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记忆:爱上读书的菁菁年华

国民新华书店里,一个小女孩,穿着笨重的碎花棉布袄,蜷缩在一个角落里,认真地看着一本书。

她从几十里外的农村,披着霜晨坐早班车而来。小脸蛋冻得通红,零星的小雀斑似乎都被血色的红槽掩盖了。那时候,很难得进一次县城,而书店是必去打卡的地方。

从汽车站一路过来,从北门口到南正街,琳琅满目地商品在一个个摊位上摆着,一个个架子上挂着,她看得不亦乐乎,最喜欢的也是头发夹子和漂亮衣服之类的,但是这次是跟妈妈出来的。这些东西只能看,不能买,哭破鼻子都没用,继续熬下去的话,可能会被妈妈操起摊子边的剪刀,咔嚓一声把好不容易留长的辫子剪掉……

实际上,她的童年,更多的都是短发,甚至连新来的数学老师,都没有认出来,到了厕所碰见,才恍然发现她居然是个男孩子。因为这个假小子,也很调皮捣蛋。

可只要进了书店,她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变得特安静,特乖巧,可以在角落里,保持一个姿势、一个小时看书都不曾起身。

虽然小女孩印象中,已全然没有她妈妈当时在做什么的记忆,但是我想她可能也在某一处认真地等待和守候,然后掂量着经济实力,从自己看病的费用中拿出一些来,给她的女儿买上几本心爱的书。

那时候的书店没有桌椅,没有咖啡,没有沙发,书店的老板,一双火眼金睛盯着看书的人,生怕有人夹带,或者弄污书籍……

百来平米的店里,只有一柜子一柜子的书,上面的书够不着,还得借助梯子。摆在最显眼处的,是各类辅导书籍,大多以考试为主。

家里一直都很穷,妈妈的病迟迟未见好,小女孩八岁开始,几乎每年的寒暑假都是在医院渡过的,而她读书的愿望,也因此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强烈。

1997年香港回归,我记得阅兵仪式都是在医院里的电视上看的,而且刚进青春期的我,也在医院里完美的错过了《流星花园》。

这个小女孩,就是我自己。

此刻的我,正坐在新时代的新华书店里,喝着香草拿铁咖啡,写着文章,守着孩子复习……

轻柔的音乐在耳边响着,书店里不再是满屋的柜子,而是充满新奇的东西,来自世界各地,各个领域的书籍。有儿童区,有文创区,有阅读花园,有沁人心脾的咖啡,有舒适柔软的沙发,有风景宜人的公园……

总之,在这儿坐着,即便不看书,也是感觉非常好的。因此,今日的日更,也让我想到了这个主题。

回忆起小时候逛书店的场景,写着写着,鼻子一酸,几度落泪。因为妈妈已经不在了,那个引导我、陪伴我,即便在病痛中还要匀出钱给我买书的妈妈,在我高中的时候,就离开了,留下了永恒的思念给我。

她留给我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对读书的热爱,也因此,改变了我作为一个农村女孩的命运。那时候,农村女孩,如果不是出自老师家庭,几乎很难跟童话、经典之类沾边。

到县城读高中时,我的女同学家里,柜子上几乎全是世界名著了,那时候几米漫画和心灵鸡汤盛行,可我却买不起,只能借来看。《读者》《青年文摘》《意林》定不起,也只能等别人看完了,再借来看。

如今,我已是两个女孩的妈妈了。养育女孩的一份执念,就是希望引导孩子们爱上书店。所以,一次次不厌其烦的带她们逛书店,看书城。可五颜六色的体验空间对她们诱惑太大了,饮料和华夫也更有吸引力,孩子们很少会安安静静地坐下来看完一本书。

也许,孩子们还是太小,一个六岁半,一个四岁半,我脑海中的记忆,起码也是八岁了。

关于买书早些年的记忆,基本上就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那几本书,后面在县城读高中,几乎每逢周末也会一个人去书店呆着,买一点辅导书或者随意翻看一些书本。

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咖啡,没有椅子,几乎都是站着。不曾想,时光一去这么多年,濒临倒闭的书店摇身一变,成了文创空间,休闲时尚,打卡胜地。

曾经有人说过,读书自由,其实真的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我以前不觉得,可现在真的发现,是真的。

买书自由是很容易实现的。现在买书有很多渠道,可以随时网购,也可以现场选购,总之,书本,相对于衣服、护肤品、旅行等等,甚至于眼前的这杯香草拿铁来说,都不是什么奢侈品。

读书自由才不容易实现。因为在工作、家庭、社交、养育等等各种事情之余,你才可以真正静下来好好读一本书。除了少数拆书人,靠读书写作也能赚钱的人来说,周四的下午,能淡定从容地坐在书店里,而不在工作岗位上,这就是其中的一个自由。

“请告诉我,你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在职业选择上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我拿上来一本《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对第二章“成本 不要只盯着钱”感兴趣,便翻开来看了几页,然后看到这一句。

突然想,自己是挺满足的,但还在付出。当然,妈妈的点滴付出,给我打下了读书的基础。

而今陪着孩子复习,又在写作的我,并非为了兴趣放弃职业,仍然在自己的选择上付出,不求回报。代价如何?无从知晓,但薛教授告诉我,不要只盯着钱。

爱上读书的人,我想不管过多少年,都是“菁菁者莪,在彼中阿”。希望我的孩子们,会知道这个故事,也真的爱上读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店记忆:爱上读书的菁菁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