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2 周二
*大晚上,朋友打来电话,急切切的语速,惊慌的语调,让我也跟着紧张起来。
朋友说的很快,“我家孩儿有问题了,我被她说的话吓住了,我着急死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该怎么办啊?”
我听得朋友重复了两遍这话,能感受到她内心的不安,慌张,还有点担忧和害怕。我听到了她说孩子有问题了,可我还是没搞明白,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朋友的表现,她的心情,我能理解。都是当妈的,我也一样,孩子的事儿,哪怕丁点大,在妈妈的眼里心里,都会翻搅出朵朵浪花,都会扯带出种种情绪。)
“你先别慌,慢点说,说清楚,孩子有啥问题了?”我轻声的劝着朋友。
(老实说,我的性子脾气属于急吼吼的那种,遇事易焦虑乱想,说话爱激动着急。前段时间,我这性子,分别多次的被老师,朋友,姐姐,一再的提醒和敲打,使得我好不容易有了意识,开始学着觉察自己的“急躁”和“慌张”,开始尝试着刻意的提醒自己“慢一点,稳稳心神”再说话。
因为刚才有所觉察,感受到自己有点被朋友的“急和慌”带走了于是,赶紧调整了一下,“慢点说,先别慌”,看似是说给朋友听的,其实,是说给我自己的。)
*估计,就像老师说的,如果互动的双方都急都慌的话,那互动基本上不会有什么效果,双方可能都在自己的感觉或认为里,说着自己想说的话,听不到/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但如果双方中有一个能慢一点稳一下的话,互动的节奏就会被调整,双方可能就会逐渐的开启“你说我听,我说你听”的模式,开始有了有效的互动。(我发觉,很多时候,我和孩子,老公之间的互动,就是处在,两方都急于表达自己,或我过于执着于自己的模式中。所以,我们的互动沟通并不愉快和顺畅。看来,以后,我得多有意识的提醒自己,“慢一点,稳下来”,“听听他说的是什么”…学着和孩子家人开启有效且愉快的互动模式。)
*可能是我当时表现出来的“慢”和“稳”(当然,主要是事儿没搁我身上,我才没有“急和慌”),带动了朋友,她的语速也减慢了些。
她吧啦啦开始说,我也逐渐听明白了。原来,她家孩子,不知什么原因,近来几天,偶尔会说“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呢?生活有什么意思呀?感觉日子过得很虚幻,不可控了;晚上做噩梦很害怕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有时候会呆在自己的房间里,很长时间不出来,也没玩电子产品,也没看小说之类的,就是坐着发呆;或是,睡觉要求开着灯;或是有时候表现的很紧张等等让她摸不着头脑的行为。
她不知道孩子怎么了?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说那些话,会有那些行为?跟孩子聊天想问问孩子了解一下吧,孩子说,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
她开始着急,开始担忧了。她害怕孩子心理出问题了。
她说,感觉孩子学习压力也不是很大呀;她和孩子爸爸平日里对孩子学习方面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很严呀;她家的氛围要说也比较宽松,对孩子也有爱有宠呀。虽然,这两年多因为有了小妹妹,她对孩子较之前只有她一个孩子时,的确是少了些关注,精力时间花在妹妹身上多了。可是,平日里,爸爸对孩子的关注不减,跟孩子聊过,孩子也说不是因为小妹妹的原因哦。
朋友说,现在新闻报道里,有那么多心理脆弱出问题的小孩,看到孩子这样,她很害怕,很心慌。
*说实话,别说别人家的孩子,就是我家的孩子,我也对他有着太多的不了解;对于孩子的事儿,我也有着太多的不知道,不明白。当然,对孩子的大事小情,各种状态,随之产生的焦虑,担忧,期待,生气,无措,无奈,“要”和“怕”……这些种种,我都有。
记得前段时间,我也是因为孩子的问题,对着老师好一顿焦虑的倾诉。
记得老师静静的听完,给我来了一句:对于孩子的事/问题,既不能掉以轻心,不闻不问;也不能大惊小怪,过度反应。适度关注,带着尊重和好奇的态度,不断的去了解,沟通,核对,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孩子愿意和能接受的帮助及建议,这样就行了。
否则,父母的不管不问,一是有可能让事情或问题由小变大;二是,可能会让孩子感受到被漠视,被忽略,进而产生“我不重要,我没有价值,我不被/不配爱”等等负向的心理意识,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好。
但是,若是父母的大惊小怪,过度关注,有可能会把自己/孩子推到问题里,陷在情绪里。反而看不到问题的真貌,更谈不上解决问题了。
*我刚说完,朋友问,“那你说啥是适度?我现在怎么办?”
我…
“其实这话是老师说的。这“度”,我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只是,我在听了老师的话后,觉得心稍稍安稳了一些。这些日子,在面对孩子的事儿或问题时,我不像以往那样,过于抓狂或是太慌乱,太紧张了。
因为我知道了,是人,就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事儿,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事儿来了,问题出了,不论是急或慌,还是怕或愁,都没有用。(当然,遇事儿遇到问题时,急,慌,怕,愁…都是自然而然的情绪,有这样的情绪很正常,太正常了,也应该的。有就有呗,急慌怕愁…一会儿,也没啥。只是别一直陷在里面出不来就好。)
所以,面对事儿或问题,除了迎面直上,好像没有别的太好使的办法。
至于“适度”,只有在我们一次次的面对,互动中,自己揣摩出来。”
我停顿了一下,理了理思路,又说:“我的想法是:对于你说的孩子的问题,一来考虑孩子的年龄心理阶段特质,孩子如今刚刚开始步入青春期,开始有意识无意识的对人生,生活,自己的意义有了她的想法和思考。青春期的孩子,会开始对很多问题,很多现象开始思考(看起来像是发呆)。当然,可能她们的想法稀奇古怪,可能她们的想法有些偏激,她们说出的话,可能会让我们家长觉得很意外,有些会很害怕(我听同事说过,她家孩子有段时间,老是说人生没意义,活着干什么,死了是什么样的话。起初她听得心惊肉跳的,怕孩子厌学轻生。后来,她敞开和孩子聊聊生死的话题,了解孩子到底想表达的是什么,也和孩子一起活动的时间多点。一段时间后,孩子不怎么说这样的话了。)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对很多问题有思考和探索,但同时他们的信息资料来源又有限,理解程度也有限。这个时候,家长一是尊重他们的思考和探索,二是了解他们思考的话题,和他们多聊聊,多沟通,核对他们的想法。也可以和他们一起找资料,一起思考和探索。
二来,我们认为孩子没有太大的学习的压力,认为家里的氛围宽松,父母对她的要求不多不严。这只是我们的认为。有耐心的,多次的,用各种方式,和孩子核对核对,了解孩子是怎么感受的,她在学校是否有压力,学习或生活各方面,是否有困扰?有没有需要爸爸妈妈可以做的,可以帮助她的?等等。
三来,二胎家庭,尤其是年岁相隔比较大的,老大享受过被当成独一无二的中心,被独宠有很多关注的待遇。在父母精力时间部分给了老二之后,老大可能会有失落挫败感。懂事的孩子,可能对这种失落挫败说不出口,可能不会有意的去争抢父母的爱。但无意识中,可能会搞出些问题,动静,来提醒父母,“来看看我,来关注我,我也需要你们。”所以,在孩子以“问题”的方式来呼喊的时候,父母的确该调整一下,给孩子(并不是时间多)而是高质量的单独的陪伴及关注了。
我能想到的目前就这么多,不知对你有用没?”
我对电话那头的朋友说。
“要不,你先试试和孩子找机会耐心的多聊聊,这段时间多关注关注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我说,“你不要吓自己,也不要把焦虑恐慌的情绪传递给孩子。也许孩子并没有觉得自己有问题,没觉得这是多大的事儿。你越焦虑担忧,就可能把孩子吓到了,让孩子认为自己有大问题了,反倒不好了。”
“你先淡定,慢一点,稳下来,面对孩子,面对问题。
再说,还可以找专业人士咨询求助呀。
你稳定了,才能有心力,有精力,来和孩子有效交流,才能了解孩子,了解问题哦。”
我哗啦啦说了这么多。
朋友嗯嗯的应着,感觉她的状态比刚才好了些。
*是呀,觉得有问题了,找人说说,免得自己乱想,越想越乱。其实,有时候,自己说出来的过程,听听别人想法的过程,也是帮自己理理思路,稳定稳定情绪的过程哦。
说实话,感谢朋友,因为她的问题,让我对这样的事儿也有了思考。
是呀,遇到事儿/问题了,既别掉以轻心,不闻不问;也别大惊小怪,过度反应。对事儿/问题迎面直上,适度关注。学着先带着尊重和好奇的态度,不断的去了解,沟通,核对…别急别慌,稳一点,才有心力来想,来解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