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价值2000元的拆书稿,你不得不知地三个写作技巧(二)

                                                                                                                          ------怎么拆书

一.拆书的原则

1. 不要背叛这本书

拆解书的过程中,要尊重原文,不要夹带太多作者的“思考”,也不要延伸太多自己的东西;还原书中原貌。

2. 拆书不是单纯的摘要,而是要再创作

摘要是把所有要点画下来,拼接到一起,从头到尾念一遍;

而拆书是要把原文中,书面化、生涩难懂的内容,加入生活案例;

通过理解别人的知识盲区,打破【知识诅咒】,预判出别人可能听不懂的某些知识点,翻译成简单好理解的中文。

一份价值2000元的拆书稿,你不得不知地三个写作技巧(二)_第1张图片

二.原文和再创作的比例和尺度

原文写得好,把它念出来就好了

如果原文是,禁止出错的科学性内容,或者是一段写得很美很有诗意的句子,可以按照原文来摘录;

具体情况如下:

工具书、心理学书籍、干货类书籍:该类稿件需要作者围绕书中的核心观点,进行讲解和分析,如《关键对话》、《高效演讲》和《高绩效教练》等,这类书稿,占用原文不得超过10%。

文学名著、小说故事等书籍:该类稿件属于对原书内容的提炼,如《宋徽宗》,《人生海海》这类拆书稿,占用原文不得超过30%。

利用故事把一个道理讲清楚

如果你能通过一个故事把原文的艰涩道理讲清楚,那是最好的;

但是切记,不要加入个人化的判断性解释;

拆书过程中,个人的观点、论证方式、联想、举例等延伸内容,最终目的一定是为了证明书中的观点。

切忌改变书中的观点

书中的案例,如果你觉得好,可以留下来;但是如果生活中能够找到更贴切的,也可以换一个案例。

比如工具类书籍,可以加入最近的热点、新闻故事、综艺节目、电影电视等这样大家更容易听明白。但最终落脚的论证不能偏。

遵循原书逻辑,有目的性地侧重

拆书稿在一开始为了吸引听众,可能从第六章的某一个小节切入内容的;

但是接下来的论证顺序,最好还是按照章节顺序进行。

因为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也是遵循金字塔原理的行文的,所以特别推荐看一下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一书。

三.拆书稿最重要的就是构建坡道

拆书稿的整个框架可以按照:坡道、论证、甜点三部分组成;

坡道,即开场,就是听众为什么要听这本书,这本书是解决什么问题的。

从书中最打动人的一点入手建立坡道

构建坡道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听众从一开始就重视这本书,让听众觉得这本书有意义,能帮助他。

所以,一定要把最有价值的内容放在最前面讲。

比如书中惊心动魄的故事;

最具颠覆性的研究发现,比如戒烟不需要毅力《这书能让你戒烟》;

还包括生活场景的代入,比如这篇《少有人走的路》拆书稿坡道:

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你是否曾经感觉自己的运气很差?好像做什么事情,总会碰到些出乎意料的问题,生活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比如和别人一起出去聚餐,别人都吃得好好的,自己却吃坏了肚子。

又比如,你在某一天逛街,碰见一款自己很喜欢的衣服,心里一直挂念着,好不容易等到店铺打折,却发现已经卖完了。

怎么样,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有趣的是,这种“运气不好”的现象还非常普遍,甚至不限于个人。

例如每年的毕业生都会失望地高喊:今年又是“最难就业年”,找工作太难了;每一届老师都会遗憾地跟学生说: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世间如此美好,难道天生就该我们走霉运,受苦受难吗?

今天这本书,就将为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四.选取重要章节,陈述整体结构

正文论证过程,一般采用一个主题加三个要点框架。

如果一本书里面的要点大于三个,那就进行归纳和合并。

同时要对每个要点进行充分的论证。包括实验数据、案例、故事。

结尾部分,可以采用一则小故事或者一个异事、一个比喻,或者跟你的坡道相呼应,最好是能起到总结作用,也可以有点诗意。用感性的话去感染对方。

五.整体语言形式

拆书稿应该用口语化写作;

所谓“接地气,讲人话”,就是指写的拆书稿一定要尽量的简单易懂有逻辑,稿子要能让在菜市场买菜的大妈都听懂。比如白居易写诗,写完后要念给老太太听,老太太都能听懂就是好诗。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光天哭声音。”、“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想要做到语言直白流畅,有两个技巧。

1. 多用短句

短句更加符合我们平时的语言习惯,一般我们在和别人聊天时,都是三到五句作为一段。

在写拆书稿时,三个逗号以内写完一句话是最好的。

2. 多用转折词

拆书稿想要流畅,应该注重在每一个精华点之间的逻辑衔接。

六.常见的写作误区

这些失误几乎是每个新人都会犯的,我把这些教训总结了起来。

1. 最常见的失误就是写作时没有对象感。

要知道拆书稿是要读给别人听的,很多人初次写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至于文章从头到尾都是在自说自话,自己解读得很嗨,而完全忽视了听众。

那没有对象感是怎样的呢?就是我完全不与大家互动,只是一股脑地发一堆文字出来。读书怎么读,123点,写作怎么写,123点。

日后当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拆书稿时,要记得,你是要向听众讲述一些东西的。

想象听众是你的一位好朋友,你刚刚看完了一本精彩的书,你想和他分享,你准备用一些直白的语言来和他聊一聊这本书精彩的地方。保持这种感觉,这样才能写出说书稿的味道。

2. 第二个失误是写出来的东西难以转化为音频。

这种情况常见于心理类和财经类等比较多术语的书籍。很多写手在读书时不求甚解,没理解透彻概念就开始动笔,在写拆书稿时遇到这些概念就往上直接一放,然后把百度来的解释放上去。

我们知道这种概念性的东西是很难通过口语说出来的,就算勉强录成音频,听起来效果也不好。

所以要善于用故事和生活中的案例,去简单化概念理论。

最后,

拆书稿的写作,既是输入也是输出的过程;中间有很多细碎的但是很重要的细节,比如起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标题,不要有错别字等;

如果大家有其他需要了解的,或者自己容易犯的错误,可以留言,我会定期补充更多相关内容。

下一篇内容,也是本系列的最后一篇;

是我参加写作课,老师讲解的一些细节内容,我摘抄了部分,方便大家了解。

---end---

作者介绍:丘尔,

每天5点起床的早起星人;

2年撰稿人经验;

半年时间从150斤减到100斤;

坚持日更;

每天与大家分享成长日常。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当青春不在的时候,就得靠智慧来证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份价值2000元的拆书稿,你不得不知地三个写作技巧(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