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总结、大二下规划及读书报告

一、寒假总结

进步:

1、每天有背20个英语单词,养成打卡习惯。

2、一周有完成一套大学生竞赛真题,批改并订正。

3、每天有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

4、在家帮助家长做菜做家务,锻炼自己生活技能。

5、每天关心时事,全方位提升自我视野。

6、响应政府号召,疫情爆发后没出过门。

不足:

1、缺乏锻炼。

2、仍有熬夜现象,在家睡太多。

3、书籍阅读不够,知识储备有待提高。

二、本学期规划

1、每天背50个英语单词。

2、在家勤锻炼,返校后及时完成晨刷和app跑。

3、积极参加竞赛,多多参加获取经验。

4、六级刷分。

5、认真听课,及时复习专业课内容,避免期末临时抱佛脚。

6、减肥。

三、读书报告

《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南》——干货满满

      这本书应该算是当代大学生写论文之前的必读书目,干货超多。

      它让我了解到论文一定要简要且可读性强。一篇论文应该像新闻报道一样,在开篇就应该清楚地叙述主要观点,然后再论述观点。

      摘要:大部分的学术论文的摘要字数限制在100字和150字之间。摘要的主要目的是告诉读者论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贡献,告诉大家这篇论文发现了什么。切记不要在摘要中提及其他文献。

      引言:引言不要超过三页。引言的最开始就应该叙述论文有什么主要的贡献,同时要简要地叙述论据和论证过程。文献综述:在引言中清晰地描述论文的贡献后可以写一个简要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的目的是叙述和论文课题最接近的两到三篇论文。

      文章主体:越快进入文章的主体越好。主体之前的内容是为了呈现给读者理解主体需要的所有知识点。理论是为了来理解实证内容,所呈现的理论模型需要是根据实证内容改编过的,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模型。实证段落直接写论文的主要结论,然后再写稳健型检验。结尾:结尾并不重要,要简洁明了而不是把实证结论再重新叙述一遍。

      附录:附录包括一切和论文有关但不仔细读也罢的内容。

《自由选择》——凡事种种都逃不过政策

    《自由选择》中一开始的例子便从制作铅笔说起,这简单的铅笔背后隐藏着各行各业的人在分工合作,这种分工是市场机制的作用潜移默化形成的。各色人等根据市场的价格机制和自身掌握的技术和资源,从事着自己最擅长的工作,生产笔套、笔芯、笔身、涂料,然后一个个组装起来,完美得配合起来,生产一支支漂亮精致的铅笔供我们使用。没人命令他们应该要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们就是这样天衣无缝了。

      作者从这个小小的例子来阐述政府所应该有的作用,就像上述的运作,几乎不用政府操心,那么政府的作用是什么便值得进一步思考。再如作者认为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并不完全是“市场失灵”的结果,反而更像是经济周期运行必然的结果,政府的插手或许可以减轻和延迟经济萧条,但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书中也有对“民主”和“平等”阐述美国的含义,这也是之前甚至在现在还会有人的误解。

      其中也对社会人的行为做出分类:第一类是花自己的钱为自己做事;第二类是花自己的钱为别人做事;第三类是花别人的钱为自己做事;第四类是花别人的钱为别人做事。这个是很有意思也很概括性的划分,其中第三第四类有交叉的部分,因为花别人钱为别人做事时,相当于政策制定人在花纳税人钱制定公共政策时,自己本身也有可能是受益者;第一类社会人会充分考虑自己的行为成本;第二类行为人算是社会中的慈善组织或者第三方社团等。

      书中也阐述“福利国家的陷阱”,为了保障公民的所谓福利,政府背负了太多自身不应有的责任。从救助政策到社会保险政策,出发点都是美好的,但是最终的结局却是“两败俱伤”,福利国家也会出现这样的困惑,在年年高涨的救助资金和社会保险基金支出过程中,政府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责任,公共支出比例日益增大,但是公民的满意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不满的人大有人在,无论是被救助的人还是享受保险待遇的人,总觉得不被满足,救助金太少,保险待遇太差。似乎这是一条无比绝望的路,甚至一旦开启,却不知尽头在哪的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寒假总结、大二下规划及读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