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短,我用 Python
各位同学大家好,好久不见(可能只有一两天没见:囧)~~~
先讲一件事情,昨天为啥没更新。
emmmmmmmmm,当然是因为加班啦,快到年底了,公司项目比较忙,最近的更新频率会有下降,请各位海涵。
废话不多说,开始今天的正题,从题目大家应该已经猜到了,小编要开始更新一个新的系列《小白学 Python 爬虫》,介于大家水平参差不齐,建议没有 Python 基础第一次接触的同学先看下小编之前更新的《小白学 Python 系列》,大致了解下 Python 的语法规则以及一些基础用法。
先自己吹一波水,这个系列小编计划做成长期更新系列,目前 Python 爬虫涉及到的第三方的类库有些多,还会有很多有关 web 编程方面的基础知识,因面向的群体主要是小白,这些内容都需要一一介绍,这会是一个大的系列。额,远超之前的 Python 基础。
额,忘了件事儿,再加一句题外话,最近公众号后台留言有点略多,很多同学的问题来不及回复就被留言冲的看不到了,这里请大家有问题可以添加小编的个人微信:allen_6174(放心加,这个是小编的个人生活微信号,和工作号是分开的)。
算了,顺便再打个广告吧:本爬虫系列文章后续将于公众号首发,个人博客站次日同步,第三方博客平台不定期同步,泥萌要不要关注我一下呢?
不管是作为程序员还是小白,对爬虫这个词应该都不陌生,毕竟最近也发生了很多事情,很多人因为某些事情都进去了,具体情况我就不提了,容易被和谐。有想知道的同学可以翻一翻我之前公众号转的一篇文章《只因写了一段爬虫,公司200多人被抓!》。最近的网络报道此类的新闻还有很多。
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提醒各位读者敬畏法律,热爱生活。
老规矩,先百度一波看看百度释义:
网络爬虫(又称为网页蜘蛛,网络机器人,在FOAF社区中间,更经常的称为网页追逐者),是一种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地抓取万维网信息的程序或者脚本。另外一些不常使用的名字还有蚂蚁、自动索引、模拟程序或者蠕虫。
讲点接地气的就是我们把平时使用的网络看成是一张大蜘蛛网,每个站点看做是这张网上面的一个一个的节点,爬虫好比是一只蜘蛛,在这张网上面按照一定的或者已经设计好的路线,找到目标节点获取所需资源。
平时我们在上网的时候,看到一些感兴趣的网络资源,可以使用复制黏贴的方式将这些资源下载回来,比如看知乎的时候,一些回答很精彩的高赞回答,数据量小的时候,我们动动鼠标右键也就搞定了,但是如果这种数据量非常大,有时候可以大到超出你的想像,再用鼠标右键复制黏贴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这时,我们就需要勤劳的爬虫出马了,爬虫这种“生物”,可以全天候24小时候不间断工作,只需提供必要的网络和电力,就可以一直勤劳的工作下去,让你解放双手,再也无需人工使用 CV 大法了。
可以看出,爬虫非常适合帮我们做两类事情:
大量数据的提取,在一定规则条件下。
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工过多干预。
想像一下,当老板让你搜索某类信息时,写一只勤劳的小爬虫,自己在旁边泡上一杯清茶,拿起手机开始愉快的玩耍,时不时的看这只爬虫有没有完成工作,这场景一下让我想起了万恶的资本家压榨劳动力。
什么是爬虫,讲点通俗易懂的,爬虫就是爬取网页,从中按照一定规则提取信息,重复以上过程自动化重复完成的程序。
一只爬虫,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爬取网页,这里主要是指获取网页的源代码。在网页的源代码里,会含有我们所需要的信息,而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从源代码中将这些信息提取出来。
我们请求网页的时候, Python 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库来做这件事情,比如官方提供的 urllib ,以及第三方提供的 requests 、 Aiohttp 等。
我们可以使用这些库来发送 HTTP 请求,获取响应的数据,得到响应之后,我们只需要解析其中 body 部分的数据,就可以获得网页的源代码。
获取到源代码以后,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解析源代码,从中提取出我们需要的数据。
提取数据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是使用正则表达式的方式的,但是这种方式比较复杂,也比较容易出错,不过不得不说,一个正则表达式写的非常厉害的人,完全用不着下面的这些解析类库,这是一个万能的方法。
悄悄的说一句,小编的正则表达式写的也不好,才会使用到这些由第三方提供的类库。
用于提取数据的类库有 Beautiful Soup 、 pyquery 、 lxml 等等。使用这些库,我们可以高效快速地从 HTML 中提取网页信息,如节点的属性、文本值等。
从源代码中提取到数据以后,我们会对数据进行保存,这里的保存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直接保存成 txt 、 json 、 Excel 文件等等,也可以保存至数据库,如 Mysql 、 Oracle 、 SQLServer 、 MongoDB 等等。
一般而言,我们抓取到的都是 HTML 的网页源代码,这个是我们看得到的、常规的、直观的网页信息。
但是有些信息,并不是直接和 HTML 一起返回至网页的,会存在各种各样的 API 接口,这种接口返回的数据现在大多数是 JSON 的格式,也有一些会返回 XML 的数据格式,还会有一些个别的奇葩的接口直接返回程序猿自定义的字符串。这种 API 数据接口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还有一些信息,比如各大图片站、视频站(如抖音、 B站),我们想要爬取的信息是图片或者视频,这些信息是已二进制的形式存在的,我们需要将这些二进制的数据爬取下来再进行转储。
此外,我们还能抓取到一些资源文件,如 CSS 、 JavaScript 等脚本资源,有的还会有一些 woff 等字体信息。这些信息是一个网页组成不可或缺的元素,只要浏览器能访问到的,我们都可以将其爬取下来。
今天核心内容来了!!!
很多时候,我们使用 HTTP 请求库爬取网页源代码时,爬取到的信息和我们在网页上看到的信息完全不一样,只有短短的几行。
这是因为最近这几年,前端技术突飞猛进,大量的采用前端模块化工具来构建前端页面,比较常用的框架有 Vue 、 React 等等。
导致我们获取到的网页只有一个空壳子,例如这种:
演示项目
代码来源是博主平时做的一些小东西,其中博主已经省略大量引入的 JavaScript。
body 节点里面只有一个 id 为 app 的节点,但是需要注意在 body 节点的最后引入了 JavaScript 文件,它们负责整个网页的渲染。
在浏览器打开这个页面后,首先会加载这个 HTML 的内容,接着会发现有 JavaScript 的脚本文件加载,获取到这些脚本文件后,开始执行其中的代码,而 JavaScript 脚本文件则会修改整个页面的 HTML 代码,向其中添加节点,从而完成整个页面的渲染。
但是当我们使用请求库去请求这个页面的时候,只能获得当前的 HTML 的内容,它并不会去帮我们获取这个 JavaScript 脚本文件并且帮我们执行这个脚本文件渲染整个 HTML DOM 节点,我们当然也就看不到浏览器当中看到的内容。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时我们得到的源代码和浏览器中看到的不一样。
当然,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要慌,我们还可以使用Selenium、Splash这样的库来实现模拟浏览器中的 JavaScript 渲染。
后面,我们会慢慢聊这些内容,本文主要先帮各位同学对爬虫有一个基础的了解,方便后续的学习。
参考:
https://cuiqingcai.com/5484.html