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八:群体影响

八、群体影响

(一)群体的概念

群体:两个或更多的人在较长时间里进行互动,并以某种方式相互影响,将他们自己视为“我们”。

(二)社会助长作用:他人在场的影响

实验心理学定律:唤醒能促进优势反应。

由于他人在场能引发唤醒状态,所以,观察者或共事者在场,会提高简单任务(其优势反应是正确的)的作业成绩,但会降低复杂困难任务(其优势反应是错误的)的作业成绩。即如果自己本来擅长,那么他人在场会使自己发挥更出色;如果本来不擅长,那么会使自己更笨拙。

置身于拥挤的人群同样会引起唤醒和促进优势反应。

被唤起的原因:①评价顾忌,人们认为自己正在受到在场人的评价。②分心:注意他人和注意当前任务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另一些实验表明,即使不存在评价顾忌和分心,仅仅是他人纯粹在场也会引起唤醒。

(三)社会懈怠:群体中的个人减少努力

如果人们集体努力去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个人的努力却无法单独被评价,那么群体内成员在完成这样的任务时,会不那么努力,导致群体懈怠。如果个人的责任被群体分散了,那么就容易导致个体成员搭群体便车的现象。这就是集体主义的危害。

而一旦个人努力能得到评价,比如让人们单独操作,有他人在场,都会消除这种现象。此外,当目标十分重要,奖励巨大,存在团队精神时,人们在团队中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四)去个体化:群体中的个体失去自我感

高水平的社会唤醒与责任扩散的结合有可能使人们放弃自己的道德约束或者丧失自己的个体感。

个人处在群体之中,或者穿戴隐秘作用的服装时(如戴面具、化妆,在夜里),会被唤起,或者分心,进而体验到一种匿名性。这种匿名性导致人们自我意识减弱,群体意识增强,从而导致自我觉察和自我约束的减弱进而对积极或者消极的情境因素反应增强,从而使个人做出一些单独时不会做的事情。例如集体大声喊叫、暴乱等。

(五)群体极化:群体对我们观点的强化

群体讨论同样也会强化原先的主导观点,即冒险的观点更加冒险,谨慎的观点更加谨慎。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之间的差距会扩大,如果X学生原本比Y更加善于思考,那么他们各自选择各自的群体,导致这种差距会扩大。

原因为:

1.信息影响:在观点相似的群体中,讨论中得到的信息大多有利于最初的选择,因此观点得到强化;

2.规范影响:当我们发现其他人观点和自己保持相同时,为了让他人更喜欢我们,我们会将观点表达地更强烈。

(六)群体思维:群体对决策的影响

群体思维:人们为了维护群体和睦而压制异议。特别在群体成员强烈渴望统一性、或者群体与相反的观点相隔绝,或者领导者暗示了他本人的意愿时,这种表现更为突出。因此,这种群体思维会导致决策的失误。

群体思维的症状表现有:无懈可击的错觉;合理化;对群体道义无可置疑;对对方立场的刻板印象;从众压力;对疑虑的自我审查;一致同意的错觉;保护群体不受不愉快信息干扰的“心理防御”。

友情并不会滋生群体思维。凝聚力比较高的群体规范既能够导致意见一致,也可以进行批判性分析,以避免出现群体思维。

预防群体思维:在群体讨论开始时不要让成员表明自己的立场鼓励批评性评价或设置一个反对者;分组然后一起讨论决策欢迎局外的专家和伙伴提出批评;在执行决定之前召开“第二次机会”的会议。

研究表明,群体能比个体更正确;如果群体的规模很小,或者大群体中个体的头脑风暴在群体的头脑风暴之后进行,群体也能提出更多的好想法。

头脑风暴的群体思维:大型的、面对面的头脑风暴,效果要差于每个人单独工作、再通过电脑交流。因为大型头脑风暴可能会导致群体懈怠,或者人们担心自己的想法被嘲笑。因此,更好的方法是先群体头脑风暴,再个人单独思考,小组成员通过书写、电脑进行互动。

(七)少数派影响:个体对群体的影响

    当少数派内部观点一致、他们自信地坚持自身观点、多数派中开始有人叛离到少数派,此时少数派是最有影响力的。即使这不能导致多数派采纳少数派观点,也会导致其考虑其他方案的可能性,产生更优秀的方案。

任务型领导,组织工作、设置规范、聚焦于目标的实现,通常是支配型的。社会型领导,建立团队、调解矛盾、表达支持,通常具有民主风格。转变型领导,激励他人认同并承诺完成团队工作任务。

有效的领导都表现出了能令少数派观点具有说服力的行为:靠不懈坚持自己的目标来赢得信任,常会流露出自信的领导气质来赢得下属忠诚。

事实上,群体也会影响他们的领导者。明智的领导者通常与多数派站在一起。

后记:群体的利弊

虽然存在社会助长作用、社会懈怠、去个性化、群体极化和群体思维等群体的危害,但当我们的个性倾向十分积极时,群体交流能使得我们变得更好。所以选择群体很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八:群体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