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撞见意外横财

随笔:撞见意外横财_第1张图片

坊间茶余饭后调侃房产江湖趣事:五年前。某男包二奶,购进一套四十万房子给二奶住,每个月给二奶三千块钱。今年跟二奶分手了,某男把房子卖了,得款百二十万,算下来不但白玩了二奶六年多,最后还净赚六十万。某男感慨万千,原来包二奶也是种投资啊!老婆得知道后,一个巴掌甩过来,怒骂道:为什么你不多包几个?

近些天,我埋头整理藏书,也发现了隐藏在书堆里面的趣事:部分书十多年前买来不过二三十元,现在二手价居然两三百元,而且有的已经不再出版,弥足珍贵!就是说,那些书不但增长了我的知识、给了我心灵的愉悦,还悄悄地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横财。虽然把书籍与二奶放在一起,对书籍有些亵渎,但我也禁不住感慨万千:当时何不多买几本呢?

参照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当全民皆商追逐财富梦想,如果你此时再奢谈理想情操、价值意义等争吵不休而没有标准答案的话题,无异于向中低收入阶层调研北上广房价高低那样不着调。境界不同的人对世界万事万物的定价高低自然有别,交易就无法成立。社会道理其实也不过如此,比如人际间互动言谈,十之八九是废话,但正因为是废话才有约定俗成如商品一斤几元有价格标签,人们不用思考就可以听懂开始交易,我们许多社会互动才可以继续下去。但问题是可那些看似不着调的,又不提供标准答案的书籍,最后却成为我们共同理解这个世界的基点。

随笔:撞见意外横财_第2张图片

更为吊诡的是,那些远超时价的书,恰恰是那些思想深刻、问题尖锐、爱憎分明的著作,而不是柴米油盐酱醋的日用消费知识。那些书,即使时光蹭刮、即使一版再版、即使迹迹黄斑,它们依然静静地潜伏在人们常常忘记但耳熟能详的某角落。它们也许寂寞无闻、也许筚路蓝缕,如商周青铜器物锈绿着岁月的风尘,但内敛的光华却草木般生长着人们不经意间被饥饿唤醒的饕餮欲望。反观那些胭脂时尚、励志煽情、奇闻怪事的书籍早已沦为按斤收购的废品。为何呢?思考许久,答案也许就藏在密尔的话中:做一个不满足的人胜过做一只满足的猪;做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胜过做一个满足的傻瓜。

时间不舍昼夜,人间沧海桑田。某男提起裤子卷着巨款消失在市场泡沫的幻影里继续着醉生梦死,二奶人老珠黄独倚栏杆回望天宝年间事。那些耽美人性欲望过后的得失如何呢?虽然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却无权躲避生命的困境:人类最难堪的存在就是灵魂必须时时刻刻面对日渐式微的肉体,在生命尽头,肉体消失,灵魂何去何从呢?我想,那些经典的书也许会告诉我们方向,或者给我们思考的线索……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笔:撞见意外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