

一开始就能带来直接利益和诱惑的事情,很可能要拿未来的机会作代价。(P.16)

我一生就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1)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2)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3)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P.20)

于是,我读书不再追求速度;相反,我会刻意放慢速度,花时间记录读书内容——不是仅仅摘录名言,而是描述读书收启发的内容,这些启发和我过去的哪些经验相关。在记录和寻找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惊喜地发现一些过去不曾注意的规律,也发现很多能够直接改进工作方法的办法。我的读书成效进入了一种产生复利效应的状态。也就是说,我读过的所有书都将为我未来获取新的知识提供帮助。(P.28)

我们可以发现,当一个问题出现在别人身上的时候,我们习惯把一个问题归因于别人,是那个人自身有问题。而当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就不这么想了,反而会把问题归因于外部因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基本归因偏差”。别人出事儿,都是人品问题;自己出事儿,就是外部环境问题。这个现象反过来也成立。比如,当别人取得成就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这小子又走狗屎运了;而当我们自己取得成就的时候,我们肯定觉得,这可是我辛苦努力应得的结果!(P.33)

聪明人知道尊严不是在别人驳倒自己去维护面子。真正的尊严是发现改进和成长的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要有更底层的认识: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不再把对自己观点的质疑与自己这个人绑定起来。这样下次我们在面对挑战时,就可以从容地问自己:我的观点是不是可以在别人的意见里进化得更好?(P.37)

我现在读书不追求读完书了。为什么要读完?我读书的目的是:打通知识的阻塞,实现融会贯通。(P.40)

其实还是二八原理。我们要以慢为快,其实是把80%的时间,花在20%的重要问题上面。如果吧我们的时间平均地,慢慢地花在每一页上,那才是真的效率很低,赶不上这个时代的变化。(P.42)

每天工作8小时里,应该安排1.6-2小时的块状时间,产出当天80%的工作成果。每天工作8小时,最重要的,只有集中精神的2个小时。

在他计划的6个月时间里,不会以上来就学习什么语法,修辞之类的,反而要在开始花大量的时间去训练那些你真正会用到的语言内容,并把所有不重要的“假问题”全部抛开。比如,作者认为学习一门外语,就应该花不成比例多的时间研究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什么在影响你的沟通?然后在这个环节下硬功夫死磕。一旦这么做,你很快就会发现,吧最基本的环节打通之后,再有新的知识就能在这个基础上生长——只要把新知识中的阻塞打通,就能够和原来的知识融会贯通,最后,经过6个月的时间,你就能完成绝大多数的日常外语交流了。(P.43)

学习临界知识最方便的教材,其实是复盘我们每天的生活:复盘每一天的决策都是在什么样的假设下做出的,又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我们要追问问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自己事后解释为什么。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够知道自己过去的假设是否正确,并考虑应该如何改进,以便在未来以更正确的假设指导自己的决策和行为。(P.46)

用结果来反推和验证假设,从而提升假设的可信度。或者说,假设本身为真的概率。

让自己安静下来,向内求。在每天快结束的时候,静静地坐下来回顾一天:今天,有什么事情,让我开心?为什么?今天,我有什么事情没处理好?为什么?加入我没有这么做会怎么样?我还能有其他的做法吗?
具体应该怎么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呢?我最常用的方法有三个: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P.47)

反思不是总结,至少两者的侧重点非常不同。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或者,换个说法: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
从应用的角度看:
做事的顺序:做出假设 -> 采取行动 -> 产生结果
反思的顺序:观察结果(现象)-> 研究原先的假设 -> 反思校正假设(P.48)

事实上,反思在学习的过程中至少起着三方面的作用:(1)发现只是误区;(2)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3)校验学习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P.51)

就拿我面对名人时不自觉地选择退却这件事来说,其实我应当去思考:名人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地位,往往是因为他更加谦逊,且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我主动接触他得到善意回应的概率远远大于我在路边接近一个陌生人得到善意回应的概率。而且,纵然对方没有给出积极的回应,结果也不会比我选择逃避更糟糕。所以对我而言,更合理的做法应该是主动尝试接近。然而我们的跳跃性假设却告诉我们:那是名人,赶快后退!(P.53)

类似猴群里猴子看到猴王都会后退?

每日反思之八个习惯:(P. 61)

  1. 积极处世:我们有选择的自由
    □ 越是在逆境的时候越需要积极
    □ 自由了解事实才有真正的积极
  1. 先有目标后有行动:以终为始
    □ 要让自己看到目标实现的样子,要谈论目标最终的样子
  2. 要事第一
    □ 保持思考想要取得的目标才能知道什么重要
    □ 学会拒绝才有时间做要事
    □ 拖延或者委托不中啊哟的事情
  3. 双赢思维
    □ 只有坦诚,才能建立双赢的基础——信任
    □ 不被自己的观点和直觉反应控制,才能耐心地理解对方
    □ 双赢的前提是信任,信任的前提是沟通事实,描述愿景,共同为目标努力
  4. 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
    □ 只有自己先有空杯心态,悬挂假设,才能增进理解
  5. 写作增效——第三种选择
    □ 让别人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共同找到解决方案
  6. 不断更新
    □ “刻意练习”理论对我的启迪就是要用新的方法训练自己、培养团队
  7. 请教达人,知识迁移
    □ 举一反三,就是学习、记录、思考、实践、反思、总结、链接、实践的过程

三个小经验:
(1)每日反思对标,其实是一个“打卡”的过程。记录每天对标的结果,让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更加积极地坚持反思,提升自我,这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加速习惯的养成。
(2)每日反思对标同样的内容,是一个自我催眠的过程。就像心理学中讲的,我们可以通过自说自话来与潜意识对话,影响我们的思考和认知。
(3)参考现代企业管理中“对标管理”的方法,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对标的过程标准化为“对标——对表——对照”三个步骤,让方式日记在对表环节,更加精密和易于比较。
我自己总结,提升反思能力大概有三个方法:(1)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2)把生活案例化处理;(3)培养记反思日记的习惯。
(P. 62)

自我催眠,其实就是“装”,装作你想成为的样子。

比较重大的大事发生后,当然应该反思,但是,决定你时刻表现的,却是一个个小事的积累——临场的发挥,沟通的技巧,心态的调整。因此,想要在关键时刻有更好的表现,我们就应该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个个细节的反思来改进提升自己。这些细节就包括前文提到的习惯性防卫和跳跃性假设,也包括我们其他不好的小习惯。(P. 64)

在我们公司,培训员工记录反思日志,还有一个建议,那就是要记录自己的情绪和思考的过程,而不仅仅记录事情的结果。 (P. 66)

我们读书就是读别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而最好的书,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一本书,自己就可以是自己最好的老师。可是,对于自己的生活,我们常常是有经验,没反思。如果我们只有经验,没有反思,我们的经验可能让自己在错误的假设下越走越远……
有一个,我听到一个朋友说:“教育的根本定义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经验的解读反思。”
人能改变自己,一定是有原因的。我很钦佩兰迪·波什(Randy Pausch),他在得知自己身患胰腺癌只有6个月的生命时,仍然选择快乐与乐观,完成了后来风靡全球的“最后的演讲”。如果你还没有听过这个演讲,推荐你搜索看一看。
兰迪·波什是一个有热情和梦想的人。他在自己的演讲中推荐了一本书——《一分钟经理人》。这本书非常薄,但是里面有一个观点却非常吸引我:“人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他得到了反馈。”和简单的一句话,却触及了最关键的问题——我们之所以不改变,常常因为我们没有得到正确而及时的反馈。
(P. 69)

我们可以发现,查理·芒格从这个看似普通的生活案例中抽象升华,提出了一个更广泛的应用假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拆生活”的能力。
生活就是一本书,我们每天经历的事情,都是一个个埋藏着启发的案例,关键是我们必须有能力解读它。首先,我们要把生活中重要的部分选择出来,然后才能从中发现更有价值的启发。而这个过程,都是锻炼反思的能力。
(P. 72)

参考文章:
为什么你会写自嗨型文案?
做市场的人,不一定知道什么才是“市场”
为什么你有十年经验,但成不了专家

书籍

  •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你可能感兴趣的:(《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