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为何明知高利贷是坑,依旧多人借?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区别在哪?……

“高利贷”一直以来都遭受人们的口诛笔伐,舆论纷纷。为什么当初市场允许这种东东存在?明知不是好东西,为何还有这么多人去贷?……以及,什么是金融科技?“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到底有什么区别?……

其实很多人心里迷迷糊糊,又有点兴趣。但金融业的东西,往往对外呈现得很专业,外行人不容易看明白。

所以,我尝试用简单的方式科普一下,帮助有兴趣的伙伴做了解。

高利贷高利贷,物如其名,它最大问题就是“高利”。从借款者的角度,利率高,也就是“借钱贵”。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借钱贵”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借钱的流程:银行对前来借钱的客户,会依据他的还款能力、偿还意愿等等做一轮评估,考察风险程度如何,再决定是否把钱借给他。

对于风险低的人,我大银行就撒手放钱;对于风险高的人,我就守住钱包不借;那么问题来了,对于一些风险难以评定好坏的人,我该怎么办?

银行的做法很简单:“对风险看不明白的人,我就干脆不借钱给你!”

所以,对银行而言,这是一种保守的做法:我不借给你,就不存在风险问题;但那一部分风险没那么高、但银行看不清、同时又急着用钱的人群,就会叫苦连连:“想借到钱太难了!银行爸爸就是抠门!!”

(“融资难”的本质,就是放款机构对风险持规避的态度。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面对无法准确识别的风险,应对办法就是战略性放弃,直接不做这个群体的业务。)

这时候,其他一些金融机构吸吸鼻子,嗅到了肉的香味。他们屁颠屁颠地跑来,笑脸相迎:“听说你被银行抛弃了?渣男!没事,我来当你的白马王子,当你的救世主!我来借钱给你!”

有人问,为什么这些金融机构不直接去做风险低的客群?风险低、又有明确贷款需求,不香吗?为何非要来找这种风险略高的客群,银行都不敢做,他们就敢做?

为何银行不敢做、但他们就敢做,这个后面我再细说;为什么找这种客群做,1是看到了市场机会,这一部分恰恰是市场上没被很好满足的需求,2是本质上的原因:既然能在银行借到钱,为何要来你这里借?既然已经在银行借到钱了,往往也够了,还要跑外面借那么多干嘛?往往风险低的人,也是理性消费的人,并不会秉承“借钱越多越好”的观念。

(根本原因就是优质客群都被拦截在了头部金融机构手里。那么后加入的金融机构,为了分得油水,就开始主动下沉客群提供服务。)

就这样,很多金融机构就去挖掘这一块风险不被银行看清的客群,纷纷表示自己就是救世主。这部分客群也变得兴奋不已:“老子终于能借到钱了!再也不用跟银行求爷爷告奶奶了!”

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都看到了这个机会,纷纷加入其中;客群下沉的力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都能借到钱了。慢慢地,“借钱难”的问题得到了缓解和改善。

这时候,问题来了——这群人的风险,银行看不清,我们也……看不太清……要是背后的风险很高怎么办?咱们不就都赔进去了吗?!

开玩笑,这区区小事就能难倒我们中国商人了?办法有的是!咱们就把东西卖贵点嘛!!

只要我东西卖贵了,而且卖得特贵,那么我总能赚回来,总能hold得住风险!

我把利率调高,调到50%!你想想嘛,假设借给10个人,每个人100块,利息按50%,那我这一共贷出去1000块,最后应该收回1500块,净赚500块。假设这10个人里面有2个人我看走眼了,是两个纯借钱不还的坏蛋,那我也还是能挣回8*150=1200,净赚200块,不亏!

要是这部分人群的风险变高了,潜藏的不是2个坏蛋,而是3个、4个……50%的利息就hold不住风险了,那就100%!再不行就继续往上加,甚至到200%、300%!我简直是个天才!!!

天下就没有做不了的客户!秉承这种信念,金融机构们纷纷调高了自己的贷款利率。

(如果说银行面对高风险的应对策略是<放弃>,那么现金贷玩家面对高风险的应对策略就是<用高利率cover高风险>。为了覆盖高坏账率,畸高利率成为了这些机构生存下去的唯一玩法。)

既然天下所有人都能借款,我还评估风险干嘛呢?

多此一举,根本不需要做风控了!来者不拒,只要来一个就放款一个!机构们闭着眼睛,把钱哗啦啦撒出去。

就这样,客群不断下沉,越来越多的杂七杂八的人都能贷到款了。整体人群的风险显著上升,不仅信用风险暴涨,欺诈风险也暴涨;为了应对上升的风险,金融机构们也持续性地提高自己的贷款利率;后入场的金融机构也越来越多,越后来的机构,接盘的客群质量也越差(因为好的客群都被先入场的机构截走了),所以越后入场的金融机构就越不合规,利率提高得越疯狂;市场都被玩疯了,劣币驱逐良币,正规机构们都玩不下去了,只有高炮才能在市场上生存,所以逼得正规机构也在提高利率,整个消费金融市场的节奏都被带乱了……就这样形成了循环。

(自从2016年以来,现金贷业务就不断带动消费金融行业利率定价中枢上移。)

这时候的市场仍然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好像只要一进场,就能轻易捞到一大笔钱,就像当年的牛市一样,闭着眼选一支股都能次日涨停。这种诱惑力不断吸引更多的玩家进场。疯狂的时候,只要采购一个简单的外包系统,准备好一笔资金,就能放贷,本息收回翻个几翻,钱包鼓到爆炸。关键这事谁都能做,根本不需要什么金融风控知识!

但是背后潜藏着的巨大风险暂未暴露,仿佛藏在水下的野兽。整个现金贷市场混乱蛮荒一片。

为什么混乱荒芜,说好的欣欣向荣呢?以上都是从放贷者的角度看的,那么我们从借款者的角度再来分析下:

假设我是一个正正经经用钱的人,也就是所谓机构口中的风险较低的优质人群,那么从正规金融机构这里我就能得到合理额度的贷款,我完全不需要再从外面借更多的钱(何况去外面借,比银行还要贵,我蠢吗)——也就是说,只要来碰高利贷的,就一定不会是风险低的优质人群。

(畸高利率形成了一种逆向淘汰,把质量最差的人群筛选了出来,成为放贷机构榨取高息的核心目标。)

那么,来碰高利贷的都是什么人?明知道借走就意味着要还2倍3倍的钱,还是伸出手来借的人。所以,一定是那种对资金极度渴望的人,已经渴望到都不考虑利息高低了!

这种人群,可以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欺诈人群,一类是重度借贷患者。

第一类,不必多说了,本身骗子一枚,就没想着还钱的,哪会管你什么利息;

第二类,是深陷高利贷漩涡无法自拔的:大家都知道借高利贷的往往没好下场,倾家荡产的,走投无路的,逼上绝境的……新闻里数不胜数。

你说,他们傻吗?借了一个还不够,还要跑去借很多个,这不是引火烧身吗?这个群体的数量基数还不小,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理智“的人?

其实这些人走到今天这个样子,并不是一次“犯傻”的。他们不是突然心血来潮想要很多钱,就跑到各个平台去大量借款……他们成为今天这样,是一步步堕入的深渊。这就要从根源说起了。

根源是什么,每个人的根源都不一样。(被骗的那种先不说了)本质的源头基本都是同一个——物欲。

可能是学生为了买一部iphone,月薪5k的上班族为了买一个LV包包……历经千头万绪,多个辗转反侧之夜,终究还是踏出了第一步——超前消费,而且是严重超高于自身还款能力的消费。

可能第一步还不是高利贷,只是正正经经的信用卡。

借钱一时爽。眼见还款日越来越近,干瘪的钱包发出了无声的尖叫……怎么办?逾期了,还利息呗。利息会滚。拖了很久,依旧还不起怎么办?只觉暗无天日……突然有一天,前方的路,猛然被照亮了!

可能是弹出的某个广告小窗,可能是某个催收电话员的指引……总之他们学会了这样一招:去一个新的平台上借钱,钱到手后就能用来还款了。

后面的故事,你大致可以猜到了:这是一个循环。我在A平台贷了款,还不起,再去B平台贷款,钱到手还了A平台,但是B又产生了更高的利息,我还不起,就再去C平台贷款,钱到手了还B,C又产生了更高的利息……

好多好多的金融机构笑脸相迎,乐呵呵地声称自己是“救世主”。就这样,这一边的人着急找钱,那一边的人着急撒钱,两边一相遇、碰撞,砰——撞出了一幕幕绚烂烟花,市场上一度呈现流光四溢的繁荣景象。

就这样,高利贷的借贷群体,往往都是在很多个高利贷平台都借了款。借了几十个的多得是,上百个的都不算奇闻。一些严重的人,是根本自己都不敢数的……还有些早已记不清借过了哪些,你乱入去玩玩催收,说不定他吓死之前先给了你一笔……

半佛仙人说过:“2016年7月,我对行业做过一次多头负债排查,现金贷人群的平均贷款数量为3家;2017年1月,这个数字是15家;2017年7月,这个数字是,22家。2017年9月,这个数字是32家。”

你说:以贷养贷,这种模式听起来风险很大,会不会走到头?要是哪天哪天借不出钱了,链路一断,这个后果非常严重啊!

市场所呈现的繁荣景象一遍遍告诉他们答案:不会!请放心!链路不会断!

为什么链路不会断?因为市场上还在冒出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你一定听说过“接盘侠”的说法,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不断入场的金融机构,玩的就是“接盘游戏”。

接盘侠,说白了就是接人家的烫手山芋的。谁会蠢到不知道来借我钱的人,都是背后已经借了几十上百个平台的严重多头借贷者,都是风险高得离谱的垃圾流量?当然知道,但老子不慌!

为啥不慌?一,我给出更高的利息,继续榨干他们,只要后面还有接盘的机构,我就不是最后一个;二,我给出更短的还款期限,逼着xx天必须还款,只要我的款收得快,溜的快,就不怕!

臭名昭著的714高炮,就是接盘侠们为了跑赢时间风险所设计的榨干人性的产物。

就这样,盯着肥肉垂涎的玩家不断涌入,成为新的接盘侠,就保证了这条链路不断。那些严重借贷者又不断去汲取新冒出的平台,借利息更离谱的钱……这个市场就这么继续玩转、玩转……

实际上,都到这个地步了,就算借贷者们不信不想不愿意,也没别的办法了,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起码能维持现状,过一天是一天……但永远无法结束……

这些人啊,每天生活在巨大的痛苦惊恐之中……醒来睁眼,脑海里第一件事就是“怎么办,剩下的xx万又该如何填补”……催收电话打爆机……威胁电话还会打到父母、亲戚、同学、同事、老板等等那里,失去尊严,迎接鄙夷目光……根本没法正常生活……很多人已经觉得自己活得不成人样……还有的沦落到更黑的地下资金,譬如拍裸照求贷……有些选择了跳楼、割腕结束生命,永远逃离了痛苦,但留下的一屁股债转移给了在世的亲人……

这些故事并不遥远,都是社会上普普通通的角色。外卖小哥,司机,孩子的妈妈,没毕业的大学生,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甚至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些人往往闭口不谈。不到他跪下求助的那天,你可能永远不会知道他笑脸的背后竟然有过无数次的崩溃。还有很多是从校园念书时就留下的祸患。学生群体最好骗,单纯、头脑简单,付费能力弱,消费意愿极强,物质欲极高,攀比心理作祟。可能随便两三句就拖下水了。

拜托,谁会想到呢?从区区5千块,就能滚到几万几十万!可能最初只是想要一部新手机而已……今天竟然沦落为这幅模样!别说亲朋好友了,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那些接盘的金融机构,汲取的何止是肥肉油水,简直是人肉血水!他们就是一群蜂拥而至的吸血鬼,抱着一具具皮囊猛吸,这一个鬼榨干了血液,扔下了干枯的躯干,下一个鬼又捡起来,摸摸牙口,挖出眼珠……

我曾经为了探究多头,专门下载了一批多头资讯类app,花了一下午时间在各个贴吧里逛,看了很多的多头借贷者的真实自述,导致那一整天我的心情都变得十分抑郁……

尽管市场疯狂,玩家赚得盆满钵满,但终究经不住人们的诟病。

现金贷被“高利贷”的标签紧紧绑定,加之高利贷与大学生校园贷、暴力催收出人命等话题结合,造成了舆论的层层发酵,最后终于引爆了社会关注。在社会一片口诛笔伐之下,现金贷新规应时而生。

监管终于终于站出来发话了:“我宣布,你们所有现金贷利率都不得给老子超过36%!”

2017年底,高利贷行业开始一度出现崩溃的迹象。

为啥?有了监管的撑腰,许多多头借款者们突然有了底气:“老子不还钱了!”

监管的突然出手,加上行业年底缩量,再加上某大厂股价崩盘的公关事件的影响,借款者们仿佛一夜之间醒悟,纷纷成为了老赖。

这样一来,大面积的不还款,导致整个行业烂账大爆发。放款机构高度绷紧了神经,都疯狂加紧催收、提前收款,并且纷纷缩量,发誓再也不下新款了;不下新款,又导致更多的借款者断了以贷养贷的链路,更加还不起钱了,行业的逾期进一步加剧;还有很多机构不敢冒险等下去了,大批量的P2P公司开始携款跑路……市场一度陷入了极其恶劣和恐慌的循环之中。

瞎乱了一阵后,更可笑的是,就在这样一片冥冥混乱中,竟然又有新的机构冒出来接盘了。为什么呢?因为机构们意识到,接盘游戏依旧有利可图!他们意识到接盘的本质以后,思路反而更加清晰明朗了——就像击鼓传花一样,只要我抛得够快,就没问题!

这时候比拼的,不仅仅是高利率、高砍头息了,而是手速!于是,更多伟大的发明问世了:714高炮,55超级高炮……还款期限越短越好,我跑得越快!

整个行业开始了大逃杀比赛。

你说,走到今天,监管已经站出来砍死了一大片了,难道不是大部分高利贷都死掉了?

确实是死了很多了。起码在台面上,监管明确了利率上限的规定,合规经营这把利剑斩断了高利息的根源。市场在清退,不合规的机构没了一大片。剩下的正规玩家,都是银行、持牌消金、持牌小额贷公司……总之没牌照,你就不敢光明正大玩了。所谓“金融回归金融”。

问题又来了,道德层面的制高点通常都是双刃剑。正当文章最初所提及,“借钱贵”的问题看似消灭了,但是“借钱难”的问题又重现水面……

当银行等持牌机构重新掌握主权,夺回消金行业的主流供给者地位,那一批高风险人群,再次面临闭门羹的问题……自己被接纳入主流融资市场的大门,刚被互金机构打开,又再次被关上了。

依旧是一种恶性轮回——银行看不清的风险,依旧放弃;高风险人群叫苦连连;然后地下高炮口子重出江湖,灰色地带活跃经营……这个游戏反反复复。根本原因就是市场需求就在那里,银行喂不饱啊……

当今的金融科技时代大背景,就要求持牌金融机构们自建获客和风控能力。你可能发出来自灵魂的拷问:难道,银行就不能完善自己,更好地看清风险吗???

银行也很痛,很难过的。

银行的痛点,简单说就是缺乏经验。线上的玩法,根本不是我银行爸爸所擅长的!

(2019年,银行核心风控不得外包、不具备互联网贷款核心风控能力和条件的银行,不得开展联合贷款业务。自建风控系统、模型、自组团队,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增信、以及兜底等变相增信服务等。自此行业进入金融科技3.0时代。此背景下,金融机构的核心痛点也在转变,集中在:缺乏线上流量及渠道,缺乏线上业务流程设计经验,用户体验落后,缺乏线上风控手段,大数据建模专业经验。)

那么,银行就应该考虑借助一些外部的力量。可以和第三方公司合作。合作共赢,就是很好的防范风险的手段。

(为了快速从助贷业务转入自营业务,金融机构亟需借助外部真正专业的金融风控服务实现弯道超车,即通过外部的专业线上信贷风控服务赋能,引入外部数据、开放合作建模,建立金融机构的自有产品、品牌,打造全流程线上业务能力。)

这就是金融科技公司存在的意义了。

很多外行人是分不清“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的区别的。你可以简单理解为——你自己在网上发放贷款(假设你拿到了正规放贷牌照),这就是互联网金融的一种;你去给银行提供风控服务,这就是金融科技的一种。

你常听说的那些fintech、金融科技公司、风控服务商,提供的智慧风控决策、系统解决方案……你可以理解为,这些公司做的事是帮助银行们判断,要不要贷款给某个人。

但是,另一方面,市面上第三方风控服务商非常多,鱼龙混杂。很多第三方机构号称自己很牛逼,能利用各种机器学习算法、AI、区块链、各种高逼格你听不懂的技术手段,帮助解决风控问题。

实际上,金融风控的核心,永远离不开来自人的金融经验,这里面有一些思维误区(参考上一篇文章《金融风控领域常见的思维误区》https://www.jianshu.com/p/b8a4f018469d),而一些不够专业的银行会被“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这类字眼唬住,被教育出“接入一个大数据模型能解决大部分风控问题”的理念。

曾经跟随领导和一个银行高层聊,对方准备0到1启动一个新业务,潜意识里竟认为接入一个专家模型后剩余业务就能顺利跑了……

很多持牌机构大概就是这样级别的风控水平。你说吧,他们敢靠自己的能力下沉客群么?敢做大么?

就这样,社会走到了今天这个样子:

一,持牌金融机构,就像被老师紧盯的重点班学生,压力山大。要求自营,但由于自身能力有限,需借助外部的专业力量,有效提升自营风控能力。

二,台面上,确实死了一大批现金贷,但地下高利贷依旧会死灰复燃。并且,一定还会摩擦出更多新的玩法手段,不断地钻政策的空子。因为只要有利益滋生的空间在,就不会缺乏钻进去赚钱的人,

三,那些以贷养贷的人,永远都在不择手段地寻找新的接盘侠,也永远逃不出坑;另一头,也永远有源源不断的新人,被欲望操纵扔进了坑里……

96年/金融科技/互联网产品/三节课职场导师/网易云音乐人

微信公众号:彭靖文Dreamin
网易云音乐:彭靖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普】为何明知高利贷是坑,依旧多人借?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区别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