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了解历史,辅读《剑桥中国史》

第一,朝代歌,简单了解历史

摘抄了解历史,辅读《剑桥中国史》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于网页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二,重点说历史,从秦朝和汉朝开始

一、秦朝的统一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开启了中央集权的新时代

传统史观认为,中国秦汉到晚清以前都是封建社会,而《剑桥中国史》一开篇就指出:中国的封建社会只局限于春秋、战国的几百年间,在这之后的两千多年是漫长的中央集权时代。

封建社会,是从西方史学引进的一个概念。封建,就是封土建国:封土是指把土地册封给诸侯,建国是让这些被册封的人去建立国家。而中央集权,是说把地方的权力上收,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整个国家。

在秦朝以前中国就有大大小小的很多个国家,这是因为早期的周朝采取了分封制,把国土按照和王室亲缘关系的远近、将领战功的大小进行赏赐,还允许被赏赐的人在封地建立国家,因此形成了地方割据。周天子并没有实权,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天下共主,靠这种分封制来安定周边的少数民族,稳定当时的政权。这种稳定是相对的,随着后来周王室的彻底衰败,诸侯国之间就开始了互相攻伐、彼此兼并。在战国时代,几百个诸侯国最终变成七个比较强大的国家:齐、楚、燕、韩、赵、魏、秦,被后世称作战国七雄。秦国先后灭掉了战国七雄当中的其他国家,建立起了大一统的中央政府,结束了封建的局面,而秦国也变成了中国的一个朝代,叫做秦朝。

为了加强对国家的控制,秦朝采取了“书同文、车同轨”的措施:官方和民间的文书,都统一采取秦国之前用的小篆字体;把各种马车轮子的间距统一定为六尺,这给更大范围内的长途运输带来了便利,变相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此外,秦朝采取了郡县制,把权力层层上收。这种制度把全国的一级行政单位设置为郡,在郡以下还有很多层级,都是由郡守管辖,而郡守又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这样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郡县制的改造,和“书同文、车同轨”配合在一起,是一个国家认同的塑造过程,之前抽象意义上的中国,此后变成了一个具体的、统一的实体,而在这个国家认同的基础上,才有了中央集权。秦朝以后的中国社会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在中央政府管理下的社会。虽然这些社会在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有着不同的特征,但本质上都是中央集权社会,这是从秦朝以后一脉相承下来的,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二、汉朝的思想改造,树立了政权的合法性

秦汉是前后相接的时代,很多制度都是前后贯通的。总体看,汉朝基本延续了秦朝的架构,再做一些微调,它真正区别于秦朝的,是对思想的改造。秦朝之前只是诸侯国之一,虽然后来通过武力统一了全国,但政权的合法性没有树立起来,法统的理念是在汉朝真正树立起来的。

这个所谓的正统,需要有更进一步思想改造方面的配套措施。真正让这种思想改造登峰造极的,是在汉武帝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策略后。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儒家早已经不是孔子、孟子那个时代的儒家了,它主张礼仪和等级体系一切以皇权为尊,是一种绝对的君主制,而为了维护这种尊卑秩序,甚至可以不惜动用国家强制力量来实施。除此以外,策略的提出者董仲舒还融合了先秦时代各种流派的思想,提出了一个叫做“天人感应”的说法:天是有意志、有思想的,这种意志又和作为天子的皇帝相互感应,也就是说,皇帝是代表天来行使权力的。这就是最早的君权神授。

通过这样一套思想改造,汉朝确立了保证政权合法性的法统理念。这个理念不仅应用于汉朝,也深深影响了汉朝之后的历代王朝。

金句

1. 中国的封建社会只局限于春秋、战国的几百年间,在这之后的两千多年是漫长的中央集权时代。

2. 汉朝真正区别于秦朝的,是对思想的改造。

3. “天人感应”是指:天是有意志、有思想的,这种意志又和作为天子的皇帝相互感应,也就是说,皇帝是代表天来行使权力的。这就是最早的君权神授。

                                                                                                                       摘自《得到》

2017.11.2

晚21:08

你可能感兴趣的:(摘抄了解历史,辅读《剑桥中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