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本书 ·——
本书包含了28个经典的沟通情境,从“拉近距离”“精准表达”“知己解彼”和“化解冲突”四个维度,为我们揭示了“语言的背后是情感、情感的背后是认知、认知的背后是心智模式”这样一条通往沟通底层逻辑的道路,帮我们启动决胜沟通效果的内在按钮。
——· 关于作者 ·——
张心悦,国际IPA认证沟通教练,管理咨询顾问/职业培训师,高管教练/心理咨询师。作者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在北京大学进修精神动力治疗及心理危机干预,获得世界医学最高认证学会(WMECA)国际催眠师认证,国际IPA认证沟通教练认证,具备执业心理咨询师执照。2009年进入管理咨询领域,担任项目专家进驻国际航空公司、核电集团、华润集团、联想等大型企业开展沟通教练及人事心理学相关的管理咨询服务,为超过300家企业、过万员工提供过高品质职业化训练。
——· 本书金句 ·——
1.沟通的技巧只是“台词”,而内在的模式是“剧本”。你若想改变命运,就该修改“剧本”,重塑“角色”,让“台词”翻新。
2.“我以为我说明白了”和“我以为你听懂了”是沟通中两大致命的误会。
3.一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是没办法听到别人的声音的。倾听与共情是一个人真正有能力和他人建立关系的开始。
4.沟通双方一旦出现“观点”和“评价”的分歧,矛盾也就随之产生,冲突继而升级。学会表达“事实”,是让沟通回归正轨的“稳定剂”。
5.在你的“斟词酌句”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 音频文稿 ·——
今天为你解读的是《学会说话:社交沟通中的刻意练习》。本书大概12万字,我将用大约25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解书中精髓:从“拉近距离”“精准表达”“知己解彼”和“化解冲突”这四个维度,解决沟通中的问题。
开始讲这本书之前,我想先请你思考两个特别容易被我们错过的问题,它们分别是:评判一个沟通技巧是否好用的标准是什么呢?影响沟通结果的底层逻辑又是什么呢?本书的作者,就一直在寻找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
《学会说话》的作者张心悦老师是一名沟通教练。15年来,她为超过300家组织进行沟通训练。在心理咨询的工作中,她发现:一个沟通技巧是否好用,并不在于技巧本身,而是取决于使用这个技巧的人。因为影响沟通结果的底层逻辑是一个人的心智模式。当一个人的心智模式并不能足以支持他理解、驾驭这个技巧的时候,这个技巧就会使用失效,甚至用起来会适得其反。这就好像“你知道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魔咒一样。如果我们把语言比做是“台词”,那么心智模式就是我们每个人内在的“剧本”。要想真正解决沟通的问题,我们必须找到经由语言通向我们内心的道路。
为此,作者精心设计了28个经典的沟通情境,从“拉近距离”“精准表达”“知己解彼”和“化解冲突”四个维度,为我们揭示了“语言的背后是情感、情感的背后是认知、认知的背后是心智模式”这样一条通往沟通底层逻辑的道路,帮你启动决胜沟通效果的内在按钮。
介绍完了本书内容和作者概况,接下来,我将分四个部分,为你详细讲述书中内容。
第一:怎样拉近距离?
第二:如何做到精准表达?
第三:如何在沟通中知己解彼?
第四:怎样化解冲突?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部分:怎样拉近距离?如何与陌生人快速地拉近距离,这个沟通本领在民间,俗称“搭讪”。有些人似乎天然就精通此道,另外一些人却为此伤透了脑筋。他们就算学习了很多“干货”技巧,却发现到了关键时刻,这些话术还是派不上用场。
往往我们会把这个问题归结为个性的原因。也就是说,这个人他天生就不擅长和人打交道。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不会打交道的人,难以开口,真的就无法改善吗?会打交道的人自来熟络,他们的搭讪就一定有效果吗?影响我们在社交中拉近距离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呢?
在书中,作者介绍了心理学家们对一个人有关“外向”和“内向”的界定,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全新视角。心理学家在辨别一个人是外向还是内向的时候,参考的是这个人在关系中,获取能量的方式。
外向的人,需要在人群中获得能量。不断的与人互动,建立关系会让他们精力更旺盛,心情更愉悦。而内向的人则恰恰相反,这类人需要回到独自一人的状态,才能够恢复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消耗掉的精力。他们通过一个人的独处,才能蓄满能量。所以那些看上去特别爱打交道的人,往往是外向者,他们似乎天生就擅长也更愿意去“搭讪”。而对于内向的人来说,搭讪的确会有些困难,这是因为他们内在能量的储蓄,并非需要在社交中获得。他们对搭讪自然没有太高的热情。所以“搭讪”,表面上看是一个社交技能,但在底层逻辑上其实是受到一个人是否需要向外界获得能量的驱动。
这样一来,你就会发现,外向的人虽然看上去特别擅长搭讪,但在需要获得能量的刚需推动下,容易产生盲目搭讪的冲动,导致搭讪的质量不佳。聊得很开心,但是否真正建立起了信任的关系往往被他们忽略。而内向的人呢,一旦明白了自己不热衷搭讪这件事并非个性的缺陷,而只是因为不需要经由他人来获得能量。这时候他们就会瞬间释然,反而可以如释重负地接受,去学习一些小技巧来帮助自己顺利地建立关系。
内向和外向的心智模式,才是决定你会如何拉近距离的底层逻辑。书中告诉你,没有必要改变自己的“个性”。内向的人,只需要展露热情加上适度的跟随,就可以让建立关系的过程事半功倍。而对搭讪天然具有热情的外向的人,可以尝试使用重复刺激加上印象管理等更复杂的社交技能,让自己社交关系的建立提升质量。而寻找共同点和了解关注点,永远是建立关系的万用法宝。
如果你能提出一个可以让对方夸夸其谈的问题,这将是最轻松、最有效的和对方迅速拉近距离的方式。当然,千万别忘记了在互动中学会给对方点赞。为了让拉近距离的过程不会冷场,你在加入社交之前,总是需要准备一些安全的攀谈话题。你要多多少少留意下时下的热点,对即将加入的重要活动的背景提前做一些功课。平日里你也要给自己培养一两个爱好,因为社交中有料又有趣的人总是会赢得加分。
当你清晰了自己在拉近距离这个问题上是“内向”还是“外向”的底层逻辑之后,相信你一定可以为自己选出最得心应手的沟通技巧。如果你是外向的人,你要学会控制自己想要迅速建立关系的冲动,给一段关系一个“恰到好处”的开始。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你只需要露出真诚的微笑,就可以给一段关系一个靠近的机会。
第一部分到这里就就介绍完了。在解决了建立关系的问题之后,沟通中还存在两大致命的误会,那就是:“我以为我说清楚了”和“我以为你听明白了”。沟通的高手不是说的多,而是让自己说的“到位”,说的“有效果”。这就是本书要讲的第二部分:如何做到“精准表达”?
曾经有一篇文章《中国式不好好说话》刷爆了朋友圈。评论区的留言里,更是扑面而来各种“吐槽和控诉”。不适宜的表达不仅带来的是误会,甚至还会充满伤害。比如常见的“甩锅”式表达:
别问我,我怎么知道?
谁叫你当初不听话!
这事你可别找我。
在我们遇到困难和发生问题的时候,去寻求信赖的人的支持,可是如果他们却急于“甩锅”。那种失望可想而知。
再比如“受害者”式的表达:
“都是因为你”,“要不是你,我怎么会吃这么多辛苦”。这些表达背后的潜台词是:都是你导致了我的问题,是你给我增添了麻烦和负担,是你影响了我的生活。这样的表达更像是一种情感的勒索。如果这些话,出自于父母之口,无疑会让孩子产生难以承受的羞耻和内疚,无力感也会随之发生。
最具杀伤力的还有“贬低”和“比较”的表达:
这都不会,你还能干什么?
你可别骄傲,这点成绩算什么啊!
你看看人家的孩子。
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遭遇这样的语言暴力。扪心自问,我们自己也可能有意无意地用同样的方式伤害过别人。
好好说话为什么如此之难呢?这都是因为在表达的背后,我们没有能准确的澄清自己的感受和诉求。在我们的内在心智模式里,缺乏对事实、感受和愿望的准确界定。这会让我们经常把自己主观的观点和评价错当成了事实,把对他人的指责和抱怨误认为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把对他人的控制包装成了自己合理的愿望。
这些表达方式无一例外会给沟通带来重重困难,甚至会给关系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说的清楚的前提是要想得明白。我们在表达之前,一定要在心里分门别类地梳理清晰自己所要表达的事实、感受与诉求。然后使用递进式表达法,去尝试“精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同时,这个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换位思考,保持和他人之间的界限。
在寻求理解和支持、表达期待的拒绝、传递建议和影响等更有挑战的沟通情境中,都可以尝试使用递进式表达法。递进式表达法有三个台阶。第一阶,讲事实。第二阶,讲感受。第三阶,讲诉求。
讲事实,毋庸置疑,就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去陈述相关的事实。这件事说来简单,当我们被情绪所控制的时候,却特别难以做到。而选择表达哪些具体的事实,如何组织内容的表达顺序,才能让对方感同身受、易于理解,也需要反复的练习。
讲对感受,对很多人来说,也并不容易。在我们的文化里,有时候会强调含蓄、隐忍、婉转,也会主张体察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而非简单直白。这让很多人对表达感受这件事,存在误解。会错把指责、抱怨、评判、控制当作感受去表达。这样不仅不会被对方理解,反而会有意无意中,伤及了对方,破坏了沟通的效果。
最后,讲诉求,也就是说愿望,这更是很多人的大难题。能平静又坚定地说出一个具体而清晰的诉求,需要很稳定的内心力量。唠叨,就是一些女人最常见的错误表达诉求和愿望的方式。“你看看,你们什么都不做,简直累死我了。”这句话既不是一个讨好的感受,也没有体现明确的诉求。即使说上一万遍,也不会带来想要的结果。
我们常说,用三年学会说话,用三十年学会闭嘴。要想在沟通中精准表达,恐怕真的是要先闭上嘴,在底层逻辑里,好好地把想要表达的事实、感受和诉求梳理清楚,再寻找合适的时机去沟通。不要因为“不吐不快”而破坏了关系和沟通的效果。
精准的表达自己,需要反复地练习。有了准确的表达是不是万事大吉了呢?当然不是。沟通不是一个人的事,我们还要对沟通的对象有一定的了解。这就是本书介绍的第三部分:如何在沟通中知己解彼?
我们的身边是不是有这样一些人:
他们擅长从鸡蛋里挑骨头,再好的事,他们也能找出问题;
他们对事情的看法永远是“那可不一定”。
他们听到别人表达观点,嘴上永远是“那可未必”。
这些人,被大家开玩笑的称为“杠精”,在沟通中着实令人十分懊恼。
说一个情境,看看你是不是似曾相识。在办公室里,针对下一阶段的产品功能升级,产品部的同事们正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大家对于增加新功能聊的很有兴致,你一句我一句,越聊越兴奋。很多精彩的创意和点子纷纷冒出来。这时候,一位同事终于“憋不住”了,站出来说:“各位,我首先觉得大家的想法都非常好啊,但是,我觉得吧,其实,未必所有的用户都需要这些功能,而且从设计成本和投入上看,未必划算。我们这样讨论其实很浪费时间……”好好的天儿,就这样被聊死了。大家从理性层面虽然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但心中终归是十分别扭。这样的结局往往就是不欢而散。
沟通的过程,有时候真的是没有道理可言。无论你说话的内容是否“正确”,无论你的表达是否站在“有道理”的一边,反对的声音,也就是一些“抬杠”,总是会显得不合时宜。
可是呢,对于“抬杠”给对方造成的不快,“杠精”们真的也不是故意而为之。一旦出现了糟糕的沟通后果,他们也会很委屈:我不是故意的啊,难道不应该实事求是吗?难道不该考虑周全吗?
在不舒服的沟通里,从来不会有赢家。要想能愉快的聊天,我们必须了解“抬杠”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嘴上的“抬杠”,其实是我们思维模式的差异问题。人的大脑在处理信息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加工模式:一种是求异模式,一种是求同模式。这两种模式,就像计算机配置了两套完全不同的运行程序,导致我们会自动化的顺着不同的思路去分析问题,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个非常难以改变的思维定势。
求同型的人先看事情的相同点,他们会努力在与他人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去捕
捉和自己相同的部分,给予认可和支持。而求异型的人,则会先寻找事情的不同处。他们更关注差异、风险和异常的情况,而这样的一个思维的底层逻辑,当被表达出来以后,就特别容易让别人感觉到他们是在“抬杠”。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其实,在沟通中,无论是求同者,还是求异者,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就像硬币的两面。求同者往往比较能够理解和支持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容易和他人“打成一片”,但是过头了,也会显得没有主见,失去自己的边界。而求异者其实更加敏锐,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更准确地预测风险和不足。当然,他们的表达方式经常会让他人感觉到冒犯。所以,如果你是求异模式的人,不妨按照书中的方法,多作一些求同思维的训练。
在表达技巧上下点功夫。你还一定要在认知上有一个更新,那就是:聊天很多时候是“情绪化”的,让别人有一个好心情很重要。而当我们理解了“抬杠”的底层逻辑后,相信大家也可以很容易和“杠精”们打交道了。原来,他们并非诚心跟你做对,这只是一个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已。
在我们需要排查风险、发现问题的时候,他们的这种思维方式还会派上大用场。如果你们平时的关系还不错,你甚至不妨在他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也跟他杠一杠,笑笑对他说:“那你觉得怎么办呢?”其实只要我们彼此理解,相互真诚,“杠一杠”也没准会是一个加深感情的好方法呢。
有关系的地方,就会有冲突。相互理解已经不容易,化解冲突更是难上加难。解决冲突,是能体现一个人沟通水平的最高境界。接下来,我们来看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怎样化解冲突?
关于化解冲突,在作者看来,寻找第三条路是最核心的化解之道。所谓的第三条路,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在对待冲突的时候,不要让谈话陷入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沟通对峙里。而是要针对不同的冲突类型,分而治之,使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突破对峙,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
在职场中,跨部门的沟通经常会发生冲突。举个例子来说,某家装修公司的设计部跟总经理投诉销售部。说销售部管理不好客户的需求,导致客户对装修的设计方案,来来回回要求修改,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导致客户觉得我们不够专业。销售部也一肚子火,投诉设计部,不能为以客户利益为先。“我们可都是24小时开机为客户服务,他们还不愿意加班。客户改了几次,他们就态度冷淡,都是他们影响了客户订单成交的进度。”
这样的冲突是由于冲突双方所处的“利益”和“立场”的不同所带来的。一个坚持专业和品质。一个要业绩,着急成交。这样的立场问题,在跨部门沟通中特别常见。
那么,这类冲突要如何解决呢?
解决利益和立场的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公开协商。大家采用双方都认可的形式,比如开会,正式讨论这个问题,并邀请相关的关系人加入。公开协商要讨论的内容往往是有关“规则”的细化,打破“无法可依”的灰色地点,制定双方都能够认可的“游戏规则”。比如,在以上这个案例中,双方就需要共同商讨,对于客户提出的什么样的修改意见,技术部是必须执行的。销售部需要跟客户提前确认清楚的修改流程又该是怎样。规则的商讨可能并非一蹴而就,也会使用到之前各个章节中讲到的沟通技巧。为了让规则的讨论,避免陷入到“本末倒置”的细节之战和双方的权力之争,也可以邀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或者上级领导加入,以保证沟通的效率和结果导向。
还有些冲突的双方,其利益和出发点是一致的。冲突往往是由于认知的差异带来的。这种冲突,在家庭中,特别是夫妻之间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经常上演。书中讲到一个案例,一位先生和他的妻子因为要送孩子上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的问题争执不下。他们在这个冲突中,利益和立场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是,他们在对待这件事情的“理解”“看法”和“选择”上是存在认知的差异的。这时候,就发生了认知的冲突。
解决认知的冲突,特别需要双方在不断强调彼此一致性的前提下,耐心地做出有效的澄清。强调一致的立场,强调一致的初衷,强调一致的目标,所有的一致性都会增加彼此的信任和共同解决问题的信心。这是能够让大家继续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沟通的前提。而有效的澄清,则是让双方相互理解认知差异的关键。
在这个案例中,这对夫妻就可以针对以下的问题进行澄清:
先生为什么坚持送孩子去公立学校?理由是什么?对私立学校教育的担心又是什么?妻子为什么对私立学校情有独钟。她又坚持什么,反对什么?
澄清之后,双方可能会发现,先生其实关注的是老师的教学经验。他认为公立学校老师的教学经验更丰富。妻子,则看重的是对孩子自主性的培养。她从小被父母管教很严格,所以特别渴望“解放天性”的教育环境。
当我们对彼此的底层认知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之后,就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了。比如关于教学经验的重要作用,双方是否都认可呢?私立学校老师的教学经验是否就不够好呢?孩子自主性的培养会通过哪些方式进行?公立学校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呢?除了教学经验和自主性,还有哪些重要的因素,是选择学校时候也需要考虑的呢?我们是否因为自己各自过去的经历,而存在认知的偏见呢?
这些深入探讨的过程,可以充分澄清认知的差异,增进理解,发现更多的可能性,从而寻求解决之道。我们把这个过程总结为添加“共识库”的方法。这个方法对于解决认知冲突非常行之有效。
古人说,顺人而不失己,君子和而不同。这些流传下来的人生智慧,不仅决定了我们在交往中的情感模式,还代表着一种价值观和认知方式,更是内在心智成熟的表现。它们都是会影响我们在沟通中如何解决冲突的底层逻辑。
以上,就是《学会说话》这本书的全部重点内容,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本书通过28个沟通情境,为我们揭示了有效沟通的底层逻辑,帮助我们真正启动决定沟通效果的内在按钮。书中为大家介绍了四类沟通情境:“拉近距离”“精准表达”“知己解彼”和“化解冲突”。在拉近距离的部分,我们讲到了决定你“搭讪”技巧的底层逻辑是个性上关于“内向”和“外向”的不同驱动力。理解了这个驱动力,你就可以有的放矢地使用各种建立关系的技巧了。在精准表达的部分,我们给大家推荐了递进式表达法,用来解决各种有挑战的沟通情境。要想有效地使用这个方法,需要你在内在的底层逻辑上清晰的区分事实、感受和诉求。在接下来知己解彼的部分,我们尝试去解决和“杠精”相处的难题,我们发现,原来“抬杠”的底层逻辑是求异的思维模式。最后在化解冲突的部分,我们了解了不同类型的冲突该如何解决,再一次体会了语言背后层层深入的底层逻辑,如何在影响着我们的对话过程。
明白人一线藕丝牵大象,糊涂人千斤大锤抡苍蝇。掌握了底层逻辑的人,一定会让沟通变得更加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