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

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

首都博物馆,1953年开始筹建,1981年正式对外开放。

原馆址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孔庙。

新馆位于西长安街的西延长线上(地铁木樨地站出来,往东南方向走300米左右即到达),2001年12月奠基兴建,2006年5月18日正式开馆。

首都博物馆藏品丰富,功能完善,保存与陈列着北京约70万年的人居史、3000多年的城市史、800余年的京都史的珍贵遗存,也收藏和陈列着众多中华文明的瑰宝,总数超过20万件

首都博物馆内部,分为互不连接的两部分。一个叫方厅,里面有北京历史文化常设展览、老北京民俗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

【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_第1张图片

另一个叫圆厅(暂时还没有开放),陈设有北京古代佛塔文物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

【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_第2张图片

圆厅建筑外观是仿青铜器型,露在外面一部分,使得整个建筑非常别致:

【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_第3张图片

下面是首都博物馆的部分馆藏精品。

1、克罍与克盉

北京是我国最早的城市之一,但最初建在哪里,一直没有定论。

1986年,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遗址1193号大墓出土了这两件文物:克罍(lei)与克盉(he),才有了个实锤的说法。

克盉,通高26.8厘米,口径14厘米。酒器,圜顶盖,盖顶正中置半环形钮,盖沿处置一半环钮,上有环链与鋬相连。侈口、方唇、直颈,前有管状流,后有兽首鋬,鼓腹、分裆,下接四圆柱足。盖钮两端各有一对凸目和角组成的兽面,盖沿及颈部均饰以云雷纹为地的四组长尾凤鸟纹,腹部光素。

克罍,通高32.7厘米,口径14厘米。酒器,弇口,圆肩,鼓腹,圈足,有盖。双兽首耳,衔环。一侧下腹部有一兽头形鼻,盖及器身肩部饰圆形涡纹,颈部及腹部各饰一凸纹和凹弦纹。

在克盉和克罍的内壁,铸刻着相同的43字铭文,主要内容是讲周王在分封仪式上,褒奖了太保召公奭(shi)的功德,并且将召公分封在燕国作侯;但是实际就封的是“克”,同时还赐予了一些部族由燕国来管辖。

太保召公奭(shi)与太师周公旦都是西周开国重臣,共同辅佐周武王和周成王治理国家,地位非常高。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周王将燕国封给太保召公奭,但太保要继续留在都城辅佐王室。

于是,召公长子克代替他成为第一代燕侯。“克”非常荣耀,将这件事记述在青铜器的铭文中,克盉与克罍也由此得名。

“克”,是最早建立北京城的人,而琉璃河一带就是最早的北京城所在。

【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_第4张图片
【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_第5张图片
【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_第6张图片

2、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

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1955年出土于西城区定阜大街西口。

这件瓷塑像高67厘米,通体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胎质洁白细腻。

菩萨像头戴宝冠,宝冠上有小化佛,已残。上身穿袈裟,下身着长裙,胸前及衣裙上饰联珠璎珞,手腕戴臂钏,全身装饰十分繁缛。

菩萨额头宽阔,双目微闭,端庄慈祥,气质高雅。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放在右膝上,神态优美,呈观水中月姿势,故称水月观音。

【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_第7张图片
【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_第8张图片
【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_第9张图片
【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_第10张图片
【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_第11张图片

3、元代青花凤首扁壶

元代青花凤首扁壶,1970年出土于北京旧鼓楼大街豁口元代居住遗址。出土时,碎为48片。2003年,国内著名古陶瓷修复专家蒋道银先生受首博之托,对凤首扁壶进行修复。

此器高18.7厘米,口径4厘米。壶体扁圆,直颈小唇口,浅圈足,底足在沙胎上挂一层很薄的护胎釉。

该壶以昂起的凤首作流,以卷起的凤尾作柄,凤身绘在圆形壶体上部,双翅垂至壶体两侧,壶体下部则装饰盛开的牡丹,呈现一种凤鸟飞翔于牡丹丛中颇富情趣的情景。白地兰花,色彩鲜艳,清新雅致,主题突出,更增添了几分艺术感染力。

凤首扁壶采用多种制作工艺:壶流采用模制成型,壶柄以手捏塑成型,壶体为雕镶成型法,最后琢成整体,是一件具有很高历史艺术价值的珍品。

【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_第12张图片

4、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僧帽壶

北京海淀区出土。此僧帽壶束颈、鼓腹、圈足,鸭嘴流,扁平柄,通高19.7厘米,口径16.3厘米,底6.7厘米。

此壶颜色白里透青。柄上贴塑云头形花片,壶盖卧入佛冠形口内。胎质细腻,釉面莹润。

僧帽壶是元代创新的品种。僧帽壶是蒙藏地区佛教僧侣做法事时的用器,寺院所藏多为明清时烧制的。

元代景德镇烧制的僧帽壶,目前国内收藏仅此一件。

【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_第13张图片

5、景德镇窑珊瑚红地珐琅彩花鸟瓶

景德镇窑珊瑚红地珐琅彩花鸟瓶,清雍正时期制作,高21.5厘米,口径3.5厘米,底8.2厘米。

通体以珊瑚釉作地,以珐琅彩绘碧桃和翠竹。腹部和颈部各有一只小鸟,蜜蜂飞舞于花丛,呈现出一派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景象。

该瓶造型线条优美流畅,装饰及工艺技术等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彩绘讲究、造型秀美、纹饰细腻、构图考究,表现出了雍正时期珐琅彩发展特点和官窑器物的整体风貌。

如此瓶形制纹饰,国内仅此一件,为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

【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_第14张图片

6、乾隆御制碑

在首都博物馆前广场的东北角,矗立着一块高6.7米、汉白玉石材的巨大石碑。这就是目前京城最大的石刻文物、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乾隆御制碑分为碑身、碑帽、碑座三个部分,帽和座各有两个,一共五件。全碑总高6.7米,重40多吨,汉白玉石材,保存非常完好,碑身上全部是少见的乾隆正楷手书《皇都篇》《帝都篇》,由满汉两种文字写成。

这两篇文章是这个巨型石碑最大文物价值,是研究和展示北京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实物文献。碑座为束腰须弥座,刻有卷草花纹,精美异常。

该碑曾立于北京天桥十字路口西北方的"斗姆宫"内,1915—1919年间被移至先农坛。后因种种工程,碑的各个部件陆续被埋到地下,直至2005年才被重新发现。

【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_第15张图片
【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_第16张图片
【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_第17张图片

7、北宋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

北宋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高27厘米,口径3.3厘米,北京顺义辽代净光舍利塔基出土。

壶体是一个坐着的童子形象,头戴莲花形花束冠,身穿对襟长袍,长袍的袖口、衣褶和飘带都清晰可见。

这个童子五官端正,双目微闭,神态自若,手中捧着一本经书。

他可能在回味经书里所写的内容,不过更有可能是背书累了,闭上眼睛睡觉了。

童子的身体中空为壶腹,莲花形头冠上设计有壶口,用来注水。童子所捧经卷上端的长方形孔就是壶嘴,而壶柄则在童子的身后。

这件执壶以儿童作为壶的整体形状,把壶的各部分功用都巧妙地融合在人体各个部位里面,器物造型、功用颇费一番功夫,是北宋定窑瓷器中匠心独具的一件作品。

【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_第18张图片

8、乾隆缂丝十二章龙袍,乾隆皇帝曾经穿过

清代皇帝服饰,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龙袍又称为吉服,比礼服略低一等,是皇帝在一般性的吉庆宴会、朝见臣属的时候穿的,也是常常见到的帝王服饰。

十二章龙袍,最为珍贵之处是在袍服的衣领双肩、前胸后背、前后身下幅的不同部位,缂织了象征最高统治权力的十二章纹。据说乾隆皇帝真的穿过这件龙袍,但只是一回。

首都博物馆珍藏的这件龙袍,是清代皇帝吉服的代表。长150厘米 通袖宽200厘米。

以明黄色缂丝卍字纹为地,施三色捻金线缂织龙、蝙蝠、灵芝云、十二章、海水江崖、立水八宝纹饰,以黄色三枚团龙江绸为里;形制为圆领,右衽,四开裾马蹄袖,直身长袍式。龙袍缂丝细腻,缂工精湛,质地紧密,构图规整。 

【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_第19张图片


以下几件镇馆宝物,因圆厅并未开放,所以未能亲睹(图片来源首博官方网站)

1、伯矩鬲

伯矩鬲,西周青铜器,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出土,是首博的镇馆之宝之一。

它上面有十五个文字,对确认燕国的位置有重大意义。伯矩鬲上面共有7个牛头的形象。

【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_第20张图片

2、班簋

班簋并非燕国器物,原主人是西周时期的毛伯班,故称“班簋”。

此簋有4个兽首环耳,以内卷象鼻为足将簋身悬起,造型奇特罕见。器腹内底铭文多达198字,记述了贵族班追随大贵族毛公东征的史实,这一史料与秀丽的文字都具有重要价值。

出土于北宋年间,被视为簋中之宝而为历代皇家珍藏,曾为乾隆皇帝的爱物,一直珍藏在清宫内,收录于《西清古鉴》,但在清末战乱中失踪1972年,北京市文管处从通县一处即将熔炉的废铜堆中抢出,方使国宝重见天日。

【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_第21张图片

3、翠扳指

扳指由古代的韘(音shè,《说文》曰:“韘,射也”,说明此器为骑射之具)演变而来,初见于商代,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十分流行使用扳指了。到清代已演化为纯粹的装饰品。

此扳指高2.5厘米,直径3厘米,通体光素,琢磨细腻,绿色鲜亮浓艳,极为精美。

这是当年戴在太监李莲英大拇指上的,在李莲英墓出土,颜色翠绿,透明度极佳。

【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_第2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首都博物馆】在这里看70万年人居史、3000年城市史、800年京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