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实为证,蜀汉后主刘禅对权臣诸葛亮并无猜忌。

刘备死后,“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蜀汉后主刘禅与诸葛亮也有约定,“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刘备永安托孤后,下诏给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建兴元年,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以丞相开府治事。同时,诸葛亮领益州牧,还兼领司隶校尉,假节钺。刘备死后,诸葛亮的权力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位权臣,只要他愿意,就如同刘备说的,可随时“取而代之”。

史实为证,蜀汉后主刘禅对权臣诸葛亮并无猜忌。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那么,作为蜀汉后主的刘禅,对这么一位权臣,是否有猜疑忌惮呢?

有人说有,理由是诸葛亮死后,刘禅干了两件事令人不解。

一是诸葛亮死后,刘禅发布了诏令,禁止官员为诸葛亮奔丧。

二是诸葛亮死后不久,蜀汉全国各地都请求为诸葛亮立庙,刘禅再次禁止他们立庙。

那么,这是否说明刘禅表面上尊敬这位相父,背地里却很恨他呢?

史实为证,蜀汉后主刘禅对权臣诸葛亮并无猜忌。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其实不然,我们追条分析。

首先,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发布诏令禁止为诸葛亮奔丧呢?可能有以下原因:

其一,诸葛亮死后,诸葛亮遗命葬自己于定军山,遗体不还成都。官员奔丧要从成都赶往汉中,而此时军中因魏延叛乱,杨仪还在和魏延火拼呢!官员前往汉中奔丧,必然陷入乱军之中,十分危险。

其二,季汉朝廷几乎所有官吏都是诸葛亮的属吏。按照东汉礼仪制度,下属官员有为上级官员服丧的规定。如果丞相府,益州地方政府,司隶校尉府属官全部赶往汉中为诸葛亮奔丧,那么将造成整个蜀汉政权立马陷入瘫痪。所以,当谯周闻诸葛亮卒,立即从成都动身去了汉中,他一走,刘禅立马下诏禁止官员为诸葛亮奔丧。蜀汉朝廷为诸葛亮服丧的,只有谯周一人。

诸葛亮是蜀汉的中流砥柱,他一死,蜀汉全国人心惶惶,西南随时都可能有动乱发生。当年刘备一死,就马上发生了叛乱。诸葛亮一死,刘禅暗弱,蒋琬刚刚接任,蜀汉朝廷需要时间收拾局面平稳过渡。所以,刘禅下诏官员不许为诸葛亮奔丧,是为了稳定朝局,是非常明智的决定。

史实为证,蜀汉后主刘禅对权臣诸葛亮并无猜忌。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后来蜀汉各地请求为诸葛亮立庙被刘禅拒绝,这又是为何呢?可能有以下原因:

其一,当时诸葛亮的声誉已经盖过了刘备,若是放开让各地为诸葛亮随意立庙祭祀,很可能造成诸葛亮庙多过刘备庙的局面。大家都去祭祀诸葛亮了,那么置蜀汉开国皇帝昭烈大皇帝于何地呢?

大家知道现在成都的武侯祠其实最开始不是武侯祠,而是昭烈庙,是刘禅在成都为刘备立的庙。后人将诸葛亮搬入了昭烈庙,开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君臣合祀的先河。后世因为诸葛亮的风头盖过了刘备,干脆改昭烈庙为武侯祠。其实武侯祠是刘备的衣冠冢,跟诸葛亮没关系,被诸葛亮喧宾夺主了。

诸葛亮死在公元234年,直到27年后,公元261年诸葛亮儿子诸葛瞻进了尚书台“统摄国事”,朝廷才听从步兵校尉习隆,中书侍郎向充的建议,为诸葛亮在定军山诸葛亮墓附近的沔阳立庙。

刘禅禁止各地为诸葛亮立庙,是朝廷礼秩问题,季汉朝廷是怕乱了尊卑秩序,而非其他。

史实为证,蜀汉后主刘禅对权臣诸葛亮并无猜忌。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们从诸葛亮死后的两件事可以看出,刘禅对诸葛亮是没有猜忌怨恨的,而是尊敬的。

第一件事,《三国志.邓张宗杨传》里,裴松之引《华阳国志》记载了李邈上疏后主的事。当时诸葛亮刚卒,后主刘禅素服发哀三日,李邈上疏后主,指斥诸葛亮为权臣,说“今亮殒没”,“大小为庆”。刘禅是怎么对待这位在诸葛亮刚死就说他坏话的李邈呢?“后主怒,下狱诛之”。刘禅对待说诸葛亮坏话的李邈,二话不说直接杀掉。

第二件事,刘禅是怎么对待诸葛亮的后人呢?诸葛亮只有一个亲生儿子诸葛瞻,对待这个诸葛亮唯一的继承人,在诸葛瞻十七岁时,刘禅就将公主许配给了他,拜他为骑都尉,然后第二年再升为羽林中郎将,接着升为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景耀四年,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为平尚书事,即是此时诸葛瞻与大将军董厥一同“统摄国事”。诸葛瞻的升迁速度,简直就是坐火箭,刘禅是一直把诸葛瞻当丞相来培养的。而据史料分析,诸葛瞻本人并没有什么本事,他能“统摄国事”,做到同乃父诸葛亮一样的位置,完全是因为刘禅对他的特别优待。

史实为证,蜀汉后主刘禅对权臣诸葛亮并无猜忌。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综上所述,可以说刘禅对于诸葛亮一直是尊敬的,他们君臣之间没有嫌隙,刘禅也按照刘备遗诏着实做到了对丞相”事之如父“。

(参考文献:《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国志.邓张宗杨传》,《华阳国志》)

你可能感兴趣的:(史实为证,蜀汉后主刘禅对权臣诸葛亮并无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