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访古7(万荣编)

万荣县系1954年由万泉、荣河两县合并而成。

北魏道武天赐元年(404年),夏世祖赫连勃勃入侵,邑人薛通率宗族千余户,凭借孤峰山地势,筑城防御,后称“薛通城”;唐武德三年(620年)重修薛通城设万泉县。

荣河县,秦时因位于汾河南而置汾阴县;唐开元年间重修后土祠时发掘出土一宝鼎,于是改称宝鼎县;宋时因“荣光幂河,视为祥瑞”,又改称为荣河县。


万荣县荣河镇中里庄村八龙寺塔,位于村东台地,两边临沟。《荣河县志》记载:“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宋真宗祀汾阴过此,见八龙垂象之瑞而建寺。”后寺毁塔存,塔为七层楼阁式砖塔,高约23米余,平面正方形,实心。塔北面腰间镶有宋熙宁七年(1074)修八龙寺的碑记,高宽各0.62米。2013年3月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1张图片

这处文物距中里庄村2里,地处野地,四无遮拦。古塔近年刚修缮, 并新建了大佛殿、钟鼓亭,新建建筑有破损,未知是建筑质量问题还是人为破坏。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2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3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4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5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6张图片
 金完颜亮正隆元年(1156)的钟


荣河镇有一座吕祖庙戏台。戏台在这个旮旯,两边并列的是粮库,上世纪70年代建筑。这个戏台是运城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发现之一。什么年代建筑?梁脊板上字迹看不清了。破败多属自然,人为损坏痕迹不明显。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7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8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9张图片
镂空木雕,相当繁杂而精美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10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11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12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13张图片

这等文物被用来放置牲口草料,只有感慨!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14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15张图片


寻家大院,位于荣河镇刘村村西,是清道光3年进士寻步月的宅第。其院落坐北朝南,有正院与东、西偏院,正院系前后两进四合院,前院有大门与东西厢房,后院有东西厢房与正房。东偏院已毁。正院大门对面有砖砌影壁,两侧原有石旗杆一对,现一石旗杆完整,石狮子底座,中部漏斗,高越8米;另一仅存底座。

寻步月,官至福建按察使,江南兵备道。二子寻銮炜,咸丰二年进士,历任湖南湖北主考、潼关道等职,编纂了光绪版荣河县志;五子寻鑾晋,同治进士。

 録《寻步月留余堂匾额跋》:

吕子云:“花尽发则枯,水尽流则竭。”话尽口说,事尽意做,便是薄命子,以其无余气也。人生得有余气。以之持已,则有余乐;以之待人,则有余地;以之居官,则有余泽;以之保家,则有余庆;是余之一字,有许多受用处。特患人不知留,即知之仍不肯留耳。余尝镌一图章曰:“酒饮微醺花半开”,亦留余意也。今取以颜其堂,既用自励,且愿我子孙,世世共守此训也。

这是里巷道闾门,门额“嵋冈萃秀”,嵋冈指绵延运城的峨嵋岭,系汾河与涑水河的分水岭。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16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17张图片
 路右就是寻家大院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18张图片
正门对面影壁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19张图片
正门及西偏院门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20张图片
正门已经堵死,一种无奈的保护措施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21张图片
影壁上面的仿木石雕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22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23张图片
西偏院门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24张图片
西偏院门上砖雕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25张图片

影壁旁边原有有一对石旗杆,现存一个,另一边只有底座了。石旗杆是科举功名的标志,一开始是进士,后来秀才、举人也建旗杆。记得在福建参观土楼,到塔下村见到祠堂前石旗杆林立。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26张图片


光华乡杨蓬村樊成章德行碑楼,建于清咸丰9年(1859),保存完好,体量大,砖楼,题“例授登仕郎樊公讳成章字斐斋德行碑”。登仕郎,正九品。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27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28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29张图片

“南金”,南方的杰出优秀之士,指代出众超凡的人才。重南金,是名重南金的意思。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30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31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32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33张图片


荣河镇北辛庄村舍利塔,原是崇圣禅院内附属建筑,创建于明洪武16年(1383年),现寺毁塔存。塔为三级覆钵式砖塔,通称喇嘛塔,高21米。平面为正方形,边长7.8米。一、二层为正方形,三层为圆形覆钵,塔顶相轮已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34张图片

北辛庄村几年前已整体搬迁,新村整齐统一。路过新村再往下走4公里左右,倒也全是水泥路,便是原来的村子,只剩下两三户,正是杏子肥菜花稀的时节,“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一片荒凉寂寥。返回时在村口碰到一村民,问他为什么不迁上去住,他答:“哪里住还不一样?!”。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35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36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37张图片

北辛庄村就在汾河边,站在舍利塔所在高崖边远望,汾河如带。可惜当天天气原因看不清。

舍利塔维修后航拍截图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38张图片


薛瑄家庙及墓地,位于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2013年3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薛瑄(1389-1464),字德温,今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永乐19年进士,历官山东提学佥事、大理寺少卿、大理寺丞、大理寺卿、礼部侍郎、翰林院学士等职,晚年辞官居家讲学、著述,年七十有二卒。赠礼部尚书,谥文清,隆庆6年,朝廷降旨准予从祀孔庙。

薛瑄墓地(文清祖茔)在村西,坐南朝北,由北向南有砖影壁、阙门、牌楼、陵园。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39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40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41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42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43张图片

牌楼,清乾隆年间建  ,正面匾额 “文清祖茔”,背面匾额“薛公坊”。牌楼两边的神道碑,及牌楼下面的记事碑。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44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45张图片

墓地围有土墙,南北长160米,东西宽101米,古柏幽森,气象肃穆。现存19通明代石碑,墓冢百余座。薛瑄墓在墓地东侧,冢高1.50米,周长18米。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46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47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48张图片

这个“真儒里”碑楼,在村边大路旁,碑是明嘉靖35年(1556)的碑,碑楼于1987年移建于此。上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其武将军题写“薛文清公故里”。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49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50张图片

薛瑄家庙始建于明万历28年(公元1600年),原有前后两院,现存前院,坐南朝北,南北长31.6米,东西宽13.4米,建筑有牌楼、正殿及东西廊房等。正殿塑有薛瑄像一尊,高2米。据说庙内存有《薛文清公全集》明万历43年(1615年)木雕书版1080块,2块明代石碣,1通薛瑄线刻像碑,木刻对联三幅,傅山所书一幅。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51张图片

在村里见到的另一家庙及古树。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52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53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54张图片
寻常巷陌,人道薛瑄曾住

河东薛氏是蜀汉灭亡后从蜀地内迁至河东的一支豪强家族。《新唐书》记载:(东海相)衍生兖州别驾兰,为曹操所杀。子永,字茂长,从蜀先主入蜀,为蜀郡太守。永生齐,字夷甫,巴、蜀二郡太守,蜀亡,率户五千降魏,拜光禄大夫,徙河东汾阴,世号蜀薛。二子:懿、始。懿字元伯,一名奉,北地太守,袭焉陵侯。懿生三子:恢、雕、兴。恢一名开,河东太守,号“北祖”;雕号“南祖”;兴号“西祖”。北祖一支在北魏初即式微;南祖一支沿武力豪族的道路发展,有薛安都、薛仁贵的薛家将;西祖由武力强宗转变成文化士族,有薛道衡、河东三凤、薛稷、薛瑄等,以及离开故土的薛居正。

薛氏的势力范围在龙门、稷山一带,这里地处华北西入关中之要道,乃兵家必争之地。薛氏既要面对北来之胡骑,又要面对西侵的氐羌,多秉承武勇粗豪门风,崇尚武功。薛氏在晋时还受重用,十六国时期薛氏未尝仕于朝,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四:永嘉之乱,中原沦陷,汾阴薛氏,聚族阻河自保,不仕刘(渊)、石(虎)、苻(坚)者数十年。汾河之南的薛通壁和黄河以东的薛壁是当时抗击胡人的主要据点。“河东薛氏,涵养于魏,兴于周,隋唐盛极”。薛曜娶唐太宗之女城阳公主,薛绍娶唐高宗、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薛敞娶唐睿宗之女哪国公主,门庭显赫。自五代以下开始式微,元代薛氏家族归隐山林沉默于世,宋明科举,薛氏子孙如薛居正、薛侃、薛祥、薛禄、薛显、薛蕙、薛应旗、薛允升、薛福成等以才入仕者甚多。


里望南阳村寿圣寺塔,在村里学校后面一公司院内,坐北朝南,为八角十一层楼阁式砖塔,总高30余米,一层塔檐砖雕仿木结构斗拱,二层以上出叠涩砖檐,塔刹已毁,2013年5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55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56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57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58张图片

南张乡太赵村稷王庙,现存正殿和戏台,2001年6月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建的山门

进山门,看到戏台背后。

戏台创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年),后拆毁,现存建筑为1921年重建。

正殿的木构部分属北宋遗存,清同治四年(1865年)曾重修。

前廊一根雕龙石柱,其余为木柱,有其故事。

正殿无通长大梁承托,俗称“无梁殿”,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庑殿顶,殿内梁架六架椽屋分心用三柱,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座宋代庑殿顶建筑。

正殿内北墙上镶嵌的石碑,现移嵌在正殿东墙上。碑文:“今有本庙自建修年深,虽经兵革,殿宇而在,现有舞基不曾兴盖。今有本村等谨发虔心,施其宝钞二百贯文,创建修盖舞厅一座,刻立斯石矣。峕大朝至元八年(1271)三月十三日创建。”

据此碑文,可知元朝初期戏剧登台表演已很普遍。它对了解和研究我国戏剧发展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庑殿顶,“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

古代建筑屋面等级,第一位:重檐庑殿顶,用于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第二位:重檐歇山顶,常见于宫殿、园林、坛庙式建筑;第三位:单檐庑殿顶;其后单檐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攒尖顶,见于亭台楼阁。

万荣东岳庙在县城,创始年代不详,唐贞观年间(627~649)已有之,元至元二十八年至大德元年(1291~1297)重建,明清又予以扩建和修补。主要建筑有飞云楼、午门、献殿、香亭、天齐大帝殿、阎罗殿,1988年1月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样规模的古建群,5元门票,多么亲民,更暖心的是售票的小姑娘提示:你们有六十吗?六十以上免票!

山门

一进山门就是飞云楼,不愧名楼,蔚为壮观。

飞云楼为纯木质结构,元明风格建筑,外观三层,内部实为五层,高23.19米,民谚有“万荣有个解店楼,半截插在天里头”。全楼斗拱密布,玲珑精巧,与应县木塔并称为“南楼北塔”,是现存古建筑中难得的实物资料,被誉为“中华第一木楼”。

外观六层檐,如同 3个单体建筑相叠而成,华丽壮观,毫无僵直之感;六层楼檐及平面变化以及翼角和歇山的设置,使飞云楼外观富丽多变,展示了中国楼阁式建筑特有的造型艺术,体现了古代建筑技术的纯熟。

山门和飞云楼之间
进入飞云楼
从飞云楼向里望
午门里回望
进入午门
进入献殿

香亭及正殿


香亭和大殿
大殿侧后方

东岳庙祭祀的是五岳正神之首、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东岳大帝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祸福,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

阎罗殿
地狱
从后往前看


万荣孤山,又称介山、方山、绵山和景山等,顶上有法云寺遗址,北麓山半有万泉古城。万泉古城最初是薛强垒,后为薛通城,再后为万泉城

苻坚如河东伐张平,自与数百骑驰至薛强垒下,求与相见。薛强使主簿责之,因慷慨宣言曰:此城终无生降之臣,但有死节之将耳。苻坚诸将请攻之,苻坚曰:须吾平晋,自当面缚。舍之以劝事君者。后苻坚伐晋,军败,薛强遂总领宗室强兵,威振河辅,大破慕容永于陈川。姚兴闻而惮之,遣使重加礼命,征拜友光禄大夫、七兵尚书,封冯翊郡公,转左户尚书。年九十八,卒。赠辅国大将军、司徙公,谥曰宣。

《元和志》 卷12万泉县: “薛通城者,后魏道武帝天赐元年,赫连勃勃僭号夏,侵河外,于时有县人薛通,率宗族千余家,西去汉汾阴县城八十里筑城自固,因名之。武德三年于薛通故城置万泉县。”

法云寺, 因天将雨时,云笼山峰,寺藏云中,故名“法云寺”。

四合院布局,现存建筑有山门、正殿、东配殿及西耳房,正殿为元代遗构。

古井

塔林

孤山的董永与七仙女塑像,万荣皇甫乡小淮村有“董永故里”的匾额,民间有织造“合婚布”的传统。“董永传说”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万荣县文化馆、东台市文化馆、常州市金坛区文化馆一并获得“董永传说”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李家大院是晋南富商李子用的私人宅院。创建于清道光年间,原有院落20组,现存院落11组,另有祠堂、花园等。整个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又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李子用留学英国,娶英国女子麦克蒂伦为妻,部分院落为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是全国众多富有地方特色民居中的一朵奇葩。与乔家大院、李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59张图片

门额:“修德为善”,对联:“省台前设棋枰欢留朋友; 一经楼上藏书籍遗训子孙。”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60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61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62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63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64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65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66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67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68张图片

门额“怀永图”,出自《尚书·太甲上》:“慎乃俭德,惟怀永图。”要重视节俭之德,怀有长远谋划。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69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70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71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72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73张图片
门额“集庆”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74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75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76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77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78张图片
阎锡山题:“博施济众”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79张图片

这个水井,让我想起我们村的老井。老井在大槐树下的高台上,有一间井房,大槐树上高高挂着不知那个年代的铁钟,钟绳垂下来但小孩却够不着。井房里是一辘轳一柳罐一石槽,虽然汲水的柳罐已经不是柳条编制而是铁质的了,但人们还是习惯叫做柳罐。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80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81张图片

螽斯衍庆,螽斯:昆虫名,产卵极多;衍:延续;庆:喜庆。旧时用于祝颂子孙众多。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82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83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84张图片
河东访古7(万荣编)_第8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河东访古7(万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