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八章

备注: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甲乙本”被认定是最接近老子原版《道德经》的,特别是甲本(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通行版本都是被篡改过的)。

所以未来每一章前面我都会写两版文字——通行版&帛书甲乙本版,以便大家对照纠错,通行版的文字是按上面图片的这本书摘抄的。

但是解读,都是按帛书甲乙本的来解读,欧耶!

好了,现在开始~


通行版: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帛书甲乙本矫正版:

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罗博士解读:

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同“上善若水”。上善的大境界像水一样。水善利万物、滋养众生,而不为自己争夺任何利益,安静地处于大家都不喜欢的低洼之处,坦然地把自己放低,这种品性就是接近“道”的。

老子认为,利他、无我、安静而平淡,将自己位置放得很低,就是悟道的领导者。

居善地:善于选择自己的位置,把自己放低。

举例:曾有一位人送范仲淹一块地,说如果把祖坟放在这里,那么将世世代代出大官。范仲淹说“如果我家出大官,不如整个国家人才辈出”,于是将地买下来盖了文庙,供天下学子在这里读书。

他没有据为己有,而是借地的好风水,供学子读书用。

心善渊:悟道者的心像深渊一样深邃,把心放空,但又不是什么都没有(渊是有水的),还有深邃的核心在。

启发:你的心是空的,才最接近“天之道”,才容易学习接纳别人的想法,才不那么纠结,才最利于身心健康。

与善天:给予的时候要像天一样,补其不足,不求索取。

老子很反对把仁慈挂在嘴边。

如果您能“与善天”,像天一样给予,心宽厚,不报任何回报,就是为大家服务,尤其是对待不足的,无声无息地去帮,那您真的就是接近“道”的品质。

举例:罗博士小时候家穷,没有肉吃。与邻居家用一个厨房做饭,每次罗博士家把菜炖上就走了,然后邻居做饭时,就会夹几块肉放到他家锅里。而且人家也不声张不说,也不求任何回报。

公司领导也是要向天一样给予,在老天眼里没有“废材”,看你不足了就无私地给你补给。

举例:稻盛和夫一辈子都没有辞退一个员工,看到他不足,要么就换一个适合他的岗位,要么就补足他,这是领导者的境界。

言善信:说话要有诚信,有规律、有准头、靠谱。

启发:教育孩子也是一样,要诚信。

举例:曾子杀猪的故事。

曾子太太本来是骗孩子杀猪给他吃,结果曾子真的把猪杀了——你失信于孩子,你以后就没法教育孩子且与其相处了。所以父母的言行要慎重,千万不能欺骗孩子。

管理工作也是一样,如果公司的制度朝令夕改,这不是一个好的管理境界,至少我们要保持命令在一段时间内是稳定的。

政善治:管理善于治理。虽然说的是水,但是说的是悟道的管理者,要学会水的滋养的品行:旱了就下点雨,涝了就停止,学会随时调整。

事善能:在做具体事情的时候,能蓄积能量,非常有才干。水能载舟、能除污、能发电……能做很多具体的事情。

动善时:动起来善于根据时间调整自己的状态。夏天是雨水,冬天是冰。

启发:做事能考虑到时间的变化,考虑到时机是否成熟。

老子讲的这些品行,都是解释“上善如水”的,说的是水,但讲的是悟道的领导者,都是非常高明的做事法则,如果我们能把它体悟透,您做事会知道因势利导,因时而变。

夫唯不争,故无尤:你不去为自己争夺利益,因此你不会犯错误。

尤:超出一般规范,过失。

您在做领导者,是为大家服务的,如果一旦为自己的利益,为大家服务的过程就会大打折扣,行为就会偏差,就会犯错。

启发:做事要效仿水一样,从容不争。

举例:六尺巷的故事。(故事就不赘述了,大家应该都知道吧,看看下面这封家书应该就一目了然了)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记得点赞哈~谢谢


以上正文内容均来自喜马拉雅听上罗大伦博士的“每天聊点《道德经》”,如果我总结的文字有差异或者不到位的地方,那的确是果然童鞋目前的理解有限,还望大家谅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