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4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对全国中小学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意见和要求。在实践中,不同教师在对待教育信息化的态度有所差别,有的教师在教育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表现较为积极、活跃,也有教师面对教育信息化,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新要求,教师要学会积极顺应这种新形式,拥抱这种新变化。

2019-08-24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9-08-24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9-08-24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01 正确认识教育信息化对自身成长的影响 

一些教师在学生时代,没有接受相应的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知识和技能是其专业素养中的短板,需要不断学习才能弥补,但由于一些原因,他们学习信息技术又存在诸多困难,在现实工作中,不能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教育教学,使学校配置的信息化装备成为“摆设”。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也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活动,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教育信息化的效应难以一言蔽之,它打破了原有的因地域和经济差异造成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缩小了教育地域之间的差异,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将教师从琐碎繁重的阅卷、辅导等工作中解脱出来,还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育观念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为实现教育的公平与优质提供了足够的动力。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信息化浪潮,如果教师依然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沉迷于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躺在前半生奋斗的经验上“吃老本”,显然会被时代淘汰。因此,唯一的出路只有学习与钻研教育信息技术,主动紧跟教育信息化的步伐,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服务过程中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支撑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教育活动中的人机协同能力,逐渐使自己成为掌握信息技术、具有创新思维,能够与时俱进,适应教育信息化时代要求的专家型教师。

02  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教育信息化

在应对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消极被动、敷衍应付或置之不理,都会拉大自己与同行之间的专业差距。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内省反思,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参与到教育信息化过程当中,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需要克服哪些不良心态呢?

第一是轻视信息技术的思想。有的教师认为,教育信息化可有可无,甚至比传统教育方式更繁琐、费时、费力。很多有着二、三十年的教育工作经历的教师,大多都是学校甚至是县、市教学骨干,经验丰富,业务熟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一旦要改变自己得心应手的教育方式,心理上首先极不适应,且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工作,需要收集大量相关资源,制作课件,设计交互性习题……比传统教学多出了几道工序,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更多,不如按传统方式直接从大脑中已有知识和经验中获取来得快捷,从而对信息技术产生抵触情绪,表现在态度上就是消极对待教育信息化,不积极钻研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重视研究信息化条件下教育方式的创新。

有一些教师无视教育信息化的到来,采取迂回战术进行躲避,因循守旧,不愿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还有少部分教师退休在望,认为学习信息技术用处不大,成为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局外人。对此,学校要加强引导,让教师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使其体会到教育信息化对提升工作质量和个人专业成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其正视教育信息化。

第二是畏难情绪。这类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推动作用,认为信息化对教育质量提升和个人专业成长都有好处,但在学习和应用过程中,感觉到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众多,学习任务繁重。特别是一些软件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且软件更新速度快,精力有限,今天学,明天忘,事倍功半,不如不学,从而对教育信息化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其专业成长。对此,社会及学校要为教师学习信息技术创造必要的环境,加大信息技术培训力度,在信息技术的学习培训考评中,可多批次小幅度递增难度,必要时适度降低评价标准,使大多数教师获得学习信息技术的成就感。同时在舆论上积极引导,大力宣扬本土优秀学习典型,为中年教师学习树立榜样。教师本人也要有“蚂蚁啃骨头”的信念,信心满满地追随教育信息化的脚步前行。

第三是懒惰心理。对待教育信息化的懒惰心理表现在,不少教师“拿来主义”至上,教学设计、课件、微课、课例甚至论文全靠下载,不进行自主创新。只有消除这种心态,灵活机动安排学习时间,充分利用闲暇零星时间学习信息技术,积极利用每一次培训与实践机会,持之以恒,最终才能提升自身的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03 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实践活动

要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获得专业成长,学用结合是必由之路。

第一,教师应积极参与信息化平台应用培训与研究活动。培训是接受信息技术新产品的过程,研究是将所学内化为自身技能的过程。在此方面,学校要编制教师成长规划,将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与教师成长结合起来,分阶段完成对教师的培训与考评,让其一点一滴积累信息技术知识,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引导教师开展无纸化电子备课,备课、教研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使教师能够熟练应用常用教学软件,完成网络环境下的智慧课堂教学,会利用翻转课堂、网络空间、交互式电子平板等手段进行教研。

第二,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活动。学校应鼓励教师制作高水平的教学设计、课件、微课等资源,录制具有示范意义的课例,实行资源集中管理,向全体教师免费开放,为教师学习、工作提供方便。开展这类活动不仅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工程 ,其建设过程更是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训练过程,通过研究课标、钻研教材、构思课件、制作微课,让教师更加熟悉教材、教法与教学模式,同时,也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

第三,教师应积极参与各类信息技术竞赛。参与信息技术竞赛活动,不是教育教学中的额外负担,也不是对正常工作的干扰,而是提升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教师可参与的竞赛有很多,如“一师一优课”竞赛、“全国教育信息化大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互联网+教育”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等,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成为教育信息技术化方面的“行家里手”,同时收获专业成长的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