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测心商的时候,我们在测些什么

当我们在测心商的时候,我们在测些什么_第1张图片

人们对自我的认知似乎是从读书时的课间,班上的女孩子们凑在一块看杂志尾页的所谓心理测试开始的。越长大越发现搞不懂自己的我们,那时却被各种模棱两可的形容词唬住了,大惊失色地宣布着“太准了太准了,我就是这样子的......”

Ben Ambridge 在《心商·测出你的心理软实力》里同样给出了五花八门的测试,但当你迫不及待地翻到下一页想要得知自己的选择指向,就会发现所有的测试都只是一个引子。它们引出的不是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剖析,更多是对这一心理测试本身的进一步挖掘:创意的出处及变形、世俗普遍的结果分布、所揭示的现象的心理学术语、相似的生活场景的处理方式,等等。

没有结论这确实让被测试者抓狂。但事实上,即使是最权威的测试,也不过是尽可能扩大取量,进而从统计学中得出某种相关性。“相关性不等于(不一定等于)因果关系”:若我们恰巧是均值之外的一个,自然会觉得测试者在故弄玄虚不可置信。

于是乎,当我们在测试的时候,我们到底在测试什么?

我们跟随着作者一次次在充当放射线医师、卫生部长、蛋糕成瘾者等的角色中更换,想象面临各种极端的场景。我们扣问自己的内心到底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眼看着下意识里是否做出了一致的行为。在将近一百则的测试里,我们不断地发现自己所有的行为都没能得到确切的答案,可依然在不断地试图探究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我想这就是测试的意义:相对于他评,我们如何自评,以及如何理解自评才是更重要的。

另外,无可否认的是存在部分测试有措辞的包装嫌疑,看似不同的选择其实殊途同归;或不过是将场景和条件等限定过窄,以致每个人的可调控程度不大,当范围放宽,选择的多样化将大大增加。我们进行测试,其实是在发现自己价值观的另一种可能。所有选择都具有移动属性,如每个人思想的摇摆不定,“不论你对自己的观念持有多么强烈的信念,也不论它们在你看来多么逻辑严谨,都可能存在着同样强有力的理由支持与之截然相反的观念——在不同的环境下你也可能最终用这些理由来支持相反的观点。”

平常人们玩的测试多是简单地选选图、算一算总和,复杂的也就绕来绕去地跳转,最后都落在了一个我们从开始便知道结果的答案里。测试设置粗糙直白,被测试者完全拥有希望向测试者展示自己性格中的哪一面的自由选择权。我希望你以为我温顺乖巧,我便选择家养的白猫,我以为你青睐热情活泼,我便选择草原上的小鹿。《心商》这本书里却处处难以琢磨,形式设置繁繁种种,致力于暴露我们思维定式的各种缺陷。在这个层面上,测试过后是否有对应的结论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作者只是希望通过各种测试告诉我们在思考时的“功能固着”、 “认知失调”、“无意盲视” 等,他指出的恰是个体的共性。而事实上,关注并巧用人的非差异化特征为我们普遍所欠缺。

测试里最有趣的,大概还有大伙之间的划圈子。我没料到你跟我想一块去了,或者你搞不懂也猜不透我的选择,我们时而相似时而相异,可是我们相识。我们走过无数个岔路口分道扬镳,更曾背道而驰眼看着渐行渐远;当然我们也为了一束阳光欢呼雀跃,同样追逐过翩翩的五彩斑斓。如此分分合合,遥遥近近,却在一个午后挨坐在一起为了一本书里的某个测试共同体验着诧异、喜悦、惊奇、轻愉、挫败、恐惧和完全的莫名其妙,这大抵就是缘分。想起我和闺蜜妮子的友谊就是始于一场绘画测试,结论不记得了,倒是对彼此画工的吐槽挤兑印象深刻。

所有的测试都只是一次人与人相遇的契机,与自己,亦与他人。西摩尼得斯在《咏时间》里说的,“时间比测试任何事物的试真石更强大,它能显示一个人胸膛的心。”  而分秒行进中的生活,其实便是一个接一个的测试,唯有坦诚方能破局。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们在测心商的时候,我们在测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