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民意真的可信吗?(罗辑思维 第十二期)

                                                            

关键词:民意

推荐书籍:《乌合之众》                                    (法)古斯塔夫·勒庞  著

                   《1941:民意斩杀富二代》                                     章敬平  著

                   《同意的计算》(美)詹姆斯·M·布坎南        戈登·塔洛克  著

电视剧中经常出现这么一句话“这都是民意呀!”一般这句话都出现在社会事件被曝光、舆论哗然或者各类投票的过程中,顺应民意就意味着符合大多数人当时的意愿选择要求,但是最终的结果导向是走向正确道路、是合理的吗?也许并不必然。

记得以前看过这样一道选择题,通过描述三个人的形象来做选择,选出心目中的领袖人物,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这道题,这三个人分别是抽烟、喝酒、吸毒的前美国总统罗斯福,抽烟、喝酒、傲慢的丘吉尔,和专一、有修养、无恶习的希特勒。在不知道确切对应关系的前提下,很多人可能根据自己内心对领袖的形象刻画就选择了希特勒,事实上,这个外表正义、实则内心狂傲的战争祸首,他的上台也的确是民意选举的结果。一战结束后,德国国内各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都需要从战争恢复过来。希特勒苦心孤诣地做了一系列工作来俘获民众的信任,他使德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程度地发展,就业率大幅度提升,民众的收入进一步提高,包括我们熟知的大众都是那个时候发展起来的,这一切使得民众获得了“好处”,而且为二战的爆发提供了物质支持。并且,这位民选元首还收回了奥地利,完成了俾斯麦的政治梦想。1933年上台的希特勒,不仅到达了权力的巅峰,而且也将生活在对未来美好憧憬中的德国人民与德国推向了战争的深渊,他用实际行动对德国民众施以“恩惠”,用国家的短暂繁荣来掩盖他那颗躁动不安的称霸野心、蛊惑了人心。德国民众选择了希特勒,他们知道了短暂美好生活的开始,却没有预见日后残酷战争的终结。难道这就是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对群体特征之一的概括——当情绪受到影响,个体一旦扎堆成群体,智商集体下线。

类似这样民意选择造成的不好结果甚至是悲剧古今中外都有,它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国家政治,社会问题中也有很多。也许有人会认为,以前的政治制度不完善,科技不发达,人们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并不高,缺乏独立思考与理性判断的能力;但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发达、政治昌明、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的年代,这样的冲动选择带来的悲剧一定会减少的,民意的选择是非常可靠的。的确,我们在思维方面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忽略的一个方面,那就是每一个人在表达自己的意见、发出自己的声音之前,是否对于其中的各要素已经有了全面了解与较为客观地判断了呢?还是这仅仅是基于人们之间信息的简单传递,甚至以讹传讹得出的结论呢?人是一个矛盾体,再坏的人也有他相对正确的一面、有他捍卫自己正当权利的自由,再好的人他也有相对错误的一面、有他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如果仅凭个人喜好、仅依照个人主观认识、忽视法律与道德层面的规范来做出选择,这样的民意真的是可信的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12、 民意真的可信吗?(罗辑思维 第十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