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67-为什么在群体中容易散失自我?|20190811

在2003年美军抵达伊拉克以后,当地人由于政策和其他原因,出现了大量掠夺公共财产的行为,图书馆、博物馆、学校、超市等都遭到了非常疯狂的掠夺,小至灯泡椅子,大至历史珍品无一例外的遭到了抢劫。

在2011年伦敦的纵火和抢劫行为也是一样。这不禁让人发问,人们的道德感都到哪去了?是什么引发了人们这样的行为?我们为什么无法提前得知?

甚至是很多参与抢劫的人,在时候都很疑惑和后悔,是什么驱使他们参加了抢劫?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女孩由于参加抢劫被捕后,非常后悔,他母亲解释说“女儿由于参加了抢劫活动后非常后悔,整日在家里流泪,她甚至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去偷电视,她根本就不需要电视。”相当多的人其实参加抢劫时都没想好自己要抢什么东西,都是看到什么就强什么。

我们在上一讲中说到了,社会助长效应能够增强人们的唤醒状态。而社会懈怠效应表明群体会分散个体的责任。当唤醒和责任的分散被结合到一起时,例如道德约束的作用就会减小,往往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而这些失控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群体引发的。群体能够引发一种兴奋感,那是一种被比自己更强大的力量吸引的感觉。这也就是在某些群体情境中,人们更有可能抛弃道德约束,以至于忘记了个人的身份而顺从于群体规范,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去个体化”**。

群体不仅能够引发其成员的唤醒状态,也能使成员的个体身份模糊化,另外,由于群体中的个体具有匿名性这个特点,研究者发现,当群体规模小到个体的匿名性容易暴露的时候,个人更容易约束自己。当群体规模完全能够覆盖个体匿名状态时,道德感和个体感都会大幅度降低。

《蝇王》这个小说的名气相信就算大家没看过也一定听说过,心理学家津巴多从他的学生听到了关于《蝇王》的问题,“那些善良的孩子为什么往脸上涂了东西后就突然间变成了恶魔呢?”,根据这个灵感,津巴多设计了考察匿名性的实验:他让纽约大学的女学生穿上白色衣服和帽兜,「3K党成员就这么穿」,然后让她们按键对另一个女生实施电击。实验结果表明:如果她们能够看到电击对象身上的姓名标签,点击时间就很短。如果看不到,电击时间就会长很多。甚至当房间的灯光变暗都会加强人们的匿名性。

群体在表现出攻击性之前常常会发生一些较小的引发人们唤起状态或者分散其注意力的事件,集体喊叫、高歌、鼓掌、跳舞等,既能够提高成员的热情,又能够降低成员的自我意识。研究者还发现,能够弱化个体自我意识的群体经历通常能够分离个体的行为和态度。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那些个性率真的人在去个体化后更难以自控,更难自律、更可能毫无顾忌自己的价值观就采取行动,对情境的反应也更强烈。

但是,通过上面的实验也能够印证自我观察实验,自我观察时去个体化的对立面,自我观察的人,以站在镜子或摄像机面前的人为例,会变现出更强的自控能力,他们的行为更能够表现出自己的态度。举个例子:如果在摄像机面前吃东西,这些人更可能会挑那些热量低的食物。自我观察的人也不太可能作出欺骗的行为。

#一点建议:在进行群体活动的时候,要尽可能的保持自我观察,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独立性,小心去个体化的发生。

#Key Value:

高水平的社会唤醒与责任扩散的结合有可能是人们放弃自己的道德约束或丧失自己的个体感。

当个体处在一个大的群体之中或者穿着具有隐蔽身份作用的服装时,会被唤醒、分心,进而体验到一种匿名感,这种情境有可能发生去个体化。

去个体化的结果就是自我约束和自我觉察减弱,面对积极或消极的直接情境因素的反应增强。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会心理学67-为什么在群体中容易散失自我?|2019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