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班主任大讲堂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个体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把这些鲜活的原生态的个体进行合理的排列组合,美其名曰“排兵布阵”。结合学生的个体的差异性,扬长避短,明确目标,自我约束,自主管理,合作共赢,立体生成几种不同形式的成长共同体。班主任“沙场点兵”,在各项活动的开展中形成“鲲鹏班”独特的班级文化,即“有梦想,积极进取;有责任心,团结向上”。


比学赶帮超,追逐梦想

初一的第一次班会课,我们围绕“梦想”展开讨论,从班级的三年成长规划谈到个人的三年成长规划。班长小朱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我们要立大志,立宏志!”班长的豪情,鼓舞了学生的士气。于是,他们开始设计班级板报、班名、班训等,在众多的关键词中,小余的“鲲鹏班”点燃了学生的热情。我说:“无论大志、小志,都要立长志,这是其一;其二,梦想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只要今天的你优于昨天的你,明天的你胜过今天的你,大家都为你点赞!”学生用热烈的掌声为自己加油鼓劲。

热情褪去,需要用行动来践行!

面对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严重参差不齐的客观实际,曾经的传统教学方法、管理模式必须摒弃,新的班级结构要面向全体,力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使差生不差,优生更优。

“小叶,这道题我想用方程解,还有其他解法吗?”

“我是这样解的!”

“顺着老师的思路,还可以这样解……”

……

这是第一共同体的“ 头狼”们的课间常态,他们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目标明确。共同体成员间相近的学习能力、人生梦想、兴趣爱好,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成为班级文化的雏形。

“昨晚的附加题,我找了4 种解题方法……”小刘一直对数学充满自信,作为数学课代表,几乎每晚第一个完成作业打卡,然后负责查找典型例题发到班级QQ 群里,第二天的大课间便会出现学生聚在一起证明自己思路的热闹场面。

“抓紧时间写作业,今晚就可以看‘朗读者’第二期了。”值周班长小吴在上自习课前就提醒小伙伴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下载相关视频为下周的班会积累素材。”机智如他总能为自己“架桥铺路”。

这一群孩子知道“人若有志,万事可为”“有志者事竟成”, 于是,他们怀揣梦想,努力追梦。


跳一跳,够得着,寻找偶像

“跳一跳,够得着!活了四十多岁,我第一次听到!感谢您对孩子的智慧引领,也让我们家长对孩子重新认识、定位!发现原来自己的孩子如此有潜力!”小凯妈妈在儿子成绩大幅度提升后,激动万分地与我交流。

第二共同体的“骏马”们会在第一共同体中分别寻找自己的偶像,在偶像的引领下,对自己提高要求,以赶超偶像为目标。“ 跳一跳,够得着!”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在努力追赶的过程中,成绩平平的小凯在连续几次大考中实现“四连跳”,每一次都在刷新之前的记录,给他带来了极大热情和自信,家长也十分惊喜。

素有“数学王子”之称的小王是小华的偶像,因为他时常在自己攻克数学难题后,根据小华的现有水平选择相应的中档题和基础题让小华完成,不懂的再给他讲解。以前小华一到周末就出现“5+2=0”的问题,小王想办法调动他的学习热情,周末他们相约早早完成作业,腾半天时间到公园拍视频,积累写作素材,或打一场篮球,踢一次足球,看一场电影。

同伴教育优于师生教育,第二共同体的“骏马”们在这种模式下,学习的热情被点燃:在互助学习的过程中,成长共同体的凝聚力增强,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积极进取。


每天进步一点点,超越自己

第三共同体的“小迷糊”们因习惯欠缺,自律丧失,时常“寻衅滋事”。对他们而言,不是身边的同学好友横向比较,而是与自己纵向比较,“今天的我超过了昨天的我,明天的我优于今天的我”,教育的目的便达成了。对于第三共同体的“小迷糊”们,我鼓励他们多多阅读,各类励志书籍成了他们的精神食粮。

小闻基础差,课堂上跟不上大家步伐时,为了不影响他人就自己埋头练字。一学期下来,小闻练就了一手好字。于是每节课前,我安排他在黑板边侧写下“ 欢迎XX 老师来上课”。每天早晨,他会精心准备一句励志名言写在黑板的另一侧。最初,这是成长共同体分配给他的任务,但是每天的坚持也让同学们见证了他的成长。

负责教室花卉养护的“护花大使”小张,不爱学习,但会定期给花儿浇水、去除残枝败叶,让春意总是“驻扎”在教室里。

某日下午的生物课上,学生正在积极备考,有围着老师问问题的,有侧耳细听的,有埋头刷题的,有互相讨论的,忽然狂风大作,窗台的一盆绿萝倒在地上,靠近窗边的小丁和小尹停止讨论,关上窗户,一个拿扫帚、簸箕,一个拿拖把,迅速麻利地收拾妥当,等其他同学回过神来,他们已经重新坐回座位继续讨论问题了。

从最初的班级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我们积极强化成长共同体的责任理念,培养一群有责任心的学生。班级活动为一个点(学生个体)和一个平面(班级)的共同成长创造机会,呈现出丰富而多面的立体状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鲲鹏班主任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