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类比指的是探寻各种事例之间内在相似性的学习方法。运用类比不仅能帮助学习者理解其中蕴含的规律原理,还能提升在新情境中运用这些规律的灵活性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可以加深学习者对事物之间蕴含的共通原理的理解。2,在学习之后碰到类似情况时,更有可能主动运用之前学到的原理。3,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类比推理来引导自己思考学习 。
今天开始第一章,摘抄了许多。
一方面是解释,一方面是案例。
从作者的角度,他是循序渐进的。他先是从类比的定义着手。同时,告诉读者类比的作用。
举例:
洪水之于水滴,好比:
(a)沙滩之于海浪
(b)沙漠之于绿洲
(c)暴雪之于冰柱
(d)泥石流之于砾石
(e)倾盆大雨之于水洼
这个案例看起来好像是排比句。其从面上来只是单个微小事物与累积事物的对比,哪个最符合“洪水之于水滴”。
多个层次去挖掘,发现“泥石流之于砾石”才是最符合的。“洪水”“泥石流”都是自然灾害,而它们的形成都是由细小的“水滴”“砾石”累积而来。
类比可以做什么
在学习情境中运用类比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在解释新的事物或观点时,把它类比成一个人们熟悉的例子;
(2)提供两个或更多的类比事例,让学习者探索其中共存的深层结构。
书籍的名称是科学学习,自然是要从学习情境入手。
怎么把类比应用到学习当中,当然以自己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东西来描述最为恰当。用桃核的剖面图来类比地层结构。这样让人感觉很亲切,没有那种高深感。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类比需要经过设计者仔细推敲,从而让学习者能够由已知事物出发,自然地构建起通向新事物的桥梁。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送别人鱼吃,不如教会别人捕鱼的技能,这样才是长久的吃鱼之道。
让学习者自行发现其中的规律,远比提供现成的、“喂到嘴边的”规律说明,外加一个实例要有效得多!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或是知识的传授者,我们很容易忍不住提前揭晓谜底,心急火燎地把其中的奥义和盘托出,结果就是很遗憾无法为学习者留下充足的探索空间与思考时间。
这就好比我们当前的教育“填鸭式”教学法,一味的让学生死记硬背,走到社会以后反倒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知识可以做什么。
一位肿瘤病人需要进行放射治疗。如果医生要想消灭深藏在体内的肿瘤细胞,就需要使用高强度射线,但是被射线穿透的健康细胞也会被一同杀死。而如果为了保护健康细胞而减弱射线强度,却又杀不死肿瘤细胞。请问医生该怎么办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设计了下面两种方案来做对比。
一位将军要率领军队攻下一座城池,他必须兵分几路从不同方向进攻,因为如果让全部兵力从一个方向进攻,就会压垮护城河上的大桥。
消防员们想要扑灭一场大火,如果让所有水枪都从同一个方向喷射,那么水枪巨大的反作用力会使消防员难以控制;因此消防队员们用好几把水枪从不同方向喷水,保证灭火水量的同时又把反作用力控制在了合理的范围之内。
除了提供类比案例,研究人员还将其中的规律总结出来写成原理描述:
先分散力量,再集中解决目标。
此外,研究者还把案例与原理做了多个组合来考察人们的学习能力。如图所示
所以,要尽可能展示出某一原理应用场景在表面特征上的多样性,来帮助学习者打开思路,提升应用的灵活性。
运用类比会产生什么效果
这里先给大家说两个概念: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产生的干扰或阻碍;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产生的促进作用。
类比推理可以帮助学习者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通过一种学习从而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正迁移是促进,负迁移是阻碍。所以说我们在类比初期可以用基本相似的东西来学习,但是到了后期,我们就必须从深层次来重新建立类比推理。
参与实验的大学生学习计算概率的公式,如排列和组合的计算公式等[插图]。作为研究的一部分,学生们会结合一种物品来学习组合数的计算(例如借助小汽车模型),学习排列数的计算时则会借助另一种物品(例如骰子)。在实验后测中,如果测试题目讨论的物品与学习案例中的一致(即学的时候计算小汽车的组合排列,后测题目也围绕小汽车来讨论),学生们的表现就都还基本令人满意。至此,一切顺利。
然而当测试题目中的物品互换时,问题出现了。例如当组合数题目用的不再是小汽车而是骰子时,测试结果就会很糟糕,甚至还不如用一个在讲解时没出现过的全新物品(既不用小汽车也不用骰子,比如用小星星)。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一现象:由于学生并没有透彻理解排列和组合计算中的深层原理,于是在选择要用哪个计算公式时,判断依据是题目所涉及的物品这一表面现象,而非问题的本质。比如说,学生们会错误地认为,“与骰子相关的计算都是要算排列数,这道题和骰子有关,所以是排列问题。”
这种情况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因为人们尚未辨识出问题的深层结构,所以只能借助显而易见的表面特征作为线索来处理问题。
这个案例让我想起了一句话,要想把一行学透,就要把行业最牛的人作为学习楷模。一方面他的成功经验是最佳的,另一方面,学习者可以少走弯路。
培养类比能力
多问多思考。
遇到问题,我们首先要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动手去尝试解决;其次,我们再去观察类似的事件是怎么解决的;进而从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事件中深度思考,提取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