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研究了一些经验谈,学了一些课程,得到了一些启发和感悟,总结出了一种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感觉这种方法在现实学习中很有作用,分享给大家。
这种方法名叫快速迭代法。也就是不要求前一部分的知识内容学习到精深的水准,而是到一定的基础,立即学习下一部分的内容,通过新知识的迭代来加强旧知识的复习。
举个例子。
在建筑上,修建高层建筑,如果既要保证质量,又要赶工期,那么三天一层楼是可以的。
因为混凝土在三天内,强度可以达到最终强度的95%以上,而真要等到强度接近100%,则要等到28天。后面这些时间其实就算是浪费了。混凝土强度达到95%,就完全足以支撑其上的重量,可以正常继续修建。
但是如果浪费大量时间,等待混凝土达到接近100%强度等级,那是非常不经济的。在建筑设计中,钢筋的承重配置,都是按照达到95%强度就算达标来配置。也就是说,为了保险起见可以配置更多,但是不低于95%的承重就没有问题。
这个和80/20定律也很相似。
花费一定的时间可以达到80分的水准,但是要想拿到最后20分,则要花费可能翻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舍弃那20分。通过对后面更高深的知识的摄取,来达到单位时间内总分最大化。
这个定律在工作中也很有用。
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有的人却可以一路扶摇直上的在管理位上晋升。不是因为他有什么特别的能力,而是他知道将时间花在最有用、最能出成果的地方,而不纠结于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得到的最后20分成绩。
2.
在我读书的最后几年,电脑和互联网才逐渐普及。那时候获取资源的方式非常有限,不要说知识付费,连搜索引擎查资料都不太会。
至于学习方法,那肯定是按照传统的套路来,每一个部分花费同样的时间,扎扎实实的学习,刷题,一部分学的特别好之后,再学下一部分。
只有这样,基础才能牢固,在考试中才有更大可能拿到高分。
中学时,我曾得到一本尖子生们谈学习方法的书,当时看了觉得很有用。但是到现在,我只记得其中一个方法,就是24遍朗读背诵法。
这个方法对于语文或者英语背诵课文特别有用。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背诵课文都是件枯燥无味非常烦心的事情。但是好的课文必须得背,这对培养人的语感、语法水平、理解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但是,背诵课文又是件痛苦的事情。怎么办呢?
这种24遍朗读背诵法,结合了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原理,对于一篇课文,分成4次,每次不同的遍数,诵读24遍。这样下来,课文基本上能背下,就算背不下,它也能在人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背诵的效果也达到了。
这种方法,其实和快速迭代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首先,兴趣问题。背诵因其枯燥无味而引不起人的兴趣,而且,一遍遍重复,让人感到特别烦和反感,背诵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但是想到只要我诵读24遍一定能背下,这就有了一个确定的目标。心理压力会极大降低,也可以安心领略文章内容的好处,对学习的效率会有极大的提升。
而到了工作中,如果因为某些原因需要涉及一些自己不太了解且对自己有一定难度的学科,或者读一本非本专业的书,或者上一个课程,这时候快速迭代的方法特别有用。
因为它不让人纠缠在看不懂的地方而致人兴趣丧失,最终导致整本书或者课程或者学科都被放弃。
现在,和十几年前不同了。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以前的书少资料少,只要把手头有的几本好书精研透彻,可能就有不俗的成绩。但是现在,这一切已不再是最有效率的做法。
大学到研究生阶段,以及工作中的学习,都必须目标明确,快速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没有时间去精研每一本书每一份文献,只能调出对自己所要解决问题十分相关的内容来学习。
这个是高效学习的核心点。
3.
对于基础学习,例如中学的学习,快速迭代的方法也十分重要。
我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成绩长期盘踞年级第一的位置,后来他考入南京大学。
这个同学的学习方法,据我观察,就是在老师讲到某内容之前几天,就把该课程学过。或者说是比我们正常的课程进度快几课。
我一直觉得这种方法是毫无必要的。因为课程早晚都是要学的,早几天学毫无意义。不如跟着老师的进度,扎扎实实把学到的内容精钻细研。
这种想法也来源于我的一个小学同学。
那时候,我们小学是没有英语课的,他却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英语,比我们普通孩子早学了六年的英语。那时候小学学英语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特长班,例如钢琴、书法之类的。但是到了初中,我们大家都开始学英语,他的领先程度可能只有一个学期。之后,就和我们进度相同了。
我的另一位同学,后来读到清华的博士,他也有提前学习课程的习惯。
所以一般人会认为,是因为某些孩子成绩好,所以他们有能力超前学习。而普通的孩子,成绩一般,跟上进度都很吃力,所以无法提前学习。
但是现在想来其实不是。他们使用的是快速迭代法学习。
快速迭代法,是要适当舍弃对前面知识精益求精的复习,也就是只达到80%或者更高就往下走,而在后面的重复训练中,碾压前面的知识。
后面的知识会让我们站的更高,看的更远,不纠结于前面的简单知识的重复训练,因为这其中的一部分训练所花费的时间,我们可以通过后一级的学习来达到。以此类推。
这些年,奥数的培训全部都是用的这种套路。也只有掌握快速迭代法的人,才能在奥数竞赛中获取好成绩。
稳扎实打的学习方法也不是说没有效,但是对于普通智商的孩子如果拼尽全力的话,可能只能达到211、985大学的水平。但是再想要向上一级,就基本没有可能。
我那两位前往一流大学的同学是使用的这种方法。而那位小学学英语的同学,使用的并非快速迭代法,而只是当做兴趣班,只是想在发令枪发令之前先跑了一段距离而已,因此没有明显的效果。
4.
有很多人不敢使用快速迭代的方法,是担心基础打的不牢固,害怕到后来的学习中,越来越吃力,到了极限没法跨越,还得重新来补前面的知识。
这就好像做房子,如果在混凝土强度只达到60%的时候,例如两天一层楼就继续下面的工程,那确实是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房屋的质量,最后导致坍塌。
所以,这就是一个度的把握。
快速迭代要的是花费尽量少的时间达到80%及以上的水准,让边界效应足够高。而之后的20%,要花费极大的时间,边界效应快速降低,这时候就应该迭代向前了。
前面提到的读不懂的书,使用快速迭代的方法,则是快速浏览这本书,查看有什么知识点对自己有用,实在读不懂的地方,也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因为这不仅浪费时间,更会耗尽兴趣。
而去看一本更适合自己的书,理解更多的知识点,一段时间之后再回来看这本书,可能会有不一样的领悟力。
在大学到研究生阶段和工作中,有些书籍文献的内容其实根本是不需要的,可能可以拓宽知识面,但是与自己当下的研究、工作和兴趣无关,因此可以舍弃。这是更适应于现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的学习方法。
5.
快速迭代法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解决人的拖延症问题,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现在人拖延症都很厉害,无论是学生还是工作人士。
为什么会有拖延症?其实不是不想干活,而是担心干了之后结果不好而导致的心理压力所致。总想精益求精,结果最好,就总也无法开始。
解决拖延症的最好办法,就是赶紧干,把任务分拆成一个个小任务,尽快入手。
如果使用快速迭代法,不要想太多,赶紧做,尽量多做,将精力少花在担心上,不要让压力损耗到干实事的精力,这样时间和精力的利用率自然更高,这也是真正做到高效学习和工作的精髓!
如果不解决拖延症,最后学习成绩成,工作能力差,什么事都做不好,自然让人感觉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通过快速迭代法解决这个问题之后,所有精力都可以放在目标之上,自然能够提高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