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学活用三种读书法

《好好思考》今天的内容很实用,关于如何从书本里找到思维模型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三种:

一是查字典法。其核心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有效的新知。以快速从《思考的技术》一书中寻找有用的思维模型为例:翻目录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比较感兴趣的概念,叫麦肯锡工作法。找到书中相关描述,这个方法:分析、假设、验证和实验。然后,快速合上书,赶快应用这个方法分析一个问题,比如有人认为当前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低的问题。第一步分析问题原因。假设是由于奖励不到位;第二步,把现有制度中奖励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假设一个前提“我们的奖励幅度确实偏低”;第三步去实地验证。如果大家觉得确实低,那有可能是奖金偏低造成的。另外,再想想还有没有,其它可能原因,如项目开展中遇到的阻力有哪些,人事选拔制度是否合理,分配制度有没有问题,还是研究人员能力有限,项目设置不合理等,再进一步调研,分析原因,直到找到最核心的本质问题。第四步调整方案实验验证。这就是麦肯锡工作的应用思考,如果再迁移到其它方面,我们在科研领域其实就是遵行这一套方法。在生活中,如果遇到问题,也可以活学活用。

二是关键词法。《思考的技术》一书的关键词是:锻炼思考能力,培养深度思考的方法,主要有麦肯锡工作法、非线性思维法、自问自答脑力锻炼法。这几个关键词把这本书核心的内容都囊括进去了,其它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证分析,例举了一些实例。关键词法,确实对于没有大段时间投入阅读的人来说,是一个提炼书中精华的有效策略。彻底打破我这种以没时间,就不读书的人作借口的人拿来用,还可以提高系统化思维能力,一举数得。

三是知人论事和思维地图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做深度研究工作,比如想对某个领域深入探寻,并写出具有深度的研究报告,就必须从事情的前因后果,发展脉络等方面下手,搞个水落石出。结合当时的情境,做到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也就是把自己放进作者当时的情境下,有带入感的思考分析,这种方法尤其适合文学作品。如果想做更深入的研究,还需要把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各个方面的重要参考书目,一并拿出来,找到影响作者的更前端源头思想,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这三种方法读书法,前两种更适合于时间有限,却有高质量阅读需求的读者,快速从书中找到有用的知识点,第三种适合学术及文艺类作品的思维模型提炼。不管哪种方法,如果学了就及时应用,哪怕分析错误也没关系。最怕的就是,方法再好,你不用,或者以为懂了,不去实践,都不是《好好思考》作者的出发点,作者成果,用自己深度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套极其实用的读书法,如果你学到了应用好,相信你会比绝大多读者收获大的多得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学活用三种读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