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代朴厚到魏晋风流,从工匠到艺术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汉代艺术,除了少数个例以外,绝大部分的艺术作品都是反映农林牧渔的民间题材,是真正的接地气的人民艺术,为广大工农兵服务的艺术,是朴厚的艺术。

究其原因,是有上层建筑决定的。

汉代伊始,由于长年累月的战乱刚刚平息,几代统治者在经济生产上实行了休养生息的国策。并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建立起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削弱地方势力,打击地主豪强,压抑先秦时期发展起来的工商业,使百姓在肉体上能够安分守己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精神上能够规行矩步于天理伦常,从而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

从汉代朴厚到魏晋风流,从工匠到艺术家,到底是怎么回事_第1张图片

有什么样的土壤就会种出什么样的树木。

艺术风格是为政治和经济所决定的,因此而诞生了汉代富有特色的“朴厚”美学观。

于是,我们看到了汉代的画像石和壁画最常见的主题,是围绕着农耕、捕鱼、狩猎、采桑而展开的,这在其他的朝代都是不多见的。

汉代的《乐府诗》,堪称古代民歌的大汇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构造贴近百姓生活的作品,估计《乡村爱情》里象牙山大诗人宋晓峰如果回到那个年代,他的打油诗就找到了好的归宿。

从汉代朴厚到魏晋风流,从工匠到艺术家,到底是怎么回事_第2张图片

魏晋时代来了。

画风一变。

与汉代大相径庭。

原因很明显,这是一个动荡不堪、思想混乱的时代,董仲舒所构建的一整套统治体系轰然倒塌。土地重新回到地主豪强手中,人民流离失所,王朝更迭不休,任何所谓的价值都是那样没有意义,因为随时都可能化为乌有。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上层阶级尚且如此,何况芸芸众生。

一切都是那么虚无,一切都是那么荒诞。

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

在这样活命成为最紧要的时代里,百姓们的声音早就淹没的无影无踪,而名士们的高音显得何等的嘹亮。

这是一群衣食无忧、风流恣肆的人,他们是上层社会权贵阶层的继承者们,他们享受着土地兼并后的高福利,脱离了劳动生产的束缚,得以在艺术上追求个性化的宣泄,他们对大自然,对情感,对生活,有着更加细腻和丰富的理解。

从汉代朴厚到魏晋风流,从工匠到艺术家,到底是怎么回事_第3张图片

于是汉代的男耕女织的集体歌颂,变成了魏晋的对生命的孤独的离歌。

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二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这是一个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时代,魏晋的名士造就了一个唯美的时代。

从汉代朴厚到魏晋风流,从工匠到艺术家,到底是怎么回事_第4张图片

从此,中国真正有了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家。

也从此,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从过去的工匠,转移到了文人士大夫身上。

从这个意义上说,魏晋是比欧洲早了一千一百多年的文艺复兴,甚至可以说,是中华艺术发祥之肇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汉代朴厚到魏晋风流,从工匠到艺术家,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