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25 《快速阅读术》:每年读书700本,他是怎么做到的?

文 / 杜豆豆


自从我发下一年读书300卷,30年读完万卷书的“宏愿”后,总有很多人来质疑。

“你有那么多时间读吗?怕是囫囵吞枣,看看目录而已吧!”

“你是怎么做到的?厉害,我一年都读不完一本书......”

“读那么多书,你记得住吗?”

其实,我并没觉得一年读300卷很大压力,相反,我常常觉得自己还有余力提升。这些评论反而给了我一种错觉,让我觉得好似自己真的很厉害。别人一年读不了几本书,你是不是也太快了点,还是慢点儿吧。

不过,我这种错觉很快就被打碎了,因为我发现了比我更厉害的高手。

July.25 《快速阅读术》:每年读书700本,他是怎么做到的?_第1张图片

01 印南敦史一年读书700本的私房秘笈

这位高手,就是《快速阅读术》的作者印南敦史。

印南老师是日本作家、书评人。他在书中自述说,他每月平均要为60本书写书评,一年要读700本书。如此算下来,10年就是7000本。这样的速度,意味着如果他持有和我同样的读万卷书的梦想,会比我早15年完成。

如果我再告诉你,他在20岁之前,曾经一事无成。原因是他9岁时因为摔伤头部,昏迷了3个星期,认为自己“摔坏了脑子”。为此,他的阅读可以说是慢得出奇,一页书要读5到10分钟。可如今,他不仅一年读700本书,而且每发出一篇书评,这本书的销量就会跟着往上嗖嗖涨。

听到这里,你会不会像我一样,忍不住想惊叹:“哇塞,太神奇了,他是怎么做到的?”

我也想知道。我只读了这个开头,已经迫不及待地抛弃了自己的原定读书计划,一鼓作气,很快就把这本书读完了。

读完后,想说一句:心有戚戚然,得到了新的启发。我想,我需要调整自己的计划,向这位同道看齐了。

July.25 《快速阅读术》:每年读书700本,他是怎么做到的?_第2张图片

戚戚然,是因为书中的诸多观点,都印证了我之前的阅读感受。

这不是一本“速读术”的训练书,它要改变的是你的阅读理念。只要你的阅读理念改变了,你的阅读行为习惯就会跟着变化。

通常,阅读慢的人普遍都执着于一个问题:“读书是要记住的,要一字一句、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并记在脑子里”。正是这种力求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的认识,让很多本来很喜欢读书的人,把读书读成了一件辛苦的事。

印南老师说,现在他为了写书评,能够用平均20到30分钟的速度读完一本书,然后,再花60分钟写书评。其实,他写书评之前,也没想到自己能做到。但自从被网站编辑”逼上梁山”,不再执着于“仔细阅读”,反而让他养成了快速阅读的习惯。

这之后,他发现一个事实,即便你花一周仔细读完了一本书,你记住的也不过是1%而已。如果你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把全部内容都记住,读书反而成了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因为,能够留在记忆中的,至多也就是一两句话。

也就是说,读书的意义,不在于复制100%,而在于“邂逅1%”的收获。

与其这样,你还不如花1周时间快速读完10本书,每本书都记住1%,你记住的就是10%。想想看,这是多么大的不同!

其实,读书就像是听音乐,你在享受乐曲带来的乐趣时,并不会试图仔细辨认和记住每一个音符,而是任由音乐顺畅地流动。读书也是一样,如果你能像欣赏音乐一样,放弃一本正经地仔细阅读,就能轻松地体会到书中的妙趣了。

让书籍内容从心中“流过”,这种读书方法,印南老师称其为“流水式阅读”,也正是他高效读书的私房秘笈。

July.25 《快速阅读术》:每年读书700本,他是怎么做到的?_第3张图片

02 为什么你会总觉得没有阅读时间

你总觉没时间读书吗?

不是因为你没时间,而是因为你没有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如果你想至少每月读20本书,就要把读书融入你的日常生活。

印南老师将阅读习惯的养成分成了3个步骤:

第一步,在“每天同一时间”读书。

所谓习惯,就是总在一个时间做同样的事情。如果读书能和吃饭一样,框定好时间段,大脑自然就会将这一时间固定出习惯意识了。从经验上看,早晨是头脑最清醒的时间,最适合阅读。如果能搭配上固定的地点、场景和情境,就更利于习惯的养成。

第二步,首选“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这一点对我特别有启发。我一直都有困惑,比如很多大部头的经典名著、需要慢慢品味的唐诗宋词,你就不可能快速读完。想不到,作者轻而易举地就把这个问题化解了。

他认为,书是分为三类的。第一类是不必读的书,你要学会放弃,因为它们虽然有用,但可能不适合自己;第二类是无法快速读的书,需要慢读,比如故事性很强的小说、漫画,以及需要慢慢品鉴的书;第三类才是可以快速读的书,而且往往时下的新书和商务类书籍,大多都被设计成了快读书,90%都是可以快读的。

所以,如果你想过丰富多彩的多读生活,记住这个9比1的规则很关键。多读可以快读的书,同时细细品味适合慢读的书,就能让你将时间管理好,同时提高读书效率。

第三步,今日读的书和昨天的要不同

要让阅读成为享受,集中阅读一本书的时间不应该超过10天,否则,你自己也会厌倦。要想始终保持有乐趣,就应当将快读书和慢读书搭配阅读。

尽可能让一本书在一天内读完,每天让不同的书流过内心,重点关注收获。如果你的阅读量到了一年上百本,你就会发现,用1小时全神贯注地快速读完一本书,更容易抓住书中要点。

July.25 《快速阅读术》:每年读书700本,他是怎么做到的?_第4张图片

03 为什么你读不进去书?

读书常被人当成苦修行,什么原因呢?

印南老师的回答,我特别有同感。他说:读书就像是呼吸,如果你只是“吸气、读取”,当然会感到憋闷难受。那怎么办呢?吸气过度,呼出来就好了嘛。而呼出来的最好办法,就是“写”。

假若你能够将“把信息印刻在脑子里”,转变为“记录在身外”,为写而读,而不是“为记而读”,你会发现,读书立刻变得轻松了。

如果你曾经写过书评,相信你会和我一样体会到作者这一比喻的妙处。不过,印南老师让我佩服的是,他的书评但凡一发表,总会促动亚马逊网站上的销售量大涨。

这得益于他写书评的方法,有独特之处。诀窍在哪里呢?

答案是:在内容上。因为他基本都是在网站上写书评,网络读者和纸媒很不同,希望看到的是“信息”和“事实”,而不是主观评论。所以,他写的书评,多数采用的是“摘录法”。

快速阅读后,摘录出书中最精彩的部分,然后加上短短的评论,这样的阅读方法,印南老师称为“呼吸式阅读”。

July.25 《快速阅读术》:每年读书700本,他是怎么做到的?_第5张图片

呼吸式阅读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一行采集”,只摘取最有魅力的片段。

关键是记住这个理念:不用记忆,记录就够了。具体做法是:拿出一张A4纸,写上书名和时间,读到有触动时就记下来。每行的开头是页码,之后是内容。摘录时,不要抄整个段落,尽量简短,内容控制在几行之内。书读完后,你的这些摘录,就是你消化的部分。

第二步,“一行精华”,找出书中最精华的一行。

所谓“一行精华”,也就是把这本书中你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找出来。记住,只要一行。找寻这“最有价值的一行”,你的读书过程就变成了“寻宝探险”,趣味也将大大不同。

第三步,“一行评论”,为“一行精华”写一行读后感。

“为什么这一行精华会这么触动我?” 问问自己,然后用30到40字写下你的“一行评论”。有了这一行感想,就能唤醒你对整本书的记忆。

第四步:复盘回顾自己的读书足迹

每读完12本书,你会积累下来12行评论,它们虽来自不同的书籍,但却会因为你的兴趣而互有关联。这时,你很可能会从这些短评中碰撞出深度的思考。经过复盘后,你也会从中看到自己的阅读偏好和未来的阅读方向。

然后,你可以从这12本书中找出你觉得最棒的那一本。到年底,再从这每月“最佳”中选出“年度最佳”。这,就是你最精彩的阅读故事。

对于摘抄来说,最好的方式是手抄。手抄可以加深理解,同时促使我们只抄最有价值的部分,而且每天增加的一张纸,能让我们更有成就感。

在这个信息爆炸、不必物物都拥有的共享时代,正确的读书方法,是选择必要的部分,而不是记住全部。

July.25 《快速阅读术》:每年读书700本,他是怎么做到的?_第6张图片

04 读书想读得快,同时又不会遗忘,该怎么做?

流水式阅读也有规则。这一规则,就是避免遗漏要点的搜索式阅读。

搜索式阅读,也就是跳读。跳读方法很多,利用小标题来判断是否这个章节有必要读,是最常用的方法。

怎么判断哪些内容需要舍弃不读呢?一般有三个标志:

第一个标志,是作者自述。这部分内容通常是作者为了卖书写的亮点,或者单纯是为了满足表现欲,可以舍弃。

第二个标志,是中间的事例和作者的经历。这部分只是为了论证观点,如果观点你明白了,完全可以跳读。

第三个标志,是渲染期待和危机情绪的夸张描述。因为纯粹是为了煽情,可以跳过不读。

想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又能抓住重点,该如何做到呢?快速高效的阅读,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

因为目录往往就是整本书的结构图,从中,你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章节,把握整体框架和论述。

第二步,是只读开头和结尾的5行。

通常,正文的结构是章、节、段。每个小节都基本是一个主题。尤其是商务类书籍,结构套路化,多是开局给观点、中间是论证、结局进行确认。读头尾各5行,基本就已搞懂整节意思了。

第三步,是确定了关键词后再读。

读一本书,应当是带着阅读目的的。有了目的,就可以按照关键词来搜索内容,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第四步,使用多种阅读节奏。

给自己设定出基本节奏,1.5倍为中速阅读,2倍为高速,5倍为流水速,在阅读时随时换挡,才能保证你的阅读始终有趣,整体顺畅高效。

或许还有人会质疑,“一行采集”的“摘抄法”会不会打断阅读的连续性呢?

因为担心摘抄会分散注意力,很多人会采用画线的方式。但作者认为,画线、在留白处做笔记、撕下有用的部分,这些污损书籍的做法,都不是爱书人的做法。而且,关键是:根本没用!你画了线又怎样,还是会忘,也不会再看。所以,只要摘抄就好。

要记录,而不是记忆。书的精华都被你抽取到了书外,它们才是你读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July.25 《快速阅读术》:每年读书700本,他是怎么做到的?_第7张图片

05 大阅读量下的烦恼

如果读书真的成了你的习惯,你可能会有新的烦恼。

如此大的阅读量,该如何选你要每天读的书?到哪里获取这些书?又该怎样管理日渐增多的书呢?

先说说选择书的问题。印南老师给了3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制订阅读计划。

读书计划的目标基准是:一周6本,一个月25本,一年300本,进入“多读生活”的状态。

每周余下的一天,做为“自由日”,做点别的或者品读无法快读的书,最为重要的是,制订下一周的必读书目计划。预先在笔记本或纸张上写好该周6本书的书名,等着填摘抄和评论就是了。

第二个建议,要选一两本你不太想读的书。

一周6本书,不要只选你喜欢的书,这样会千篇一律。能从本来不感兴趣的书中获得感动,是读书的妙趣之一。大部分书都有值得读的部分,试着找出这本书的亮点,有意识地扩大兴趣范围,会给流水式阅读,增添新鲜的刺激。

另外,对别人推荐的书,可以不假思索地放入你的快读书目。

第三个建议,对不能快读的书,放在自由日读,或者和快读的6本书并行。

July.25 《快速阅读术》:每年读书700本,他是怎么做到的?_第8张图片

其次,说说到哪里获取这些书的问题。

如果你不是专业书评人,没必要总是只读新书。还有很多获取书籍的来源,可以选择。比如,图书馆、二手书店、实体书店,当然,还有亚马逊、京东、当当这样的网络书店,各有优势,等待着你去发现。

最后,是管理书籍的问题。

书太多了,空间就成了问题,如何收拾书架呢?

这其实是一个观念问题。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你只有舍弃了不需要的,才会更期待遇见新书。要学会定期处理,尽量把你不再需要的藏书送给想读它们的人。不要存储,要让它们流动起来,因为书是用来丰富人生的。

哪些书是可以处理的书呢?

把你近期要整理的所有书竖立排列在书架上,露出书名,按出版时间从旧到新排列整齐,排列好后,你很容易就会发现不需要的书籍。过时的、放了很久没读的,都可以果断处理掉。

书架要多久整理一次呢?

最好是每3个月一次。有人可能会说,3个月这书还很新呢,为什么要处理掉?事实上,三个月前的新书,已经不算是新书了。而且,3个月70多本书,一定会有你觉得不需要的书。书的魅力,在你购买的时候最大。读过之后,就要判断是否还有和当初一样的价值需要保留。

重要的并非是你应该丢弃哪些书,而是你应该保留哪些。如果你能定期评价你的读书体会,就能很容易发现想保留的书。比如,前面提到的读完12本书复盘一次时,就可以顺带把这个那些书要保留的问题也解决了。

July.25 《快速阅读术》:每年读书700本,他是怎么做到的?_第9张图片

06 综述

总之,认为自己读书慢,都是因为本人执念的错觉。那些打着“为提高修养而读书”旗号的人,不是真正的读书。读书的乐趣,在于“有书相伴,更加美好”。如果醉心于知识的收集,其实和全身穿上名牌后,自己感觉很是优雅高贵,没什么区别。

然而,读书的价值,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什么修身养性的艰苦修行。

享受读书的乐趣,唯此而已。

(本文结束)

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您的关注。

作者简介:杜豆豆,IT从业20余年,曾先后研修英语、计算机、美学和心理学专业。早年创过业,后就职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现工作于某研究院。书痴一枚,闲时码码字。兼任多家平台签约作者,会员合伙人,万卷好书工作室、万卷好书读书会创立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July.25 《快速阅读术》:每年读书700本,他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