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如何?”
“才看了几页前言便已热血沸腾了!”
——后辈与笔者
把笔者能接触到这一奇书说成是缘分也丝毫不过分。一日在和一后辈闲谈时,后辈推荐笔者的StackOverflow中介绍程序员最应该读的N本书中,一眼就看到了它。并且笔者相信,那列表中的众多书籍中,标题最惹眼的也就是这一本了。入手后便出现了卷首的对话。在此感谢后辈可以让笔者结识此书。
其实网上已有很多对本书内容的介绍,笔者并不想在这里赘言那些个人还不是很懂的数学和人工智能原理(但是相信如果尽力看完本书会了解一二)。而希望通过描述初读本书带给笔者的感动这一角度来拉近朋友们与这本书的距离。
“中译本前后费时十余年,译者都是数学和哲学的专家,还得到原作者的直接参与,译文严谨通达,特别是在原作者的帮助下,把西方的文化典故和说法,尽可能转换为中国文化的典故和说法,使这部译本甚至可看作是一部新的创作,也是中外翻译史上的一个创举。”
——引述豆瓣内容简介
如果说书名只是吸引了笔者,那么这段描述便成为了笔者决心开始集异璧之旅的原动力。中文读者接触外国著作首先关注的便是翻译质量,而相信这段简介则可以抹平中文读者开始这艰难之旅之前心中的忐忑。
“我甚至愿意认为吴教授会同意我的看法:这个译本体现了他最喜欢的翻译家严复的那三条标准。因此,出于尊敬和感激,我谨将《哥德尔,埃舍尔,巴赫》的中文版献给吴允曾教授,以表达对他的怀念。”
—— 摘自本书前言结尾,候世达(Douglas R. Hofstadter,本书原作者)
在原作者为中文版写的前言中,原作者谈到了与本书中译本结缘,针对严复翻译三标准中“信”原则的讨论与实践。简短的几页前言就已经很像一部小说了,其中迸发了两国大家偶然的相识,思维激烈的碰撞和巧妙的思辨。本书中文标题便是这种思辨最精炼的体现《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对应英文标题为《Godel,Escher,Bach —— an Eternal Golden Braid》,副标题原意为“一条永恒的黄金之链”。但是注意到英文全部标题结构的人会发现,副标题的三个首字母正好对应了主标题三个人名的首字母。我们的译者也巧妙地将这种结构对应到了翻译中:G,E,B;集,异,璧。中译本的标题便已体现了中译人员对“信,达,雅”的追求,以及他们的巧思妙想。在这种追求中,本书翻译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吴允曾教授,没有能等到它的出版便离开了我们。希望朋友们有机会翻开本书,体味前言以及全书带给大家的感动。
另外,笔者作为一个翻译过两三篇技术文章的笔者来说,对前言中的思辨是有共鸣的。在翻译科技类文章的时候,是按照原文一字一句的陈述,还是根据本国文化在理解原文段落中心的情况下对一些细节进行类比与发挥。笔者也曾经有过自己的思考,并且倾向于不拘泥于形式,但求读者能理解其中心思想的翻译方式。否则交出去一个自己都看不懂的翻译,实在是无法令自己满意。当然,本书译制小组遇到的困难无疑是比笔者更多的。当面对着诸如本书书名那类巧妙的英文语句的时候,没有坚实的英语和语文功底和一些“天才”的灵感,是无法处理的如此巧妙的。故推荐科技文章翻译者或有志者阅读本书,共同体味科普科技类文章翻译的精华。
前言给予笔者的共鸣与思考是热血沸腾的,但是进入正篇时候可以说是被浇了一盆冷水。虽然本书最常见的分类是科普读物,但是其中很多的概念并不是普通人易于理解的。如巴赫创作的各种卡农和赋格,以及哥德尔的数学定理,这些都不是可以用书中短短几页可以让普通读者理解的。所以笔者这类对于数学以及计算机基础基本忘记更是不懂音乐的人来说,补足基础知识便需要花上一些时间。否则就只能走马观花,以至于后来装饰书架了。
这也是此文章的另一目的,为通读此书以此明志。翻开正文,便发现,需要查阅的资料很多,没几页便有一些不明了的概念,笔者以为,一个概念可以精炼成一博文,以作读书笔记,督促自己学习,也以便为后来者淌平道路。
集异璧之旅,亦为攀爬永恒黄金之链的挑战,或许会有懈怠,懒惰,或许一时放弃。奠基,既是为了以后可以想起此时的心情,爬起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