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起哄者”是真的冷血吗? ——跳楼事件的社会心理学解读

“围观起哄者”是真的冷血吗?

——跳楼事件的社会心理学解读


文/小虫(原创内容,禁止转载)


近来一个女孩子的跳楼视频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不少人起哄怂恿,甚至在真正跳下来的时候爆发了一阵欢呼。这样的现象在我们普通人看来真的是不可思议的,用鲁迅先生的话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凶残到这地步”当然这样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是可以得到解释的,其实所有人都是人,也都是有正常情感的,一味地抨击指责并不能让这件事变得好起来,为了我们大家更理解这种情况的缘由,今天我就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梳理一下这个事件的发生过程,尝试用目的性攻击行为和群体影响两个角度来进行解读。


1.客观因素,空间距离拉远了围观者与跳楼者之间的心理距离,难以共情

我们知道在普通的杀人案中,用枪杀人比用近距离伤害武器带给杀人者的心理压力要小很多,因为枪产生的与被害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在这次跳楼事件中,我们看到近距离劝导解救的消防员战士因女孩的跳楼撕心裂肺的哭喊,但是楼下的一部分围观群众却没有任何怜惜的狂欢。

这是因为在跳楼事件中,围观者和跳楼者的物理距离是相差很大的,在这样的环境中,跳楼者对围观者来说只是一个模糊的人影,甚至像动物园里围观异类,而非把她当做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很难与之产生共情。相信如果处在消防员战士的位置,多数人会感知到女孩绝望的感情,并且重新审视自己的建议对女孩的影响。


[if !supportLists]2. [endif]跳楼事件带给围观者的心理影响

首先是一种猎奇感,这种猎奇感会促进我们的肾上腺素分泌,感到自己“被唤醒”各种情绪也会随之加强。就类似于看恐怖片有时会解压,到游乐场玩刺激项目会更加开心兴奋的原理相类似。这种对血腥场面既畏惧(传统意义上)又有点向往(期望肾上腺素飙升的刺激)的情绪会激发我们潜意识的恶意,这是因对个人感受的极致刺激的追求所产生,它吸引了我们驻足观看,而且潜意识期待见证这个极端的时刻。但这样的潜意识并不会直接引起攻击。


其次会有同情怜悯善意,想到这样的女孩子是不是受了很多苦,实在很可怜云云。相信我即使是叫嚣最凶的那个人,也会有这样的感受,但只是其他情景因素影响了他最终的行为。


最后是一种恐惧感,这是在潜意识发生的,担心自己也会像她一样走投无路,为了缓解这种恐惧感,人们习惯用划清界限以及否定受害者被迫害的事实或受害者有罪论来安慰自己。我们更倾向于认同“适者生存”的强者言论,说被害者的遭遇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我们也有陷入同样危险的可能)说被害者不够坚强(划清界限,即使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也不会这么做,所以我是安全的)。这种恐惧感的反向力量非常强大,它使我们开始发声指责甚至胁迫跳楼者。


[if !supportLists]3. [endif]围观群众带给围观者个人的心理感受

首先是社会助长作用。我们可以发现在群体围观的场合,跑步等很容易受到鼓舞激发达到优于寻常的成绩,而一些复杂的脑力活动却容易受到干扰。也就是说群体存在的社会助长作用促进简单行为,妨碍复杂行为的作用。这对于跳楼者而言,在众人围观下,她很难再进行深入思考(复杂行为),而倾向于以最简单的方式——跳楼来结束一切。对于围观者而言,帮助女孩的难度也大大增加了,因为劝导的话不是一句两句就能组织起来。而冷言冷语的刺激诸如——快跳啊就很容易发生了。

其次是群体的“唤醒”及“燃情”作用。例如在“会销”状态中,我们更容易受人煽动,买些自己根本不需要或者价格虚高的东西回来呢。在人数较多的状态下,我们的个人空间会受到压缩,情境带给个人的心理压力增强,更容易受到身边人情绪的感染,这时候本来态度模糊的围观群众也更倾向于附和恶意了。


再次是群体造成的“去个人化”。俗话说“法不责众”,群体更易失控。在群体中我们降低了对个体评价的顾忌,好像在互联网上一样,这种“匿名性”增加了我们表达自己内在的恶意的可能。在群体中个人的“虚假普遍性”会得到增强,个体户会有错觉群体和自己的观点一致,更容易发声。


最后,追求“目的性攻击”带来的瞩目快感。一旦在众人面前发声进行攻击,就会得到瞩目,这是一种“目的性攻击”。攻击者本人并不是真的希望跳楼者四,而是在通过攻击的行为追求一种作为“意见领袖”的快感,群体的存在使这种快感得到极大膨胀。随着失态的升级,这种快感的阈值会不断提高,然而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女孩身上,所以最初发声的人为追求快感,会不断升级自己的措辞,一次次地更加恶劣。从指示性语言“跳啊”到评价性语言“懦弱”一次次给跳楼者更大的心理打击。


[if !supportLists]4. [endif]个体为什么会从众

对于态度模糊的围观者而言,既然驻足观看,就要放弃自己的冷漠态度给自己关注这件事找一个理由。不幸的是,这些“率先发声”的围观者对他们影响极大。


一是信息影响,他人是唯一的信息来源,“听说……”基本上构筑了我们知道这件事的所有信息。在有限的信息内,他人极具情感导向的信息内容会刺激我们对模糊情景的解释。“这女孩高中生,没啥大不了的,现在小孩儿都不坚强……”我们很有可能也会这样认为。

二是规范影响,我们更倾向于获得集体的认可和接受。因为站在群体的对立面,可能会遭受非常疯狂的的报复。比如现在在微博的此次事件下评论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很容易被大家群起攻之指责“没人性”。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大家误认为少数发声人群的怂恿及恶劣态度是整个群体认可的,所以会收敛自己的善意显得自己“合群”。


[if !supportLists]5. [endif]承认自己的过错有多难

出现在视频中的这些人,可能很多回到家以后也会懊悔“我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但是面对舆论的批评指责,他们还是不会承认自己有错。因为当我们反问“我真的是一个这么坏的人吗”的时候,我们需要维护自我评价,因为这种自我评价的动摇会给我带来巨大的伤害。看过这篇文章,你是否更加理解这些人了?倘若你真的曾经在群情之下作出过这种事,也不意味着你是个冷血的人,但是确实要承认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


[if !supportLists]6. [endif]遇到这样的情境,我究竟该怎么办?

以上我们谈到了群体对人的影响,但是其实不可忽视的是个体对集体也是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的。我们上文中谈到群体下的“去个体化”现象也不都是不良的影响,更多的是受“情境”影响。有一个研究表明,同样是在匿名的状态下,被要求穿上医生护士服装的受试者,在给予被试者随意程度的电击时会比普通受试者的程度降低很多。也就是说我们是很擅长“情境扮演”的。这次的不幸是因为最初的发声者的恶性指引。

社会心理学中有“少数派影响”的概念,最突出的例子即使电影《十二怒汉》,一个人提出质疑,引发十二名原本坚定判定有罪的陪审员进行深入思考,作出无罪释放的最终决定。少数派对多数派的影响中,个体的坚定程度十分重要,坚持立场的个体对群体的影响巨大。

我期望在跳楼事件中一个坚定的和跳楼者共情的怀有善意的人,可以勇敢地站出来,呵止起哄者(因为他们本来就心存不安,自己的行为不是正义之举),带领整个群体或齐唱一曲,或采用其他的方式(大家可以积极地提出意见),来向跳楼者传达自己关切的情感。这时候围观群众也会受到这个人的唤醒,为跳楼者的处境深深担忧。如果跳楼者最终决定放弃自杀,大家可能会鼓掌甚至流泪,因为在这件事中我们每个人都做了好人,他被救有我们每一个人的功劳。

我希望到时候有一个在场的你鼓起勇气来,做这样一个带领大家意志的人,即使不能,也一定要保持自己在集体中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时刻带着自己内心最本真的善意。


(本文理论依据来源于《社会心理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围观起哄者”是真的冷血吗? ——跳楼事件的社会心理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