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

       性格内向的我很少去KTV,就算和朋友一起去KTV,虽然很想唱歌,但是自己也知道自己唱歌是个啥水平,压根不敢开嗓,属于坐在角落磕着瓜子,啃着西瓜,看朋友们大展歌喉的那一撮群众。心里也很羡慕那些唱歌唱得好的朋友,想自己练好歌,或许有一天能在朋友面前大展歌喉。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自己一个人去KTV是不现实的:太贵,买套家用KTV会吵(还)到(是)邻(太)居(贵),唱歌又不好听(贫穷是原罪),只能自己一个人哼哼唧唧这样子,满足一下心底的小小愿望。偶然间微信的朋友圈推送发现了全民K歌这款软件,出于好奇下载登录,其多样的K歌玩法深深的吸引住了我,作为全民K歌的某位不知名深度用户,笔者此文将对全民K歌进行分析,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大佬指正。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1张图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产品定位

2、产品功能结构

3、竞品分析

4、用户分析

5、用户调研

6、功能分析和优化

7、总结

1、产品定位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2张图片
数据来源:全民K歌大数据

       结合全民K歌的用户使用功能行为数据来看,带有社交性质的互动功能(直播、歌房、抢麦、浏览动态等)使用比例之和为38%,已经成为除了听歌和点唱两大核心功能外,满足用户需求、增强用户粘性的重要因素。K歌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一个大众娱乐的行为,一个人的声音是孤独的,大家一起才能high起来。听朋友的演唱,同时能够让朋友听到自己的声音,这才是用户真正的诉求。

全民K歌是坐拥数亿人社交关系网的腾讯公司出品的一款K歌应用,通过QQ、微信账号的关联,迅速地建立好友关系,并通过内容的贡献和分享迅速传播。另一方面,通过关注热门大咖,推荐唱将等,建立泛熟人关系链,欣赏他人作品的同时分享出自己的单曲和专辑,逐渐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由此可看出,全民K歌是一款K歌社交的UGC社区娱乐平台

确定竞品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3张图片
数据来源:比达咨询


     2012年,首款移动K歌APP唱吧横空出世,首日注册用户数量便突破10万人,5天之内便登顶了APP store娱乐排行榜,上线一周用户就超百万,“来势汹汹”。然而拥有大量用户的唱吧一直在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用户体验,在消费场景、互动玩法上却一直没有跟上用户需求。再加上2015年上市失败,2016年上市培训至2018培训结束,因为上市的拖累导致唱吧进攻布局也变得保守了很多,比如在直播风口兴起之时,一直在做与不做之间徘徊。种种原因叠加之下,有着流量、社交优势的全民K歌在2016年12月注册用户突破3亿,实现“弯道超车”,抢占了唱吧移动K歌APP“第一大佬”的宝座。

     在全民K歌超越唱吧成为移动K歌市场上的第一玩家,为腾讯音乐娱乐不断贡献营收的时候,K歌这条“赛道”上,也在不断涌入新玩家,区别于传统的K歌模式的产品在接连涌现。

      2018年11月,腾讯音乐娱乐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上市,此时一款定位“社交K歌神器”的APP音遇走红网络,与全民K歌、唱吧不同的是,音遇通过劲歌抢唱、热歌接唱和全民领唱等游戏玩法来开展K歌的趣味性。2019年2月阿里巴巴创新事业群发布了唱鸭APP,之后MAU保持月均超180%的增幅,并成功打入了年轻人群体,有超9成用户为95后。唱鸭首创弹唱新模式,以弹唱为切口来连接用户与音乐、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唱鸭APP负责人曾表示,现在的年轻用户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被动听歌或者唱歌,他们最容易被忽略的需求是参与到音乐的创作中,因此满足用户的“泛创作”需求将开启下一个蓝海市场。在他看来,基于Z世代和圈层文化的崛起,音乐市场也将开启新赛道、新玩法。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4张图片
数据来源:比达咨询


      依据数据显示目前全民K歌活跃用户领跑行业,唱鸭月活跃用户增速最快且成为 95 后最喜欢的K歌产品。2019年下半年中国主要移动K歌APP 95后用户渗透率前三:全民K歌、唱鸭、唱吧。

本文将从功能、市场、用户等方面对全民K歌、唱鸭、唱吧进行分析。

2、功能架构及业务分布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5张图片
全民K歌-功能拆解脑图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6张图片
唱吧-功能拆解脑图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7张图片
唱鸭-功能拆解脑图

3、竞品分析

业务分布

从功能结构图可以看出,全民k歌、唱吧、唱鸭的业务分布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8张图片
业务分布表格

以下以几项业务进行分析

音乐

      作为移动K歌APP,三位玩家的核心业务都是主打音乐及社交,但其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从音乐业务来看,毫无疑问,腾讯在获得环球音乐的版权之后,已经集齐了环球、索尼、华纳三大音乐公司的独家版权,与QQ音乐共享版权的全民K歌,毫无疑问在版权上力压竞争对手。

从音乐的玩法来看


       相较于传统的K歌模式,作为新型弹唱平台的代表唱鸭,其新颖的弹唱模式,截取歌曲片段录歌,缩减录歌时间,满足用户碎片化时间娱乐更吸引95后追求个性化的用户。

Ugc社区及社交

      把KTV从线下搬到线上,到底怎么做用户才会买账,前文也说过:K歌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听别人的歌,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才是用户的真正诉求。

       从产品定位上来看,全民K歌:熟人K歌社交圈,唱吧则是由明星、草根、普通用户的生态圈,而作为新型弹唱平台的代表唱鸭则服务于:95后爱玩音乐群体、具有“泛创作”需求的群体。

       全民K歌的社交优势在于背靠腾讯微信、QQ两位社交“大佬”的关系链支持,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用户,另一方面通过关注热门大咖,推荐唱将等,建立泛熟人关系链,用户留存性较强。2016年直播爆发的风口,全民K歌上线了直播功能,而不是不像唱吧犹犹豫豫之下最终单独推出独立直播APP。随后全民K歌不断通过社区、在线歌房等内容板块建设闭环生态,打造丰富的社交场景。

       唱吧作为首个移动K歌APP,积累了大量的用户,且有自己的直播,能够大量圈粉,但主打工具的唱吧,除了抢占了时间先机外,却一直未建立起自身的核心壁垒。唱吧一直在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用户体验,但在消费场景、互动玩法上却一直未能跟上用户的需求。尝试上市已久却始终未能成行的唱吧声响逐渐微弱,最新的动静则是开启的全新的升级战略,准备撕下自己“保守”的标签,上线唱吧船(全)新版本,推出唱吧弹唱、智能混剪等全新功能。同时,还推出音乐创作者分成计划。然而其弹唱功能在页面、玩法等方面与唱鸭高度相似,就好像“双胞胎”一样,被质疑抄袭。

      顺带吐槽一下唱吧的一个小bug:笔者录完歌曲发布后不甚满意,在个人中心删除之后,却在首页一直能看到自己删除的动态且能够播放及分享,怎么刷新都没用。

       传统的K歌应用,凭着它们先入为主的优势,占据着庞大的市场份额和用户群体,并且开始致力将其做小、做美,使用户在移动端获得更好的K歌、社交体验。但是对于新手来说(老手也有!),移动端功能太过于杂乱(笔者当时想加入个家族找了半天)。而唱鸭作为新型弹唱工具,用户可以通过清唱+乐器弹奏+节奏音效的任意组合,自创歌曲并发布作品,这种短音频+自创作的特色,对于追求个性化的年轻用户而言“很好玩”。

商业化

       当用户积累足够,该做啥?当然是盈利(赚钱)。移动K歌平台基于平台用户流量及业务关联纷纷开始做商业变现的探索,实现了从ugc到pgc的升级和转型。全民K歌的“造星计划”和唱吧的“Mix+”音乐人计划均旨在挖掘和培养平台上的优质作品以及用户,在加强ugc内容输出的同时,升级为pgc内容的生产,建立基于平台的素人造星体系,并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闭链。

       全民K歌的盈利模式主要为VIP会员服务及K歌周边商品。用户的K币账户即是APP的钱包,活跃用户通过线上支付购买K币,换取鲜花和其他礼物等,对喜欢的人表达支持,且通过会员及电商模式进行盈利。同时全民K歌与线下迷你K房的合作以及开拓TV版的客厅场景。

       再看唱吧,因为早期的用户积累,在业务路径层面不断出击,将单纯的线下K歌转型为唱吧App、唱吧直播间、唱吧麦克风硬件、唱吧麦颂KTV实体店等多线模式。尽管业务多元化,唱吧App仍然是业务中最赚钱的,采用的类似于直播打赏的模式,主要依靠App中的“送礼物”功能,当用户听到喜欢的歌曲时,可以充值金币兑换礼物赠送给歌手。线上通过会员、直播贵族、商城等增值业务和电商模式进行盈利,而线下,通过和KTV的合作拓展商业模式,将线上用户流量引到线下变现。

而唱鸭由于发行时间较晚目前还处于成长期,还没有发展其商业业务。

发展历程

      线下KTV的衰落,可以罗列出很多的原因,其中离不开在线K歌APP的冲击。在上线前一年便拿到了A轮融资之后,2012年一款名为“唱吧”的移动K歌APP出现,将线下K歌行为搬运到了线上,由此改变了用户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在唱吧疾驰发展时,2014年9月,全民K歌进入了K歌市场并实现弯道超车。2019年2月,阿里巴巴创新事业群发布唱鸭APP,首创弹唱新玩法,成功打入年轻人群体,MAU保持月均超180%增幅。下面列举三种产品的详细发展历程并进行分析。

三种产品的详细发展历程,产品迭代信息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9张图片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10张图片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11张图片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12张图片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13张图片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14张图片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15张图片
发展历程

       2009年,《我要上春晚》《我是歌手》等电视节目上线后,K歌已经掀起了全民娱乐热潮。2012年,唱吧上线,最初产品的定位是“K歌+社区”,想要把唱吧打造成一个基于音乐内容的专业K歌平台。上线当天注册用户便突破了10万,仅用了一个月,用户量暴增至百万,成功占据APPStore娱乐应用软件下载榜首,随后几个月用户量更是“一飞冲天”。至2012年底,用户量已突破千万,成为当时用户增长最快的一款音乐类应用软件。2013年1月迎来B轮融资1500万美元,唱吧用户量突破亿人大关,被业内称为“不可复制”的神话。同年开始商业化路程。2014年,获得获红杉资本、祥峰投资的千万美元的C轮融资

      2014年11月,此时的唱吧用户已经增长至2亿。就在唱吧飞速发展的同时,全民K歌于同年9月进入了K歌市场,此时的唱吧开始布局一系列周边产品,不仅布局了手游市场,线下联同发展实体ktv“唱吧麦颂”,用户的规模优势也让唱吧产生了“高枕无忧”的心态,并没有把这些刚刚出世的竞争对手放在心上。2015年,唱吧收获过亿用户的同时,获得D轮融资4.5亿人民币,同时也吸引了谢娜、何炅和汪涵的明星投资,这为唱吧引入了宝贵的娱乐资源。三年的高速发展,其亮眼的战绩可谓是有目共睹,于是同年唱吧传出要赴美上市的消息,然而由于美股市场对唱吧的估值太低,唱吧决定回国在A股上市,2015年8月唱吧拆除VIE架构,经过2016年的上市辅导,2018年上市辅导结束,却至今依然没有实现上市的梦想。

       在唱吧追求上市梦想的这几年时间,在线K歌领域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专注上市的唱吧,因为“掉以轻心”,给予了全民K歌在主营业务上超越自己的机会。在关键的2016年,唱吧获取E轮融资数千万人民币,完成了五轮融资的唱吧,累计激活用户规模超过3亿,活跃用户约3500万。但也是这一年,唱吧被全民K歌一个华丽的“排水渠过弯”完成超车。

       单纯的从产品业务及功能层面来看,唱吧和全民K歌之间的差异并没有很大,甚至从部分的用户评价来看,唱吧的音乐内容及一些功能音效方面要强于全民K歌。那到底是什么让全民K歌如此迅速的占领K歌市场呢?

       腾讯音乐娱乐祭团副总裁候德洋曾表示,全民K歌之所以能发展得如此迅速,主要在于两大核心竞争力:第一,全民K歌海量的歌库及高质量的伴奏技术,集齐了环球、索尼、华纳三大音乐公司的独家版权与QQ音乐共享版权的全民K歌优势十分明显;第二,背靠腾讯的庞大社交链,借助微信、QQ,全民K歌在传播上天然具有社交优势。确实,在腾讯系的流量扶持,版权扶持,社交关系链的支持下,全民K歌的这些优势都是唱吧一时难以企及的。

         然而这可能是唱吧衰落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全民K歌自上线后到超越唱吧的几年时间里,全民K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以及流量明星的互动吸引年轻用户,不断用心打磨产品并以最快的速度实现,高频次的迭代产品,不断丰富功能,完善K歌玩法,提升用户体验,并通过其背后腾讯的庞大社交关系链快速传播。

        然而唱吧虽坐拥过亿用户,且在2016年第一季度,唱吧还以65.2%的用户渗透率位居移动K歌领域的榜首,到了第三季度却下降到了53.6%。换句话说,如果唱吧能够在K歌玩法上不断创新,而不是局限于K歌领域,比如投资麦颂、咪哒、布局线下K歌,深入智能硬件,推出唱吧麦克风等。或许全民K歌反超的可能会大大降低。唱吧一直在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用户体验,然而在消费场景、互动玩法上一直未能跟上用户的需求。2016年直播爆发之际,全民K歌上线了直播功能,而不是像唱吧单独推出独立直播APP。随后全民K歌不断通过社区、在线歌房等内容板块建设自身的生态闭环,打造丰富的是社交场景。唱吧在犹豫踌躇中错过了各种基于用户规模而产生的风口。直播、短视频、共享经济、社交电商等等发展的风口,唱吧统统没有赶上。

      经历了唱吧的“工具”时代,全民K歌的“社交”时代,于2019年2月,开启弹唱新模式的唱鸭进入K歌领域,且其新颖的玩法,成功打入了95后追求个性化年轻人的市场,成为增速最快的K歌APP。与此同时,唱吧也准备撕下自己“保守”的标签,引入弹唱新玩法,然而在界面,玩法上与唱鸭太过相似,被质疑抄袭。

       不难看出,从唱吧开启的K歌工具时代,到全民K歌的社交时代,唱鸭弹唱“新玩法”时代,随着互联网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明显,移动K歌早已不再停留于简单的唱歌需求,用户需要在唱歌的同时满足社交、互动需求,符合当下娱乐消费行为习惯的产品才能被年轻人所接受。

 数据表现分析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16张图片
数据来源:易观千帆

       以上为三位“玩家”的数据表现,统计时间2019年9月,其中唱鸭由于上线时间过短而未有数据,故重点对全民K歌及唱吧进行分析。

       首先,从活跃人数及行业独占率上来看,唱吧虽然早期积累用户多,但其从音乐版权上,社交关系链方面还是不如背靠腾讯庞大社交关系链的全民K歌。人们往往都有从众心理,毕竟人类的本质还是“复读机”嘛。身边的好朋友都在玩,就算不玩,也会经常接触到产品,QQ/微信的传播给全民K歌积累了很大一批直接或潜在用户。

       从人均月使用天数来看,全民K歌通过社区、在线歌房、直播等板块建立的闭环生态及泛熟人关系链所增强的用户粘性还是强于唱吧的。

       从人均日启动次数及人均日使用时长来看,虽然全民K歌及唱吧均有线上歌房、直播、社区等功能提高用户粘性,但是由于唱吧还上线了“连麦交友”、“以声相遇”、“漂流瓶”等陌生交友的功能,满足了用户结交新朋友的需求。同时唱吧的明星应援团及情侣空间,满足了用户“追爱豆”、 “撒狗粮”的需求,以及拥有短视频功能的唱吧也唤醒了用户不断发现新内容的欲望等,综合原因导致用户的使用时间增长。

       从次月留存率来看,唱吧的次月留存率还是高于全民K歌。主打工具的唱吧,在技术上所带给用户的体验,让用户找到了唱歌的自信,所获得的满足感保证了用户的留存率。且唱吧自认识到自己的失误之后,也上线了许多新玩法,能够满足用户探索的欲望。如今换一个APP的代价实在太低,然而唱吧的情侣空间、粉丝应援团、直播粉丝团却保证了用户不会轻易放弃产品而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留存率。全民K歌虽然也有直播业务以及家族社区,但是数据仍然不及唱吧,其原因可能是在玩法上的不足以及很多用户在尝鲜之后退出有关。全民K歌在通过社交链广泛传播的同时,也拉取了部分“小闲”用户,用户的K歌社交需求不强,因此在用户量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新用户的流失。

优劣势分析

优势

1、 背靠腾讯强大的社交关系链,活跃人数多,且获取新用户便捷

2、 海量的音乐版权,你想要的我都有

3、 传统K歌玩法全面,拥有教唱等功能,让不会唱歌的人也能学会唱歌

4、 走熟人社交路线,用户留存率有一定的保障

5、 集团全方位娱乐产业资源庞大

劣势

1、 ugc内容不能很好的曝光,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的“偶像”欲

2、 ugc内容不及精心制作的pgc内容更具吸引力,对于用户的留存存在劣势

3、 互联网的“马太效应”明显,竞争领域不再局限于K歌领域,相较与其它产品,全民K歌玩法不够新颖突出

       此上笔者列举了下全民K歌目前存在的优势及劣势。首先庞大的用户量带来可观的高流量的同时,也会因为其庞大的基数导致平台上的ugc内容参差不齐,一些精彩的ugc内容也得不到很好的曝光。可以加强内容筛选方面的功能,利用技术发展智能算法提升内容推荐精准度。其次,全民K歌走的是熟人社交路线,用户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于熟人社交互动,缺少结交新朋友的渠道,缺少标签化的社区增加陌生用户之间的互动,同时在动态推荐页,只有一部分VIP用户及认证歌手的作品,导致陌生用户交友困难,往往会导致新用户无法快速融入歌房、直播间等社交圈,这也是导致用户留存出现问题的部分原因。因此在社交玩法上推出新功能,使用户能够快速融入社交圈是很有必要的。

4、用户分析

用户角色地图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17张图片
用户角色地图

用户年龄分布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18张图片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以上为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艾瑞咨询于4月15日发布《2020年中国在线K歌社交娱乐行业发展洞察白皮书》,从图中可看出,2019年中国在线K歌用户年龄分布中用户平均年龄为29.2岁,其中20-29岁占比达64.5%,年轻用户仍然是主力消费群,男女比例则基本持平。

用户行为分析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19张图片
数据来源:比达咨询


       自移动K歌上线以来,各个年龄层需求不同,80后更偏爱线下唱歌,社交自嗨,男女对唱;而90后更愿意以完美姿态展现自己,以直播、短视频为舞台,K歌平台上自带的美颜、修音十分匹配她们的需求。而95后在2019年在线K歌用户年龄分布层中,成为了K歌的主力军。其“玩音乐”的诉求和追求个性独特的态度,推动着K歌领域不断推成出新,平台社交化更加明显。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20张图片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从艾瑞咨询的统计报告可看出,用户的在线娱乐方式中,音乐消费几乎贯穿了全天时段。在2020年这个春节假期中,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全国人民都积极响应号召,居家隔离。在这个特殊时期之初,焦躁不安与无所适从是种普遍心理。这个时候的在线K歌作为一种典型的在线娱乐方式,不仅可以消磨时间,还起到了舒缓情绪、温暖陪伴、加油打气的积极作用,疫情宅家时期在线K歌德情感陪伴作用更加明显。

用户职业分布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21张图片
数据来源:比达咨询


      整体来看,K歌应用用户中,大多数为青年学生群体、自由职业者及年轻上班族,也是在娱乐、社交方面渴求度非常大的用户群体。下面将针对这部分用户进行调研分析。

用户画像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22张图片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23张图片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24张图片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25张图片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26张图片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27张图片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28张图片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29张图片

5、用户调研

全民K歌用户调研报告:https://www.jianshu.com/p/da94423f0e6e

6、优化思路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30张图片
功能优化脑图

合唱功能优化

存在问题

       从调研结果可看出,用户大部分都局限于与熟人合唱,与陌生人互动极少。有部分原因在于合唱作品必须实名发表,而用户对于自身的唱功不够自信,怕作品发布之后会引起尴尬,且由于合唱并没有门槛限制,导致此类ugc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内容质量太差。

优化方案

1、合唱作品新增匿名发布功能:在发布者允许匿名的情况下,鼓励用户参与合唱

2、合唱编辑界面新增合唱发布门槛限制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31张图片
合唱优化页面


教唱功能优化

存在问题

       因为vip限制,导致想学习的用户想学而不能学,而vip用户使用教唱功能也较少,表示入口不明显,容易忽视,且学习过程无趣导致学习兴致不高

优化方案

       1、教唱功能外显,优化用户体验,学完课程后用户可选择是否完成学习打卡,打卡作品同步到个人动态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32张图片
声音练习入口&动态展示页


2、对普通用户开放初级试学课程,让普通用户也能参与到学习中,新增学习排行榜,提升用户学习积极性,激发用户学习动力。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33张图片
课程展示页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34张图片
练习排行榜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35张图片
学习完成打卡发布页


动态展示优化

存在问题

       根据用户调研发现,用户很少会去查看系统推荐的ugc作品,解释是用户认为歌曲质量参差不齐,吸引度不高,且由于播放操作繁琐,导致点击率下降。

优化方案

       1、简化作品播放流程,用户浏览到作品对应页面自动播放作品,用户可在作品小窗播放、暂停音乐

       2、热门评论外显:不仅仅好听的歌曲能够吸引用户注意力,好看、热门的评论也能够吸引住用户的目光,简化用户点击查看评论操作,显示热门评论在作品下方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36张图片
动态展示页


任务奖励优化

存在问题

       经调研发现:用户基本不会去完成平台的日常任务,对于日常任务的流程基本就是看到就点或者只进行签到,原因在于平台没有很好的激励用户去完成任务,且日常任务奖励单一,导致用户兴致缺缺

优化方案

       1、任务新增活跃度奖励,用户完成任务累计活跃度达到对应等级可开启活跃度宝箱,宝箱奖励包含:VIP体验券,VIP优惠券,提高用户完成任务积极性。

2、新增鲜花商城:鲜花商城的商品可为平台与其他品牌建立的合作关系,用户可通过使用鲜花和部分现金购买商品,增加鲜花使用途径,提高用户获取鲜花的积极性。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37张图片
日常任务界面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38张图片
鲜花商城界面


歌房新增你唱我猜、变声玩法

存在问题

       经用户调研发现,用户经常会和好友一起使用歌房,但和陌生人使用此功能较少,一般参加大型歌房也只会听歌而不会主动进行互动,感觉和陌生人互动如果自己唱得不好会尴尬,且觉得歌房趣味玩法较少。

优化方案

1、歌房新增你唱我猜玩法:与你画我猜类似的规则,用户演唱歌曲,猜歌者通过聊天框打出歌名,音乐和游戏结合更容易吸引用户参与进来,增加用户互动积极性。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39张图片
你唱我猜界面

2、用户可以使用变声功能进行演唱,增加歌曲的趣味性。同时,以搞怪、有趣的形式进行互动,也能大大增加歌房的可玩性、娱乐性。

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_第40张图片
歌房变声玩法


7、总结

       作为K歌赛道的扛把子,全民K歌一直秉持着“内容为大,社交为王”的理念,在UGC社交领域紧跟时代潮流。在直播、K歌玩法日益成熟下,结合产品定位迅速推出了在线歌房,家族、抢麦、擂台等多种特色玩法,打造以K歌为核心的泛娱乐社交平台。

      全民K歌依靠腾讯庞大的社交关系链构建了基于熟人关系的泛熟人关系链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在用户陌生人社交方面并没有很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社交活跃度也较低。且随着互联网“马太效应”的愈发明显,竞争对手早已经不再局限于在线K歌领域。新型弹唱平台的新起,相较于传统K歌玩法,短音频+自创的弹唱玩法更具吸引力,作为传统K歌行业的“扛把子”,面对“新浪”的冲击,该如何减少老用户的流失,如何增加新生力量的涌入,该如何更好的建设自身的平台壁垒都是全民K歌当下所面临的问题,是在传统K歌玩法上的推陈出新,还是秉着“打不过就加入”的想法迎接这场“新浪”,将决定着全民K歌未来的走向。是保持着“扛把子”的姿态一往无前,还是见证“后浪”的逆袭,让我们拭目以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分析|全民K歌,掌上K歌的崛起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