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能力杨三角之《变革的基因—移动互联时代的组织创新》读后感(一)

2016年第一次听到组织能力杨三角,那是在肯耐珂萨在上海的全国组织能力调研的解读大会上,也第一次知道杨教授,那时还被邻座的一位外贸公司的行政总监异样的眼光看了一会儿,眼神中:透露出,参加这个活动既然不知道杨教授,简直是个奇葩。

16年的调研大会和这两年肯家推出的杨教授的公开课,给报名的时间很短,但是课堂总爆满且只能扩大酒店会场上课人的规模,可见杨教授的企业家和HRD粉丝众多,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

带着思考,决定也拿起杨教授的书读起来,虽然我不是企业家也不是HRD,OD,但作为跟他们打交道的顾问,其实我需要比他们更了解这些方法论和实践案例。才会跟这群人可以确认眼神,发现彼此是彼此对的那个人。

惭愧的是,我读了一遍,还做了思维导图的笔记,有厚到薄了,但是我依旧还是我知道的别人都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从我嘴里说出的组织能力杨三角怎么就那么没有吸引力呢?有一次见一家公司的CEO,跟他讲了一下杨教授的理论,对方的一句很实在的话:“你们的这个公开课还是有些贵呀,中欧商学院的课也贵的”。反证了自己没有传播到他关注到的价值点。

所以结合看完的书,做完的笔记,和介绍过组织能力杨三角的客户反应,理论实践的结合写一篇我的读后感,是我再次吸收这本书力量的开始,让我的学习不仅仅是照搬照抄而是实地运用。当然题目是读后感(一),是因为我知道后面一定会有(二)(三)等等,这些应该更多会结合我碰到的案例而不断深化而写出来的。

书是2018年9月20日就看完的,思维导图也是那时完成的,到现在有1个多月时间了,怪不得忘记的差不多?

回忆书中,第一部分主要是:移动互联时代我们的企业(组织)因为什么而发生了哪些变化?组织能力杨三角的理论又会有哪些变化?

因为移动设备,传感器(收发数据),网络带宽,云存储和算法开启了数据时代,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说大数据时代,VUCA时代,它带给我们的组织有那些新形态呢?

1,数字化改造企业的价值链,如小米模式,客户变成了用户;特斯拉的去中间化,取消经销商;分销-仓储-物流信息充分打通。

2,用户体验催生产业蓝海,围绕用户痛点再造行业,比如:饿了吗,滴滴,共享单车

3,智能制造,企业生产出的设备售出后依旧有数据监测,可以预知何时需要保养?何时需要维修?何时产品需要迭代?

   移动互联时代带给我们很多挑战,很多变化,当然同样也带给我们很多机遇,危和机共存,如:机会窗口期缩短,获得机会,速度制胜;颠覆和被颠覆的概率倍增,大小公司同属一条起跑线,甚至草根公司可以颠覆行业巨头,Uber,空中食客。这个时代比任何时代都要讲究产品至上,用户至上,口碑至上

在这样的时代,组织能力杨三角的理论是否依旧通用呢?杨三角理论认为:企业持续成功=战略*组织能力。

风口论,我们都知道:只要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创始人找到了高获利高成长的空间,在风口上了,但是能飞多久呢?能飞多高呢?如果没有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的执行战略,被摔下是必然且飞的越高就会摔的越狠,所以组织能力就变成了关键。所以,虽然时代变了,但是这个方法论依旧是通用的,只是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不同。

那什么是组织能力呢?它是指:团队整体发挥的战斗力。它具有的特点是:生根于组织内部而非个人且具有可持续性;客户是组织能力的客观裁判而不是管理团队;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企业的组织能力需要清晰和聚焦。

   组织能力与以往的区别,就会发现越来越需要创造性的工作,工业化时代讲究标准化,移动互联时代讲究创造性烧脑,很多的产出都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从0到1的开始,而不是从1到N的延伸。正因为这个时代的大背景,所以组织能力会普遍要求:用户导向/敏捷/创新,从这个组织能力来看,就跟现在的教育对个体的培养提倡的那样,创新型教育(所以又被延伸为大家一直在强调艺术教育),这个是中国的短板,至少在中国快速经济发展,急功近利的要求下,绝大多数人都是做事机器,标准化流程,无需停下脚步思考,企业也是如此,停下原有的脚步意味着产能下降,利润下降。

智者虽然寥寂,但至少有那边一小部分人,就会开始捉摸在个体价值突出讲究创新的时代,企业的组织能力如何聚焦,如何打造呢?

从组织能力落地的三个支柱:员工思维(愿不愿意?);员工治理(允不允许?);员工能力(会不会?)

员工思维从以前都是通过外在驱动力来提升员工意愿度,现在就变成了如何激发员工的内在驱动力,从以前的公司要求我到我自己要求我,想想就会知道哪个更容易产生成就。

员工治理从标准化到灵活敏捷,就想起阿米巴经营,特种部队,华为任总说到:前线指挥炮火。突然也想起如果HR这个领域来,传统的是围绕6个模块来划分工作的,固然也就导致HR咨询公司也是如此划分,比如:招聘是一个团队,培训是一个团队,软件是一个团队,这三个团队彼此隔绝,一旦交流起来就叫跨部门沟通,信息不对称,不共享,每个人都占据自己的那份领地。因利益纠葛,无法打破,就形成了阵营。当然我还是始终相信这种结构模式,不用多久就会以灵活敏捷来打破这个划分的,特种部队的模式会越来越盛行起来。

员工能力也从依靠批量廉价劳动力转变成更依赖精兵强将,所以人才在这个时代比任何时代都变得重要,他会是一个企业的创造者,甚至一个行业的创造者,这也是为什么各个企业通过各种策略吸引高端人才,也是不同发达城市也会通过不断的政策吸引高端人才的缘由。

想继续了解内容,可以看读后感(二)

你可能感兴趣的:(组织能力杨三角之《变革的基因—移动互联时代的组织创新》读后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